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20成河

文 | 翟笑千

“凡是過往,皆為序章。”

11月1日至2日,一年一度的騰訊全球合作伙伴如期而至。今年的全球合作伙伴大會來到了南京江蘇大劇院,這是騰訊第三次架構調整後的首次行業會議,亦是騰訊20歲生日前的首次大會。

騰訊:20成河


在充滿藝術與人文融合氣息的江蘇大劇院內,一個主論壇以及20個分論壇輪番上演。期間有微信、QQ、騰訊雲、騰訊企鵝號、騰訊應用寶、騰訊動漫等騰訊系業務的輪番登場,亦有騰訊十大文創合作伙伴的加入,除了乾貨滿滿的各大論壇,大會現場還展映了口碑人氣俱佳的影視節目並設有主創交流環節,涵蓋電影、電視劇、綜藝、短視頻、Vlog等各品類內容。

大會前夕,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發表了《給合作伙伴的一封信》,在向合作伙伴分享了關於消費互聯網與產業互聯網生態融合、社交與內容生態創新等思考的同時,也為這次大會奠定了基調,“移動互聯網的上半場已經接近尾聲,下半場的序幕正在拉開。”

騰訊的奮力一擊,短視頻格局的突變

在剛剛結束的2018騰訊全球合作伙伴大會上,“短視頻”成為了一大關鍵詞。

“短視頻市場還在爆發的前夜。” 在“共生·內容”分論壇上,騰訊副總裁林松濤分享了目前行業面對的挑戰和機遇,在真正的全民UGC還未到來之際,全民拍視頻成為一大趨勢,作為騰訊未來一年在短視頻領域的重要戰略佈局,Yoo視頻正在擁抱行業未來。

騰訊:20成河


騰訊副總裁林松濤

自去年下半年開始入局短視頻領域後,這已是騰訊視頻推出的包括微視、MO聲、下飯視頻、MOKA魔咔等在內的第13款短視頻APP。

據官方資料顯示,作為精品原創短視頻的分享平臺,yoo視頻主打人格化賬號以及故事性表達,包含Vlog、Vstory兩種不同內容形態,多為1-3分鐘短視頻。在產品形態上,yoo視頻與快手發現頁的瀑布流、抖音推薦頁的單個視頻信息流不同,yoo視頻主頁設有推薦和關注兩個板塊,推薦頁有專門的話題欄,內容在排列方式類似於小紅書的並列兩排信息流模式。

要說最大的亮點,還要數yoo視頻的賽道玩法,即任何人、團體或機構均可以在yoo視頻上發佈賽道,其中的一切規則由發起人自己定義。經過一個多月的內測,yoo視頻對賽道玩法進行了升級,並在會上發佈了全新的計劃“萬yoo引力”,意從流量、資金和商業變現等方面吸引更多達人進來。 當前,包括假笑男孩Gavin在內的諸多知名Vloger都已入駐yoo視頻。

據介紹,騰訊對於yoo視頻的扶持力度也相當可觀,“不管從流量上、資金上、品牌上,我們會給予你非常多的支持,讓這個賽道變成一個國民級賽道。”如此一來,用戶與創作者之間將形成良好的雙向互動,促進平臺產生更多優質內容。同時,創作者與平臺之間也將不再侷限於補貼、電商等淺層的合作模式,親密度將大大加強。

騰訊:20成河


自2016年互聯網巨頭紛紛入局短視頻至今,硝煙瀰漫的短視頻市場,最終達成了以“北快手,南抖音”為核心的對立格局。一邊是“頭條系”的抖音、西瓜、火山小視頻等,一邊是快手、秒拍等短視頻老生,廝殺激烈的市場,顯而易見的是,隨著人口紅利的逐漸平息,各家均已將重心放在了PGC的投入上。

以去年合作伙伴大會上推出的興趣內容基金TOPIC基金為例,短短1年,TOPIC基金所投資項目已超過50個,覆蓋內容領域亦有14個之多。娛樂獨角獸(ID:yuledujiaoshou)通過與TOPIC基金參投的兩家MCN機構——小題影視和錄客的對話發現,內容創作者均已不滿足於單純的內容輸出,對產業化的訴求日益強烈。

小題影視CEO汪小賓介紹,小題旗下的旅遊類節目主要分為PGC和IP這兩大類型,並以“嚮往”為核心。嚮往背後正是用戶的價值感認同,如此才能做到下沉,做到產業化,發揮最大價值。

為全方位助力新文創之路,除了創作投資外,騰訊亦加大了針對創作工具的扶持,企鵝號便是一大重點。

50億加持企鵝號,內容創業者春天就此來到?

