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宗祕訣》第20章逐字逐句講解《道德經》

唯與阿,其相去幾何? 美與惡,其相去若何?

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恍呵!其未央哉!

眾人熙熙,若饗於大牢,而春登臺。我泊焉未兆,若嬰兒未孩。儽儽兮呵似無所歸。

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 我愚人之心哉也,難難呵!

俗人昭昭,我獨昏呵!俗人察察,我獨悶呵!

惚呵!其若海,恍呵!其若無所止。

眾人皆有以,我獨頑似鄙。吾欲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道宗秘訣》第20章逐字逐句講解《道德經》

譯文;

人事如夢幻泡影。心性被名利、情慾所迷的上級宣佈命令與下級積極響應, 兩者同樣被私慾所染,他們之間沒有什麼區別?

心性不能內斂,以思維遊離於外的觀點去判斷漂亮與醜惡, 這種善惡又有什麼區分。人們之所以畏懼世俗的觀點,是因為恐懼統治者制定法制,荒唐啊!他們都不知道什麼是最重要的核心啊!

熙熙攘攘的世人們被外界物慾所迷,歡快縱情的樣子,好像去參加隆重的宴會,縱情享樂。而我卻安靜斂神不動,沒一點事物發生前的跡象,像一個剛出生不會笑的孩子一樣。閒散的呀,不知道要去哪個地方。眾人都有剩餘物品,而唯獨我遺棄這些物品,人們認為我愚昧無知啊。世人難理解啊!

世俗的人們,清醒明白,我好像昏聵不清啊!世俗的人們明察秋毫,我卻顯得事理不通啊!

心性寬廣的我啊!像大海一樣沒邊際。不停的運動的我啊!好像沒什麼地方可以停留。

眾人都以為自己有能力,而我卻獨自頑固,好像庸俗膚淺。我獨自與他人不同的原因是注重養育萬物的無窮精微能量。

《道宗秘訣》第20章逐字逐句講解《道德經》

字詞解:

唯,(形聲。從口,隹(zhuī)聲。急聲回答聲)《助字辨略》朱注唯者,應之速而無疑也。響應服從。

阿,(形聲。從阜,可聲。本義:大的山陵,大的土山) 《說文》阿,大陵也。一曰曲阜也。大聲的宣佈。

美與惡,人為判斷的好與壞。以外在的最求物慾而打扮漂亮。

幾何,又有什麼分別。

畏,『所畏的畏』是代表權力。『不畏的畏』是代表觀點。

央,(會意。小篆字形。從大,在冂(jiǒng)之內。上像物體(冂),一個人(大)站在它的當中。本義:中心) 《說文》央,中央也。引申:正確的目標。

熙熙,(形聲,:曝曬;曬太陽)。《說文》熙,燥也。光明。 興起,興盛。熱鬧。

太牢,是古代的祭祀典禮,在祭祀典禮之後,人們享用祭祀所用的食物。

泊, (形聲。從水,白聲。停船) 《水經注·贛水》西有鸞岡,洪崖先生乘鸞所憩泊也。安靜不動。

兆;事物發生前的徵候或跡象,

沌沌,昏昧無知的樣子。

未孩,不會笑的嬰兒。

儽儽,閒散的樣子。

遺,遺棄或給予 。

愚,會意。從心,從禺。從心,與性情有關。心性遲緩,愚昧。

難難呵! 世人不理解啊!

昭昭,清醒明白。

昏昏,昏聵不清 。

察察,明察秋毫 。

悶悶,不通事理。

惚,寬廣,模糊沒有邊際。

恍,不停的運動。

鄙,粗俗膚淺。

食母,宇宙能量,養育的根本。

《道宗秘訣》第20章逐字逐句講解《道德經》

本章是在十七、十八、十九章的基礎之上講了五個方面; 1、飲食。2、娛樂。3、物。4、個人狀態對事物觀點。5、最後表達目的意義。表明老子是如何面對現實生活,也表達了他的人生觀和宇宙觀。

1、修持階段可少食五穀,得道者的飲食是天地之精華的精微物質。非耗費臟腑養命而損命後天飲食。

2、修持階段可出現幻境,得道後內景出現,自身陰陽自行運轉美妙的感覺無以言表。後天娛樂耗洩精氣神,如同割剪自己的生命。

3、物質是人的養命基礎,得道者無求物慾,以天地合一。

4、世人機關謀略,血雨腥風,錢權交易、利益紛爭。得道者把握陰陽、通達天地。一日遊三山五嶽,走海角天涯。

5、以充塞宇宙的精微物質是養命根本,與宇宙共存。

《道宗秘訣》第20章逐字逐句講解《道德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