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婚》火了:我從來不想獨身,卻有預感晚婚

“如果有一天你結婚了,請記得曾經跟小編一起單身過”——列夫·小軒斯泰。


1

這段時間,有首歌在抖音上爆紅:

我從來不想獨身,卻有預感晚婚。我在等,世上唯一契合靈魂。

這首歌聽哭了很多人。

《玻璃樽》裡有句臺詞:

“人生下來的時候都只有一半,為了找到另一半而在人世間行走。有的人幸運找到了。而有的人卻要找一輩子。不得不承認的是,遇見這件事很難,但很多人依然固執的,想要繼續等下去。”

我一直堅定的認為,人應該是因為愛情而結婚。

而婚姻最好的模樣也應該是這樣:

你愛一個人,想和他長長久久的生活在一起,願意和他一起承擔風風雨雨,想要和他面對柴米油鹽。於是,你們依靠自己的力量建造了一個家,有了愛情的結晶,一生一世,白首不相離。

可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我發現婚姻這個東西已然沒有那麼純粹。

太多人把婚姻當成了一個到一定年齡就必須要完成的任務。

因為不結婚好像成為了一種難以啟齒的行為。

父母會因為自己的孩子那麼大年齡還沒結婚而抬不起頭,而我們自己也會被來自方方面面的壓力弄的喘不過氣。

於是,很多人就此妥協,不再去痴痴等待愛情的到來,而是接受相親,和一個差不多的人結婚。


《晚婚》火了:我從來不想獨身,卻有預感晚婚


這樣的感情,不好不壞,不溫不火,談不上愛也說不上不愛。可也就是這樣的感情,可能會讓我們日後的婚姻生活出現很多問題。

兩個來自不同家庭的人突然要生活在一起,所有的細節問題都需要磨合,大到房子裝修的風格,小到床單是什麼顏色,都會產生矛盾和爭執。

而這個時候,就需要愛來從中調和,如果你們是閃婚,根本就沒什麼感情基礎,那就一定會爆發出更大的矛盾。

於是,你後悔了當初的選擇,覺得不應該那麼草率地結束單身走入婚姻,可就算是這樣,你也下不了決心走出離婚這一步。

因為你害怕世俗大眾的目光和父母的嘮叨,你害怕面對那些嘲笑的聲音和家人的失望。

就這樣,你再次決定妥協和忍耐。

可是,請你捫心自問,我們就真的那麼需要一個婚姻嗎?難道無論多麼低質量的婚姻都會比單身好嗎?

太多人給婚姻貼上了一個崇高的標籤,卻給單身下了一個不堪的定義,所以就給了太多年輕男女錯的引導,總是讓他們覺得,寧可在失敗的婚姻裡哭也不在成功的單身裡笑。

可這樣的結果,就是害人害己,毀了自己的一生不說,可能還會給下一代人帶來無窮盡的痛苦。

低質量的婚姻和高質量的單身,明明我們都知道哪個好哪個壞,可為什麼就有那麼多人不知道如何做出正確的選擇呢?

2

我有一個同事劉姐,上班的時候認真工作,下班以後按時回家,是個典型的賢妻良母。

剛認識她的時候,只知道她的老公是出租車司機,有一個十二歲的女兒,家庭和諧幸福。

一段時間相處下來,我覺得劉姐這個人哪裡都好,可就是沒什麼存在感,總是淡淡的。

別人叫她打麻將,她不去;別人叫她去逛街,她也不去;別人請她唱歌,她不去;別人約她去爬山,她還是不去。

我覺得這個人可能就是那種無慾無求型的,也沒什麼興趣愛好。

可有一次,單位組織書法培訓班,鼓勵大家都參加,我看見她眼睛裡散發出一種從未見過的光芒,好像是羨慕,也好像是激動,但又像是膽怯。

於是我就問她:“劉姐,你也喜歡寫書法啊?”

她淡淡的笑了一下:“沒有,就隨便看看!”

我又說:“喜歡就去學唄,這麼好的機會!”她搖搖頭,沒有再說話。

後來有一天,早上上班我看見她的眼睛有點腫,好像是哭過的樣子,也沒敢問到底怎麼了。

但她突然問我:“小王,你知道我為什麼不去報名嗎?”

“啊?”我被她一問有點愣神,想了一下才明白她是在說前段時間的書法培訓班。於是就搖搖頭說:“不知道啊,你不是不太喜歡嗎?”