如果說“短視頻”是本屆大會的一大熱詞,那麼“企鵝號”便是和它交相呼應的另一紅人。

在去年2017騰訊全球合作伙伴大會內容分論壇上,升級版企鵝號全新亮相,一同而來的還有基於騰訊全平臺分發的內容開放戰略、全方位助力內容產業升級的“百億計劃”。截止目前,企鵝號平臺已經吸引超過250萬企鵝號創作者入駐,誕生了1000多位年收入過百萬的創作者,平臺日流量增長超過300%。當然,企鵝號取得的成績與其在騰訊內容生態開放戰略中的定位密不可分。

“企鵝號的使命非常明確,我們不僅要做好騰訊的內容中臺,還要打造好騰訊的內容生態,做好內容的‘連接器’。”正如騰訊平臺與內容事業群副總裁侯曉楠所言,輸出創作能力、流量以及商業化機會,助力創作者實現價值飛越等重任,都是越發成熟的企鵝號所要做的。

騰訊:20成河


於是,在一年後的2018騰訊全球合作伙伴大會內容分論壇上,企鵝號就創作者、能力和商業生態等緯度再次升級,“TOP計劃”應運而生。

“TOP計劃旨在通過更高收益、更多模式、更多流量三方面激發創作力,聯合潛力創作者出品優質內容, 不埋沒每一個潛力創作者。”據騰訊內容平臺部副總經理、短視頻產品部副總經理陳鵬介紹,企鵝號“TOP計劃”將提供不低於50億的專項內容創作基金以及超100億的全平臺日流量,用來重點扶持超10000個潛力型創作者。

在創作者生態升級方面,除了企鵝號APP外,騰訊亦將在創作空間WeSpace、創作投資騰訊興趣內容基金、創作成長青騰大學文創學堂方面加大扶持力度。

其中,包括6家文創獨角獸、50位學員在內的青藤大學已覆蓋10多個細分領域的頭部企業,可以說,青藤大學文創課堂是騰訊在新文創實施上取得的一大佳績。這一點,娛樂獨角獸(ID:yuledujiaoshou)在與啊哈娛樂CEO鄒沙沙的對話中深有感觸。

騰訊:20成河


娛樂獨角獸對話啊哈娛樂CEO鄒沙沙

1日下午,在大會“新文創開放日環節”,啊哈娛樂與天儀研究院聯手舉行了“我的天啊”全球首支飛入太空的動漫形象跨次元合作啟動發佈會,宣佈達成戰略合作。據介紹,啊哈娛樂旗下熱門IP《刺客伍六七》形象將塗裝在商業衛星上被送上太空,成為全球第一支飛入太空的動漫形象。

“《刺客伍六七》的IP形象在年輕人中極具影響力,啊哈娛樂希望通過與天儀研究院的合作,為航天事業帶去更多活力和年輕人的關注。”據鄒沙沙回憶,此次與天儀研究院的結緣起於騰訊青藤大學的科技班。“青藤大學的氛圍非常好也很純粹,能夠遇到很多志同道合的人,這次就是在聊天的時候突然產生的想法,雙方都覺得很美好,就這樣開始了合作。”

可以預見的是,隨著政策不斷完善和內容消費升級,內容價值已然迴歸市場,在內容精品化成為大勢所趨的當下,內容創業者的春天已經來到。

騰訊20年:“我願成為一條河”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騰訊的20年就是中國互聯網的20年。

早在2015年的世界互聯網大會中,馬化騰便曾明確表示,騰訊每隔7年就會進行一次比較大的組織架構調整。從騰訊的歷史來看,其一共動過3次刀。

第一次是在2005年,第二次是在2012年。2012年是移動互聯網用戶飛速猛漲的一年,是中國互聯網的重要節點,也就是在那年,騰訊從原來以產品為導向的業務系統升級為事業群制。調整過後,騰訊將業務重新劃分為移動互聯網事業群、企業發展事業群、互動娛樂事業群、網絡媒體事業群以及社交網絡事業群,併成立了新的技術工程事業群。隨後,微信獨立,並單獨成立了微信事業群。

20年後的今天,騰訊迎來了戰略升級新起點。前不久,騰訊做出了史上第三次組織架構調整,將原有的七大事業群變更為六大事業群,除了原有的企業發展事業群、互動娛樂事業群、技術工程事業群微信事業群外,新設立了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平臺與內容事業群,併成立技術委員會,以全面擁抱產業互聯網。

騰訊:20成河


騰訊高級執行副總裁湯道生

“如果說,過去20年,互聯網的重要進步集中在ToC的消費者互聯網;那麼未來20年,互聯網的重要發展將來自於ToB的產業互聯網。”騰訊高級執行副總裁湯道生表示,伴隨著互聯網下半場序幕的拉開,基於此次騰訊的架構調整,原本散落在各個BG的產業力量將形成一個整體,力圖向行業夥伴提供全方位的數字化助力。

具體來說,騰訊將深耕智慧零售、醫療、教育、出行等垂直領域,並根據不同行業特點來提供具有針對性的完整的解決方案。同時也將通過專業和專屬的服務,以定製的“數字顧問”幫助產業數字化轉型更加“合身”。未來,騰訊還將圍繞AI、安全、音視頻與量子計算等領域建立的前沿技術實驗室,繼續深化對重點產業的支持與落地。

騰訊:20成河


這兩年,尤其是今年,圍繞騰訊而展開的討論不絕於耳,是好是壞都已是過往,皆為序章。就像此次大會的開場主題片《河流》所闡述了的寓意,從QQ到微信,從消費互聯網到產業互聯網,“行萬里,利萬物”的騰訊這二十年來始終未變的就是它的“連接力”。無論是產業、文化、科技的先鋒嘗試,還是尖端作品及前沿思想,這些是騰訊連接各個產業的核心工具和方式,亦是騰訊和其合作伙伴的親密維繫。

在連接一切的互聯網時代,河流是騰訊,也是騰訊的生態。從連接消費者到連接企業、政府,再到賦能產業,這是科技和文化的巨流河。無論是河內還是沿岸,當萬物彼此依存、互相支撐,一條河便不只是一條河。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