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總動員》影評:多少年之後,我們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模樣

隨著科技的進步,世界上有越來越多的科技產品被髮明出來了,我們的世界變得越來越科技化,但不容忽視的是我們的環境也在遭受著不可逆轉的破壞。《機器人總動員》這部電影用的就是科技與環境這個題材,這是一部主角幾乎沒有臺詞的電影,但卻可以擊中我們的內心的好電影,它曾經獲得過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獎,可以說是皮克斯動畫的巔峰之作。從整部影片的教育意義來看,它讓我們會去思考如果地球上真的什麼都沒有了,只剩下垃圾,我們人類到底會怎樣。

《機器人總動員》影評:多少年之後,我們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模樣

從影片製作的效果來看,這是一部動畫處理非常注重細節的電影,可以說每個畫面都可以接下來當壁紙的那種棒,讓看電影的人覺得很舒心。不同於其他未來題材的電影,這部電影真的非常值得我們去觀看。

《機器人總動員》影評:多少年之後,我們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模樣

電影主要講的就是發生在2805年的故事,地球上只剩下一個機器人WALL·E(以下簡稱瓦力)與一隻蟑螂,機器人每天機械性的將人類產生的廢鐵壓縮打包,而人類早已搬到了另一個星球。奇蹟是重複做著壓縮垃圾的瓦力他開始有了情感,有了意識,但它還是重複著收集這些垃圾,日復一日。直到有一天另一個機器人伊娃出現了,它出現在地球上的意義就是尋找地球上存在的唯一植物。儘管這樣,伊娃的出現還是讓瓦力非常開心,瓦力覺得自己擁有了一個朋友。當瓦力找到一株植物送給伊娃之後,伊娃離開了地球到了人類生活的星球上,瓦力就踏上了開始尋找伊娃的路途。

《機器人總動員》影評:多少年之後,我們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模樣

在2085年,我們無法確定自己是否還會有情感這種珍貴的東西存在,但人類發明出來的東西可以說是沒有情感的。當瓦力帶著伊娃來到自己小屋的時候,瓦力看著電視中播放的早期人類跳舞牽手的影像時,瓦力也想要去牽伊娃的手,可是他卻沒有勇氣,不知道這樣牽別人的手好不好。幾經猶豫,瓦力終於伸出了手想要牽伊娃,可是伊娃卻躲開了,那個時候瓦力的眼神真的是失望至極,讓人看了極其心疼。是啊,我們無法想象人類沒了情感會是怎樣的。我們人類的珍貴之處不就是懂得表達情感嗎?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它都讓我們變得獨特。

《機器人總動員》影評:多少年之後,我們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模樣

影片中能讓人看哭的一段就是:當伊娃搜索到植物以後就失去了電量只能等待飛船來將它接走的時候,瓦力希望伊娃可以醒過來,它做了很多覺得能讓伊娃醒過來的事情。它將自己的精心收藏的零件拿出來給伊娃充電;它把伊娃帶到戶外希望伊娃可以得到太陽能醒過來;它在下雨的時候不顧自己被雷劈還要幫伊娃撐傘。它一個人承受著孤獨,它希望它的朋友伊娃可以醒過來。當飛船真的來了的時候,伊娃被帶上了飛船,瓦力雖然不知道它們的目的地在哪裡,那裡危不危險,就奮不顧身的跳上飛船,去追尋伊娃。

《機器人總動員》影評:多少年之後,我們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模樣

在影片的後半段,講的就是瓦力來到了2805年我們人類居住的新星球。我們看到的是所有的東西都是高科技,所有的人都是坐在椅子上,一切的行程都被安排的妥妥當當。人類不需要動腦子,就可以知道今天中午吃什麼,就可以直接到達系統給你安排的地方……什麼東西都有機器人給我們安排,甚至喪失了行走的能力。但當人類知道地球可以回去的時候,他們都站起來了,他們知道反抗科技產品為他們制定的路線了,他們勇敢的回到了地球。雖然地球上目前只剩下垃圾廢鐵了,但他們沒有喪失信心,他們一起合力建造屬於我們的新地球。

《機器人總動員》影評:多少年之後,我們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模樣

這部電影所呈現的2805年以後的世界,會是以後我們人類的模樣嗎?看完這部電影,小編認真的思考了這個問題,的內心還是有點慌張的。我們人類是一直在進步,不論是什麼領域,我們都有一定的進步。從以前一個國家只有少數的機器人,到現在看個綜藝節目都有機器人做為駐場嘉賓,我們就可以感受到科技領域的進步。而且各種各樣的環境問題也層出不窮,我們人類正在無止境消耗著我們的地球。雖然各個國家在這些環境整治方面都做了努力,也付出了很多,但不見得一定都有成效。對於環境的問題,如果真的不加節制,我們的以後的生活到底是怎樣的會讓人不得而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