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效應”讓強者越強,弱者越弱?現實中就有最直觀的例子!

我們步入了一個講求效率的年代,一個講求“快”的時代,這就是互聯網時代。快,是移動互聯時代的典型特徵。壓力讓生活變快,競爭讓職場變快,科技讓產業變快。而這其中最重要的推手是,互聯網讓信息變快。在互聯網上,一個鏈接被廣告出去,瞬間就可以達到上億次的點擊量,這在傳統渠道里是難以想象的,因為這要受到物流、網點以及成本的限制。通常人們都是喜歡走捷徑的,你可能會選擇在門口的小賣部買一瓶醋,它可能會比超市貴1塊錢,但你可以少走20分鐘的路程。而互聯網時代,你少走的何止是20分鐘的路程,你都不用走一步路,你只需要敲一下鍵盤,點一下鼠標,輸入一個網址,你可以選擇自己最需要、最滿意的產品,而且達成的成本還幾乎是0——這就是互聯網的效率。

有了互聯網之後,一夜走紅不是夢,一夜搞臭你也不是佯談。2012年的一首伴著騎馬舞的神曲江南style,藉著互聯網的傳播威力,一瞬間席捲全球,成了老少皆宜、爭相模仿的流行神曲,其中不乏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這樣的世界政要,從此讓來自韓國的一個號稱“鳥叔”的先生在全世界家喻戶曉。同樣是在這一年,“表哥”楊達才,因在交通事故現場面含微笑的照片,其面對悲劇時不合時宜的輕佻態度,經過互聯網發佈和傳播,引起眾網友的怒火,經過網絡的持續發酵,最終揪出其見不得人的一面,一夜之間就被搞的名聲掃地,最終因醉鋃鐺入獄。這就是互聯網的馬太效應。

“馬太效應”讓強者越強,弱者越弱?現實中就有最直觀的例子!

潘基文學跳騎馬舞

互聯網時代的馬太效應

馬太效應(Matthew Effect),指強者愈強、弱者愈弱,多的越多,少的越少的一種現象。在互聯網時代,這種特徵尤為明顯。因為,互聯網就是一個巨大的放大器,它能夠將正面信號無限放大,也能將負面信號無限放大,從而使馬太效應表現的更加明顯和劇烈。

縱觀中國互聯網的發展,目前已形成以百度、騰訊和阿里巴巴為首的三大巨頭,簡稱BAT。我們不難發現,不管是在電子商務、團購、微博還是在線教育這些新興領域要爆發的時候,都會看到BAT都會適時強勢挺進,從而讓眾多創業公司橫屍遍野。還有如網絡上的熱帖會越來越熱,網絡上的紅人會越來越紅。這都是典型的互聯網上的馬太效應。

“馬太效應”讓強者越強,弱者越弱?現實中就有最直觀的例子!

強者愈強

其他產業裡的巨頭,同樣可以拿出巨資砸到互聯網中做營銷推廣,從而不斷加強其知名度,強化用戶對其產品的認知習慣。進而不斷為其創收,實現銷售增長。銷售增長了,就可以再增加網絡廣告營銷的預算,就這樣就步入了一個強者越強的良性循環。與之相反的是,大批弱者囿於囊中羞澀,就不能很好的利用互聯網傳播其品牌,從此就踏入越來越弱的萬劫不復之地。

馬太效應雖然廣泛存在於社會各個層面和領域,但在互聯網時代裡,體現的更加真切和強烈。然而,並不是說由於馬太效應的存在,眾多弱者就沒有任何希望和機會了,只能坐以待斃、碌碌無為以至終老。因為,在互聯網時代,一切皆有可能,關鍵在於,我們瞭解馬太效應,並不是為了判斷我們處在強與弱的什麼位置,而是想方設法將此規律為我所用,“我為什麼不能成為那個強者呢?”、“我怎樣才能成為那個強者呢?”才是我們真正需要思考的問題。實際上,除了馬太效應,我們更應該瞭解互聯網時代的第一效應。

互聯網時代的第一效應

瞭解了馬太效應,讓我們明白,在互聯網時代,想做成一件事情,不快是不行的,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快速站穩腳跟,就意味著會被巨頭強勢侵襲,把你打壓得沒有容身之地,直至灰飛煙滅,含恨而死。求快,就是要力爭上游,爭做第一。在互聯網時代,人們記住的永遠是做成第一的那一個,只有成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才可以迅速形成口碑,建立起品牌,就可以存活並得以發展了。這就是互聯網的第一效應。淘寶第一個做C2C電商,終成電商霸業;在淘寶在電商界一家獨大的情形下,京東商城第一個做B2C電商,也做成了B2C的帶頭大哥;360在瑞星、卡巴斯基、江民等殺毒巨頭勢頭正勁時,第一個做出免費殺毒模式,即可殺出一條血路,讓眾巨頭一時間昏然崩塌。

2012年,有一個音樂選秀節目《中國好聲音》炒熱了整個夏天。該節目由浙江衛視製作播出,在多個視頻網站同步播出,通過這種網狀傳播體系,迅速走紅。伴隨其走紅的不僅有中國眾多草根“好聲音”,還有該節目的贊助商加多寶推出的“正宗好涼茶”——加多寶。讓這個因品牌爭奪戰而改名的涼茶品牌再次成為大眾熟知的涼茶品牌。看到《中國好聲音》為加多寶帶來如此神奇的利好,到了2013年的《中國好聲音》第二季開播的時候,眾多品牌商都爭相贊助該欄目,一時間使其贊助費水漲船高,加多寶又斥資數億元拿下第一讚助商的資格,緊隨其後的贊助商也都價格不菲。但活生生的現實是,《中國好聲音》依然熱度不減,但已不及第一季的風頭,而且也不是節目火,贊助商就會像2012年加多寶那樣也會火。最終隨著節目被記住的贊助商依然還是加多寶,獲得利益的也還是加多寶,其他贊助商都默默地花大價錢當了苦情陪練。這其中所體現的就是第一效應,加多寶在第一季抓住機遇,搶佔先機,其他贊助商第二季跟進為時已晚,更無步其後塵的可能;第二季中,加多寶還是以只爭第一的姿態拿下第一讚助商的資格,所以才成就了其浴火重生的大業。互聯網時代,只有不斷創新,做成第一個,才能戰無不勝。模仿和追隨註定是沒有出路的。

“馬太效應”讓強者越強,弱者越弱?現實中就有最直觀的例子!

最火的永遠是第一個

後來,加多寶集團品牌管理部負責人在分析加多寶取得涼茶之戰的勝利、重新崛起的原因時,一語道破其中玄機,就是“快速出擊,與時間賽跑”。2012年5月12日,加多寶正式收到商標仲裁書,被迫放棄使用和維護了17年的“王老吉”品牌。4天后,加多寶召開新聞發佈會,宣告正式啟動加多寶品牌。12天后,加多寶品牌的涼茶全國上市,又過12天后,加多寶改名廣告在全國播出……就憑一個“快”字,加多寶再次創立了一個從0到200億的奇蹟。

講效率,做第一,這就是互聯網時代的生存邏輯,順此者生,逆此者前途只能待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