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人生即修行》:親愛的,心外什麼也沒有

王陽明是明朝時代的一位哲學家,他創立了心學,並運用心學的力量平定當時的土匪。他的心學也影響了很多偉大的人物,如:曾國潘、蔣介石等人。

王陽明認為:一切煩惱愁苦,都因為你動了心,你若不動心,一切和平寧靜。所以請記住:心外什麼都沒有。

《王陽明:人生即修行》:親愛的,心外什麼也沒有

1. 靜坐的妙處

王陽明在被貶到貴州龍場的時候,在龍場養成一個很好的習慣,靜坐。

有一天,王陽明從夢中驚醒,跳著跑出山洞轉了幾圈,又坐了下來,口中喃喃自語:“是了!是了!聖人之道,吾性自足!”

他悟到了做聖人的道理:應從內心求取,以前執著於外在事理,真是大錯特錯呀。這就是有名的龍場悟道。

用現代語言講,就是我們要學會傾聽內在聲音。我們腦海中有很多的聲音,我們要學會辨認內心深處那個真實的聲音。

我們可以通過靜坐來實現,這需要一個過程,當你靜坐到一定程度後,就能去掉雜音,聽到了精華的聲音。

王陽明聽到的就是內心深處最精華的聲音:心外無物。

《王陽明:人生即修行》:親愛的,心外什麼也沒有

2. 如何不動心

我們每個人,身在紅塵中,很難做到不動心的。得到我們喜歡的東西,我們會動心;失去了我們的心愛之物,我們也會動心;當有人誹謗我們,我們中的很多人也會動心。

有一次,王陽明的學生問他:“孔子那樣的聖人,為什麼還有人詆譭他?”王陽明說“詆譭是從外面來的,哪怕是聖人,也不例外。心智成熟的人,別人詆譭你,也詆譭不到你。就像雲朵遮蔽太陽,也無法損害太陽的光芒。”

我們一旦動心,就會引發情緒波動,理性思維就會受到影響。心智成熟的人都是在外界干擾自己的時候不動心的人。只有抽離了情緒的控制,讓自己成為一個觀察者,才能更好的思考解決之道。

做到了不動心,內心才能強大,才可以運用內心力量巧妙的解決問題。

《王陽明:人生即修行》:親愛的,心外什麼也沒有

3. 讓別人動心

如何讓別人動心?王陽明如何讓想要叛亂的南昌寧王朱宸濠動心,並且平定了朱宸濠。

當時皇帝荒淫無道,寧王朱宸濠藉機起兵反叛。由於江西剿匪成功後,王陽明隊伍被解散。王陽明手下無一兵一卒,成了典型的光桿司令。這仗怎麼打?

他鎮定自如,不動心。首先,讓地方官員打造進攻南昌的聲勢,然後無中生有的給朱宸濠的手下寫了回信,感謝他們的精忠報國。

王陽明給朱宸濠設計了許多讓他自以為不能成功的障礙,各種的消息、密報,外界的種種紛擾使得寧王動心,中了圈套。再加上做賊心虛,似的寧王朱宸濠很快的被攻破。

王陽明僅用四十三天就平定了朱宸濠的造反。

《王陽明:人生即修行》:親愛的,心外什麼也沒有

4. 心中無花眼中無花

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寞;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陽明

花是獨立於人的意識之外,它不因人的意識活動而盛開或凋零。但是,不同的人看花,卻又不同的意義。心賦予了花存在的意義。也就是說,萬事萬物2的意義是由人心生成的,不同的心對同一事物會產生不同的意義。

有一位心理學家說:“所有的不幸,都只有我們認為它不幸的情況下,才真正成為我們的不幸。”

《王陽明:人生即修行》:親愛的,心外什麼也沒有

5. 樂觀的心態

“常快樂便是功夫”—王陽明

我們的內心原本是清澈乾淨的,裡面都是積極的心態。但由於我們在塵世太久,沾染了許多的灰塵,佈滿了烏雲,侵蝕了我們的積極心態。使我們的心態成為了消極的心態。

所以我們要用心學中的“心外無物”來消除消極的心態,還原本來清澈的積極心態。

正面積極的心態可以讓人在生活中鼓起勇氣,實現目標。

總結:做到以上幾點,運用心學的力量,可以使我們的內心強大。

《王陽明:人生即修行》:親愛的,心外什麼也沒有

本文參考:《王陽明:人生即修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