她笑的有點淒涼:“我怎麼會不喜歡呢,我很喜歡,從小就喜歡,沒結婚的時候也一直寫,可後來……”

說著,她的眼淚就流了下來,我一下慌了神,趕緊站起來手足無措地給她遞了一張紙巾。


《晚婚》火了:我從來不想獨身,卻有預感晚婚


原來她大學畢業以後,就來到了這個單位工作。本來圈子就不大,她的性格又比較內向,所以到了二十七歲還沒結婚。

那個時候,她這個年齡還沒結婚在別人看來就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所以她的父母就匆匆忙忙著手為她物色人選,安排相親。

一切就那樣順理成章的發生了,她都還沒來及瞭解這個男人的脾氣秉性,就已經披上嫁衣嫁給了他。第二年,他們的女兒就出生了。

年復一年,日復一日。

在長期相處的日子中,她才發現這個男人的小毛病太多了:

他喜歡喝酒,喝醉了經常罵人,甚至動手。他還喜歡撒謊,也沒有上進心。原來的工廠破產以後每天就只會怨天尤人,劉姐想了好多辦法給他弄了一輛出租車也不好好運營,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這樣一個男人,還是一個典型的大男子主義者,不允許劉姐對他有什麼忤逆,就連劉姐最喜歡的書法也被他討厭和嫌棄。

幾年前的一個晚上,劉姐在屋子裡寫書法,他喝了酒從外面回來,一進屋看見劉姐在寫字就開始發脾氣:

“啊?你還有閒工夫弄這些玩意兒,你挺悠閒啊!我下崗了,你心情還挺好,是吧?憑什麼你們這種單位就不倒閉?憑什麼你這種人就拿著高工資還那麼輕鬆?你還想有愛好?去你媽的!”

就這樣,他罵罵咧咧地把劉姐所有的寫字工具都從窗戶裡扔了下去。

劉姐沒有哭,但卻從那天開始,再也沒有碰過毛筆,就算偶爾心裡閃過這個念頭,也只是自嘲地搖搖頭。

我聽完以後特別驚訝,這樣的混蛋男人,這樣的婚姻,劉姐還堅持了十幾年?

我問她:“那你為什麼不離婚啊?”

劉姐抬頭看看我:“離婚?離婚了我的女兒怎麼辦?別人會怎麼看我啊?而且我這樣的年紀,帶著孩子還能再找嗎?就算找了,也不一定會比這個好。算了,就這麼湊合著過吧。”

我被她說的啞口無言。

就算是讓她尊嚴全無,她也不願意放棄這段婚姻,就算是讓她遍體鱗傷,她也沒有勇氣回到單身的生活。

我不知道她是懦弱還是勇敢,我也不知道她想一想接下來的幾十年會不會覺得害怕。可我覺得,這樣的婚姻,真的不如單身一人。

最起碼單身的我,可以愛我所愛,恨我所恨,最起碼單身的我,可以擁有作為一個人基本的自由和尊嚴。

找一個愛的人結婚,就是為了可以有一個地方為自己擋風遮雨,可你現在所承受的所有風雨,都是這個人給你帶來的,你覺得這樣的婚姻,真的還有留戀的必要嗎?

你說你為了孩子不能離婚,可你知道嗎?從小生活在沒有愛的家庭裡,孩子會更加沒有安全感,更加恐懼婚姻,這會給他的一生帶來莫大的傷害。

低質量的婚姻,還不如高質量的單身,與其在這段不適合你的婚姻裡沉淪,還不如果斷轉身,在單身的歲月裡好好走下去。

這樣,不論是對你自己還是對孩子,可能都會是最好的結果。

3

我有個朋友,戀愛一年,結婚三年,孩子一歲半,終於通過法庭訴訟結束了這段婚姻。

其實從他們戀愛開始,不和諧、不穩定的種子就已經生出了萌芽。這個男人是個既大男子主義又自私自利的人。

朋友們一起出去,他從來都是第一個坐在桌子前的人;

上了菜永遠都是拿起筷子就吃;

沒有水了,只會指揮我朋友去倒;

到付錢的時候,開始玩手機還不許我朋友掏錢包。

這個男人除了這些毛病以外,還對我朋友極度苛刻:

不許她單獨和朋友出去,不許她常和朋友出去,不許參加單位同事的聚會,不許陪客戶出去應酬,不許買貴的衣服,不許給親人買禮物,不許……

這許許多多的“不許”讓我聽的氣都喘不過來,但這還不是最可怕的。

這個男人收走了我朋友的銀行卡,說是因為她花錢太厲害存不住錢,所以幫她管著。而且,還強迫她停掉了信用卡,說要買什麼東西就給他說,他來幫她買。

我聽完以後毛骨悚然,雞皮疙瘩起了一身,這也太可怕了不是嗎?還沒結婚就這樣束縛和限制對方,那結婚以後,要到怎樣的境地呢?

可就算是這樣,我這個朋友依然在妥協,就是因為她今年已經二十九歲,就是因為父母一直在說你要趕緊結婚,要不孩子都生不出來了。

就是因為身邊的朋友、親人都在說,不錯了,別挑了,你的年齡耗不起了,你再找一個還不如這個呢!

就是這些可笑的論調,讓一個姑娘在明知道前方是火坑的前提下還是義無反顧的跳了下去,我們的社會,對於單身的人實在是少了一些善意。

其實,不管到了什麼年齡,不結婚又能怎麼樣呢?

我單身,但是我過得很快樂,我單身,但是我過得很充實,我單身,但我一直在努力提升自己,我單身,但我依然在期待著愛情,這樣,真的不可以嗎?

