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歌詞的角度評價《浮誇》這首歌?

雍保國


《浮誇》原名《Depression》,由

C.Y.Kong

(江志仁)作曲,黃偉文作詞,陳奕迅演唱。

聽到4月1日,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愚人節,然後和朋友、同學、朋友一起開各種玩笑。

但在2003年的4月1日“哥哥”張國榮對世界開了一個“玩笑”,與世長辭,只留下了“主角”陳蝶衣、頑固子弟陳十二少、《玻璃之情》和《當愛已成往事》。

好友C.Y.Kong聞訊後,悲痛欲絕,故此作曲《浮誇》,以此來表達對“哥哥”張國榮的思念之情,此曲近乎“入魔”。

曲中有對“哥哥”張國榮不辭而別的埋怨,也有對“哥哥”張國榮抑鬱自殺的哀嘆和悲痛。

本來為紀念“哥哥”張國榮,向他致敬,陳奕迅想為此曲作詞,奈何,作詞未能如願,最終由黃偉文作詞,詞中對“哥哥”張國榮生平做了簡述,黃偉文由此無限放大,

映射出現實生活中的每個“小人物”。

在這個“大染缸”中,每個人都不容易,為了生活,我們得到的同時,必須失去一些東西。


QasimMusic


歌曲《浮誇》有兩個版本,一個是陳奕迅粵語版《浮誇》一個是林志炫普通話版本浮誇《浮誇》。兩首版本歌曲都有很高的傳唱度。不知道您問得是哪個版本,下面小編簡單的剖析一下兩首作品。各位看官,請您看指點一二嘞!

陳奕迅版本的《浮誇》是黃偉文的作詞的,加上陳奕迅歇斯底里的嗓音將一首以悼念為主題的歌曲變成了一個不得志的小人物的嘶喊,諷刺著這個壓制人的社會。如果完整的讀完這首歌的詞,基本上就能明白,這首歌是在講述一個人何以要“浮誇”的背後原因:需要被人關注被人關心。一開始的詞就說到“有人問我 我就會講 但是無人來”“我的心情尤像樽蓋等被揭開 但嘴巴在養青苔”這個人有很多的想法要表達,卻沒有傾訴的對象,用的比喻另類又準確。

林志炫版本《浮誇》歌詞大意就簡單多了,講述的是一個努力的歌手不與大眾同流,自己不管別人怎麼詆譭,就堅持自己,努力提高,不忘初心。以下段落是歌詞選段,不需要解釋,供給看官參考。

你喜歡我不喜歡我

是你的自由

我只是希望在某些時候

抓到你耳朵

為音樂夢想唱出第一個音符從此就沒放棄過

主觀的客觀的

旁觀的攔阻太多

好壞要自己承受

所以我要歌頌

讓情緒釋放在歌聲之中

選擇雖然多好歌有幾首

能夠去感動人給些什麼

兩首《浮誇》不論是歌詞,還是唱法,其實都是大致相同的,寫都是小人物內心的掙扎,和改變。在這個浮誇的社會,堅持自己很難。勿忘初心,方得始終。既然不能融入,就堅持自己與君共勉。








少年日誌


《浮誇》歌詞描述一個自卑的主人公,

想做些浮誇的動作來吸引人們的注意,

換自己的存在感。

是對這個喧囂吵鬧趨炎附勢的世界的怒吼。

卻放大了自己內心的孤單。

歌雖然是陳奕迅的,

但你唱出來就是你自己的,

每一個人聽都是獨一無二屬於自己的《浮誇》。

‘有人問我,我就會講,但是無人來。’

一個人的一生就是在高潮與低潮中沉浮,

在等待中失望。

此句看起來十分得平淡,

但是卻蘊含了一種悲涼,

一句道破自己內心的嚮往,

期待別人來問候,期待被別人重視。

‘但是’一詞卻又是一個轉折點、失落點,卻“無人來。”

閉上眼,讓我們用心感受我們自己《浮誇》的存在!


娛樂新播了個客


釋放,生活在社會最低層的那種壓迫感


承諾Alien


看到歌詞,聽到歌曲,首先想到的就是黑暗這個字,到最後高潮部分也能從程奕迅的歌聲當中感受到一種壓抑後的爆發。所以說歌詞在整個歌曲有著表述主人公心態的作用,但是歌手對歌詞的演繹就是對整個情感的抒發。


叮某某1


一個空虛的靈魂,想被別人在意,別人認為你很傻,你只是不想孤獨而已。


鄧布利多老院長


平凡的人沒有顯赫的身世,但即使是小人物也終有想要出頭的一天,卑微且偉大


胡桃裡小雪


只是揭露現實人們的浮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