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心理學:“馬太效應”,上帝為何要讓窮者愈窮、富者愈富?

人生心理學:“馬太效應”,上帝為何要讓窮者愈窮、富者愈富?

《聖經》中講述了這樣一則有趣的故事,一個國王遠行前, 交給三個僕人每人一錠銀子, 吩咐他們:“你們去做生意, 等我回來時,再來見我。”國王回來時,第一個僕人說: “主人,你交給我們的一錠銀子,我已賺了10錠。” 於是國王獎勵他10座城邑。第二個僕人報告說:“主人, 你給我的一錠銀子,我已賺了5錠。”於是國王按例獎勵了他5座城邑。第三個僕人報告說:“主人,你給我的一錠銀子,我一直包在手巾裡存著,我怕丟失,一直沒有拿出來。”於是國王命令,要回第三個僕人的一錠銀子,賞給第一個僕人,並且說:“ 越是少的,即使一點點都不給。越是多的,還要給他,叫他多多益善。”這就是著名的“馬太效應”,即所謂的“窮者愈窮,富者愈富”。

人生心理學:“馬太效應”,上帝為何要讓窮者愈窮、富者愈富?

對此,社會學家羅伯特·莫頓對“馬太效應”解釋為任何個體、群體或地區,一旦在金錢、名譽、地位等方面獲得成功和進步,就會產生一種積累優勢,就會有更多的機會取得更大的成功和進步。也就是說,一個不斷增長個人和企業資源的需求原理,關係到個人的成功和生活幸福,因此它是影響企業發展和個人成功的一個重要法則,這就是馬太效應揭示的重點。

人生心理學:“馬太效應”,上帝為何要讓窮者愈窮、富者愈富?

就富人和窮人而言,富人一般會憑藉自己所用的經濟力量給予自己更好的教育及發展空間,而窮人,則因為經濟上的限制,他們所擁有的發展機遇要遠遠低於富人。日久天長,也就拉開了窮者和富者的距離。

人生心理學:“馬太效應”,上帝為何要讓窮者愈窮、富者愈富?

其實在經濟學中,資本的成長是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財富與資源一旦擁有了積累優勢,則會以更快的速度積累,這就猶如企業的品牌效應,好的品牌之所以暢銷,是因為它良好的價值基礎,在消費者心中已形成共有的認同感,口碑相傳,從而形成一系列的連鎖效應。

人生心理學:“馬太效應”,上帝為何要讓窮者愈窮、富者愈富?

美國星巴克公司在十年內,股價在經歷了四次分拆之後攀升了22倍,收益也遠遠高於通用電氣、百事可樂、可口可樂、微軟以及IBM等大公司。這說明,品牌資本依據馬太效應創造了成功的奇蹟。

人生心理學:“馬太效應”,上帝為何要讓窮者愈窮、富者愈富?

馬太效應是十分重要的自然原則

“馬太效應”是有弊端的,當財富積聚到少數人的手中便形成了壟斷,產生了財富分配的貧富不均現象,“窮者愈窮,富者愈富” 收入差距的拉大,必然會帶來不少負效應,收入的過分懸殊,會對社會凝聚力、民族凝聚力帶來一定影響。

人生心理學:“馬太效應”,上帝為何要讓窮者愈窮、富者愈富?

心理學小貼士

馬太效應,所謂強者越強,弱者愈弱,一個人如果獲得了成功,什麼好事都會找到他頭上。態度積極主動執著,那麼就可以贏得物質或者精神財富,你的態度更加強化了你的積極主動性,如此循環,才能把馬太效應的正效果發揮到極致。

人生心理學:“馬太效應”,上帝為何要讓窮者愈窮、富者愈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