因為我沒辦法想象和一個自己壓根不喜歡的人去輾轉在柴米油鹽和生活瑣事當中,也不能和一個不愛自己的人敞開心扉,分享喜怒哀樂。

如果不是對的人,得到的不是最好的愛,那我寧願不要。

就像亦舒說的,我亦只有一個一生,不能慷慨贈與不愛的人。


《晚婚》火了:我從來不想獨身,卻有預感晚婚


朋友結婚後的日子,就如我們之前想到的,不幸福,不快樂,沒自由,壓力大。我們一度覺得她消失在了這個城市中,不和任何人聯繫,沒有什麼社交,甚至朋友圈發的都少了。

當我們再次有她的消息時,她說自己要離婚了,帶著一個一歲半的兒子,搬出了那個不幸福的圍城。

這一次,依然有很多的阻力,依然有太多不相干的人來給她說,你可不能離婚啊,你離婚了孩子怎麼辦?你這個年齡再帶個孩子要怎麼找啊?

可吃過虧的她卻很堅定,不合適就是不合適,不管曾經付出了什麼,為了之前已經失去的再搭上之後的一生,那一定是最傻的。

姑娘徹底明白了低質量的婚姻還不如高質量的單身,與其和這個男人在這場婚姻中相互折磨,讓孩子從小就生活在這樣一個父母不相愛的環境中,還不如及時抽身。

不管什麼時候醒悟,都不會晚,因為早一分鐘離開錯的人,就有可能早一分鐘遇見對的人。

姑娘說,就算這一輩子都不能再遇見愛情,那也要自己好好活,因為現在,自己才算是可以真正自由的呼吸,而不是每天都那樣小心翼翼。

我看到現在的她,努力工作,學習外語,她說要塑造一個完美的自己,為自己,為孩子,打造更優質的生活。

其實優質的生活不只是經濟上的富足,而是行為上的自由,精神上的滿足,情緒上的愉悅,心靈上的放鬆。

魯豫有一段話好像是這樣說的:

“兩個一起生活是一種方式,一個人生活也是一種方式。並不是兩個人的生活就比一個人好,也不是一個人的生活就比兩個人好,不是誰比誰好的問題,我一直覺得並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婚姻。”

我對這個說法印象挺深的,因為很少聽到這種觀點。

我從小到大所接受到的說法都是,你未來一定會結婚,就像你總有一天會死一樣的肯定。

就像大部分的父母都曾設想過未來孩子的人生軌跡,做什麼工作,留在什麼城市,什麼時候結婚,什麼時候要孩子。後來我們慢慢在這樣的一個環境中接受了外界的思想,到了該結婚的年齡,就去結婚了。

其實,你也會發現,雖然你身邊還沒有另一半,但是你每天照樣可以美美地出門;照樣用自己的能力把自己養的很好;照樣去發現自己的興趣,為自己的愛好花時間;照樣去旅行,去看世界;然後在一段最好的時間裡,關注了自己,為自己做了投資,為自己那麼認真的活了一段時間。然後你就可以更加光彩照人地遇到了想遇到的人。

4

《北京遇上西雅圖》裡,湯唯飾演的文佳佳也是在最後一刻才明白,和老劉的婚姻並不是自己想要的。

不管老劉能讓她住上多麼大的房子,給她多少錢,買多少個名包,她的內心都是空的,沒有一點幸福感。

於是她毅然離開,離開這段沒有愛情的婚姻。

她開始做起了營養師,靠著自己的能力給兒子好的生活,這時候的她,才覺得踏實和快樂。

這樣的她,配的上更好的愛,於是她和愛人Frank重逢,找到了屬於他們的愛情。

就是這樣,放掉錯的才能和對的相逢。在高質量的單身中努力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才能遇見更高質量的婚姻。

對於婚姻,我更希望你是一個理想主義者,永遠保持著近乎偏執的執著,堅持相信在生命中一定會有一個對的人正在走向你。


《晚婚》火了:我從來不想獨身,卻有預感晚婚


因為如果你只是一味的追求著踏上大眾的步伐,在一個所謂對的年齡進入到一段差不多合適的婚姻,那就是對你自己最大的不負責。

而對於那些既成事實的錯誤婚姻,我也希望你能夠是一個果斷的人,不要為了任何人而隱忍,這畢竟是你自己的人生,沒有誰能真的對你負責。

婚姻這件事情,需要積累,也需要機遇。

機遇交給上天,而積累就要靠你自己。單身永遠是你最好的增值期,當你覺得自己還配不上理想中的婚姻時,不如就靜下心來提升自己吧。

千萬別因為任何原因急著走進一段婚姻,也不要因為走進了一段婚姻就給自己的一生判了無期徒刑,畢竟低質量的婚姻永遠也比不上高質量的單身。

你不用慌忙的走入婚姻,更不用湊合著相濡以沫,你一定可以在單身的歲月中找到屬於自己生命的意義,然後在適合你的婚姻中感受到愛的真諦。


《晚婚》火了:我從來不想獨身,卻有預感晚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