省委、省政府《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實施意見(摘要)》向社會公開

瞄準重點 啃下脫貧“硬骨頭”

省委、省政府《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實施意見(摘要)》向社會公開

近日,省委、省政府《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的實施意見(摘要)》面向社會公開,鮮明提出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的政治責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發展機遇,明確今後3年脫貧攻堅的時間表、施工圖、任務書。

《實施意見》的出臺有何背景?內容上有哪些特色和亮點?將如何指導各地各部門開展脫貧攻堅工作?記者就此採訪了省扶貧移民局相關負責人和業內專家。□本報記者侯衝

內容具體

分5個部分,共計29條

《實施意見》分5個部分,內容涉及總體要求、攻克深度貧困地區脫貧任務、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政策支持、組織保障等,共計29條。

“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的決策部署,提出我省今後3年脫貧攻堅的目標任務、政策措施和工作要求,制定出臺《實施意見》,對於奪取我省脫貧攻堅全面勝利有重要意義。”省扶貧移民局相關負責人說。

省社科院研究員郭曉鳴表示,“《實施意見》制定有3個客觀需求,即脫貧攻堅工作難度增加、對以往政策繼續優化和加大力度防止返貧。”

在四川農業大學西南減貧與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藍紅星看來,2014年以來全省上下解決了不少精準扶貧共性問題,積累了不少經驗,可以指導今後3年的脫貧攻堅工作。

為確保目標任務符合實際,《實施意見》在制定過程中,先後2次徵求省直部門意見,收到意見建議126條,採納或部分採納115條。組織專家及省直有關部門,對《實施意見》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安全性、可控性進行全面論證和風險評估,力求將目標任務化、任務項目化、項目具體化,確保到2020年全部實現。

精準施策

支持政策操作性強

“精準”是脫貧攻堅工作的生命線,這一點在《實施意見》中得到充分體現。

例如,《實施意見》第3部分主要講“強化到村到戶到人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提出打好住房建設、產業扶貧、就業扶貧等11個領域的攻堅戰。“從修多少公里路、建多少水庫到提供多少公益崗位等,都作了詳細的部署安排,這是精準施策的生動體現。”藍紅星表示。

打贏脫貧攻堅戰,貴在精準、重在落實、關鍵在人,必須強化組織保障。為此,《實施意見》從組織領導、精準管理、基層基礎、督查考評、宣傳培訓、作風建設、風險防範等7個方面強化組織保障,明確攻堅責任。

《實施意見》還打出政策“組合拳”,明確從財稅、金融、土地、人才等4個方面加大對脫貧攻堅三年行動的政策支持。

“貧困村產業扶持基金每村不低於30萬元、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及集中連片特困地區貧困縣每縣每年專項安排新增建設用地計劃600畝等都是含金量高、操作性強的支持政策。”省扶貧移民局相關負責人說。

“政策措施之所以能這麼具體,是因為前期脫貧攻堅實踐提供了非常好的基礎。”郭曉鳴表示,相關部門可以清晰判斷哪些政策做得好、哪些需要調整,從而更精準制定符合四川省情的方案。

攻堅克難

聚焦深貧地區和特殊群體

《實施意見》第二部分是“集中力量攻克深度貧困地區脫貧任務”,如此安排有何考量?

“深度貧困是打贏脫貧攻堅戰必須啃下的‘硬骨頭’。”省扶貧移民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實施意見》從4個方面明確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的重點任務和特殊政策支持。

地區之外還有重點人群。《實施意見》明確要求“聚焦深度貧困地區和特殊貧困群體”,這意味著深度貧困地區外,特殊貧困群體也是我省今後3年脫貧攻堅工作的難點。

目前,全省貧困人口中,65歲以上老人佔16.4%、大病和慢性病患者佔20.5%、持證殘疾人佔7.2%、因病因殘致貧的佔54.1%。藍紅星表示,這幾類人貧困程度深,脫貧難度大,“如果這時候還不進行部署,到明年甚至後年再考慮就來不及了。”

特殊貧困群體很多都不具備自我發展能力和條件,必須“建立完善保障性扶貧政策體系,發揮開發式扶貧與保障性扶貧綜合脫貧效應”,這也是《實施意見》提出的明確要求。

省扶貧移民局相關負責人強調,保障性扶貧並不是對剩下的貧困人口用低保一兜了之,而是統籌各類保障措施,建立以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制度為主體,以社會幫扶、社工助力為輔助的綜合保障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