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心學,給你一顆無比強大的心臟

說到王陽明的心學,上學的時候我們滿腦子灌輸的都是唯心主義,認為是一種歷史的糟粕,然而,王陽明心學從出現開始,就成為無數人爭相學習的對象。最出名的則是日本東鄉平八郎的那句“一生伏首拜陽明”,以及陶行知的知行合一。

事實上,我國古代到現代,無數的人被王陽明的心學折服,張居正、曾國藩、康有為等等,無一不是我國曆史上舉足輕重的重要人物。

王陽明心學,給你一顆無比強大的心臟

王陽明誕生在一個社會動盪、政治腐敗、學術萎靡的時代,需要一種新的思想“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於是,王陽明心學應運而生。

王陽明認為心是萬物的主宰,心外無理,心外無物,任何外在的行動都是受內心支配的。針對社會上的言行不一的弊病,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思想。針對文盛實衰,人出己見,塗天下之耳目,爭務修飾文詞以求知於世的不良風氣,提出了返樸還淳的理念。對我們當代也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與我們國家當前倡導的誠信體系建設、反對形式主義等做法遙相輝映。

客觀來說,王陽明心學對個人的主觀思想強調較多,沒有對客觀世界做過多的分析,從全面辯證的角度來看,難免認為其忽略了世界是客觀的這一總基調。然而,如果單從對人的認識來說,王陽明心學其實並沒有與唯物主義背離,而是將個人的主觀能動性發揮到了人類的一種極致。

說到底人終究是一種主觀動物,內心對個人的影響有時候絲毫不下於我們的客觀世界。王陽明心學,恰恰是在教導我們如何強大自己的內心,如何用內心去指導自己的行為,從而再去影響這個世界。

王陽明心學,有教導我們修身養性的“日間功夫,絕紛擾則靜坐;絕懶看書則且看書”,有教導我們重視實踐的“如人走路一般,走的一段,方認得一段;走到歧路處,有疑便問,問了又走,方能到得欲到之處”;有教導我們要言行如一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有教導我們自己去嘗試的“啞子吃苦瓜,與你說不得。你要如此苦,還需你自吃”;有教導我們批評與自我批評的“學須反己。若徒責人,只見得人不是,不見自己非。若能反己,方見自己有許多未盡處”……

王陽明心學裡有著無數的人生智慧,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學習,去踐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