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祕,謝謝你們!


董秘,謝謝你們!


尊敬的董秘先生/女士:

新年好!

這是新年的第一個交易日,也是我們與你見面的第334次。祝願陽光打在你的臉上。

十年來最差!歷史第二差!14年首次無翻倍牛股!對於資本市場而言,剛剛過去的2018年,是極(fei)不(chang)平(zao)凡(gao)的一年,在去槓桿、貿易戰的技術性熊市背景下,A股市場成為股民不堪回首的“戰場”,也成為很多董秘“不可描述”的夢魘。

儘管壓力山大,但幸運的是,沒有人沉浸在2018的感懷中,當陽光照進房間,我們看到的是為新的一年開始奮戰的你們的身影。

謝謝你們。

雖然在過去的一年來有約479位董秘選擇了離職,但更多的人選擇了堅守。

很多董秘,在自己參與的員工持股計劃已經“破發”的情況下,還要去穩定其他投資者情緒,箇中酸楚只有自己體味。而當系統性熊市將大批高比例股權質押的大股東“打爆”後,很多董秘在穩定股價無望的同時,還要時刻準備穩定股東。

數據顯示,僅僅前十個月就有將近400位上市公司董事長離職。“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此時此刻,除了任由他去,董秘真的做不了更多。不僅如此,很多人還不得不開始準備尋找下一份工作。

並不是每個董秘都能如海能達董秘那般瀟灑,說尋夢就尋夢。有的董秘年薪幾百萬,還有大量股權激勵,董事長也要給三分薄面;有的董秘則只是掛著一個高管的職稱,拿著微薄的薪酬,揹著和薪酬並不匹配的鍋。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三五互聯證代“賣早餐開滴滴也不會比現在賺的少”的離職感言能引發共鳴了。

理想豐滿,現實骨幹。

2018年,我們看到很多董秘主動或被動發佈一系列利好消息,甚至不乏踩紅線說一些蹭熱點的話,然而這種在市值管理的壓力下的努力之舉並沒有遏制公司股價的跌勢,杭鍋股份董秘更是不幸成為“被打”的主角,儘管打沒打至今眾說紛紜。

除了大股東的生存壓力、小散戶的宣洩壓力,2018年讓董秘門記憶深刻的還包括監管機構的多重壓力。

2018年,一個明顯的變化是,與往年比,包括交易所、證監局,問詢函多了,關注函多了,監管員難溝通了。作為董辦的小夥伴們,除了面對老闆的電話,媒體的採訪函,還不得不做更多的情況說明。

不僅如此,董秘們還需要適應證監會的更新節奏。新規一個接著一個,剛學習完回購新規又來停復牌新規,剛學完A規則,幾個月後,A規則又不用了,改為B規則,監管層賦予董秘使上市公司合規的使命,董秘就要擔負著為上市公司其他董監高普法的責任,只是監管規則的不斷“迭代”,董秘們心裡苦啊。

謝謝你們!因為你們的堅持就是我們的希望,因為你們的風度就是我們的溫度。

“唯一支撐我們走到現在的只有張志剛的董秘兄弟們,他們義薄雲天,是這悽苦的世界裡一片溫暖的陽光。董秘是一個優秀的專業人士群體,是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守護者,我親眼見到張志剛的工作是多麼繁重,是如何承受巨大的工作壓力,在現在的監管環境中,誰來守護董秘的生命?我希望張志剛的縱身一躍能夠為董秘創造良好的履職從業環境,督促監管層出臺促進公司健康治理規範,讓董秘真正成為受人尊敬的職業經理人,而不是承受著監管部門和公司高層的雙重壓力。”時至今日,賢豐控股董秘妻子的話依然擲地有聲,讓人為之動容。

謝謝你們,讓家人溫暖,讓生活繼續。

2018年,我們見過很多被“罰”的董秘申辯自己已盡勤勉,只是無能為力,這就是沒有話語權的直接表現,雖說董秘是董事會秘書不是董事長秘書,但是實際上在董事長面前,很多董秘就儼然成了秘書。即使茅臺19年的老董秘都會遭遇到董事長公開聲稱不願被約束的尷尬。

我們必須一再幫你們澄清一下:董秘不是董事長秘書,而是董事會秘書,只是一字之差,但卻是決定董秘角色的關鍵:董秘不是為董事長,而是為董事會服務。董秘是公司高管,新聞發言人。

一場飯局可以毀掉新財富的最佳分析師評選,但金牌董秘評選還在,我們依然期待著,努力著。

甘苦與共,是浮生茶,也是人生路。謝謝你們,這封董秘學苑的感謝信,送給你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