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吳謝宇沒有判死刑,他該何去何從?

sunyoson


教育年輕罪犯唄!

現在關鍵是沒有一個心理學家能撬開人家的嘴,知道人家的心裡。從提前準備的東西來看是有預謀的,弒母分屍,現場管理,騙錢,露臉,半年後案發,足以彰顯他高超的心裡素質。他比大多數人活的都明白,也看透很多事。讀的最多的是人性的弱點這本書,知道人性差在哪。憑他在酒吧隱匿生活,又是一個生存力很高的人。及時行樂,所以在被查的時候特別淡定。其實在心裡應該早就預料到這一天會怎麼做,應該早就演習過多次。據新聞報道,在派出所曾經哭過,應該是對現實的短暫崩潰,沒想到會被抓,但是在看守所又能談經論典每次把關鍵話題引開,說明人家心裡防線又恢復了。他不是普通的罪犯,是有思想有智商的罪犯。他弒母至少是在逃離一種生活或是擺脫一個人一種人生。憑他的自律,平日對深奧問題的學習積累,對英語的學習,如果法律饒他不死,一定會珍惜,會過上一種和男模藏匿不一樣的生活。整個人生會和現在不一樣,一個強大自律的人,知道自己的生活是給自己活的,不是秀給別人看的。


愛讀書看漫畫的釀酒師


以吳謝宇目前的情況下,估計很難判死刑,母親不在了,是不是原諒他,不得而知,但他的舅舅原諒了他,而且,謀殺的是自己的母親,有個奇怪現象是,貌似殺死自己親人的,基本很少有判死刑的,包括有父母勒死兒子、丈夫、兒子殺死母親等等案件,最終犯罪嫌疑人都沒有判處死刑。

吳謝宇弒母動機,至今不明,抓了這麼久,至今都沒有公佈結果,媒體報道,他被抓後,寫了自述,但不透露謀殺母親的原因,作案動機依然不明,因此,也不知道如何量刑,但有幾點可以肯定:


1、手段殘忍,蓄謀已久。從他提前準備的那些作案工具,如刀具、防水塑料布、防油桌墊、乾燥劑、防潮劑、抽溼器、防黴包、真空壓縮袋抽氣泵、隔離服、醫生護士服等。 其中,光刀具就包括:剔骨刀、菜刀、手術刀、雕刻刀、手機貼膜用刀、鋸條等。這些提前準備,謀劃,不用說,是謀殺母親,且打算分屍,只是特殊條件不允許,導致最終沒分屍成功。

2、弒母成鐵定實事。他自己雖然不承認作案動機,但母親是自己殺死的,因為,謀殺罪,可以定。

3、涉嫌詐騙。逃亡的三年時間裡,使用三十多張假身份證,逃過警方打擊。同時,利用親情關係,向親戚借了144萬,涉嫌詐騙,這個罪名同樣可以定。

4、心智不健全,有人格分裂,不是一個正常人,所以,不能用正常人的思維去判定他的弒母。


不管他作案動機如何,目前這些罪名,夠他喝一壺,即便不是死刑,至少也是一個無期徒刑。那麼,一旦不是死刑,他何去何從?

第一、出來時,已經是四五十歲人了,基本是一個廢人。他極有可能無期徒刑,最後減刑,預計二三十年後出來,四五十歲中年男人,這個時候,或者這種弒母的人,不可能找到女人結婚,也不可能有下一代,因此,基本可以定義為廢人,且必將被人指點和被社會拋棄,他只有去一個陌生地方,換名字,隱姓埋名,別人不認識自己,或者會有新生活。

第二、可能年紀大了,後悔,寫回憶錄或者懺悔書,進行心靈懺悔,警示後人,或者跟他有同樣心理疾病或者有同樣教育的家庭環境,懺悔錄,活著才能真正帶給社會積極的一面,這是他活著,最應該去做,也是唯一存在價值的地方。


第三、智商雖然高,但三觀扭曲,短時期內,不會懺悔,在牢獄裡,可以做一些對社會有積極意義的事情,如他博學多才,可以給監獄裡的犯人們講課等,傳授知識。

第四、即便幾十年後出來,應該不會對社會帶來危害。吳謝宇雖然有人格分裂,但還不至於危害社會,他主要是對於那種窒息的家庭生活,帶有強烈的反感和想去消滅,母親成了他的突破口或者是對象,因此,他把所有責任怪罪於母親,從上大學,到逃亡三年時間裡,沒有危害社會,甚至性格有點慫,可以看出,他不是一個對社會有危害的人,出來後,如果老實本人做人,不會有危害。


第五、這種性格缺陷,如果不糾正,也會把自己害了。從一些媒體報道可以看出,他的母親,有竟然和道德潔癖,有消息說,是小時候他父親出軌,被他撞見,但沒有說,後來,母親知道了,因此,其母親對他在異性交往方面,管的比較嚴格,導致出現了道德潔癖,正是如此,他搶劫抵抗,甚至對著幹,如找X工作者為女友,這三年酒店當男模特、嫖娼等,其實就是跟母親對著幹,你越是不讓他去做的,他越要做,如此,即便出來,這種嗜好不改,依然會毀了他自己。


烏魯木齊那些事兒


弒母之罪,罪大惡極,唯有伏法

先說一個真實的案例吧:在2001年左右,上海市閘北區發生了一件在當時有比較大影響力的案件,張某,女性,長期和單身喪偶的母親生活。因為不滿母親長期對其經濟以及交友的諸多幹涉,夥同當時的“閨蜜”楊某對其母親進行有計劃的殺害,在案發後怕事情敗露多次購買水泥將其母親的屍體密封在自家臥室的陽臺上直至鄰居發現異常報警。張某歸案後,司法機關對其進行了有關方面的精神鑑定,鑑定結果是她患有輕微弱智,系限制行為能力人員。故最後的判決結果對其減輕判處無期徒刑,同犯楊某因案發時懷有身孕,被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

這兩個罔顧人倫、弒母滅親的人至今還在監獄服刑,以他們的方式為自己的罪惡伏法。但他們是否應該活在?......

我的二姨媽原是上海市女子監獄三大隊二中隊的一名幹警,退休前也是該女犯的監房主管幹警。因為家人在公檢法部門就職的居多,所以,大家茶餘飯後都免不了會聊到這些個案及對國家法律法規的實施以及自己的看法。

中國一直在刑法的修訂中爭議到一個關於廢除死刑與否的問題,但是在我個人看來,死刑確實不應當被廢除。的確,有許多的暴力犯罪至人死亡的事件是有一定讓人唏噓的情節,但是隻是這類單純的殘酷的令人髮指的弒親行為呢?

報道稱吳謝宇至今沒有交待犯罪動機,是什麼樣子的動機能讓他這個受過高等教育、同學朋友口中的“宇神”對自己的母親痛下殺手?他的母親一直視他為驕傲,是她喪偶之後唯一的精神和生活寄託。當他對母親伸出“撒旦之手”的時候,吳謝宇啊!你是否有猶豫過?

罪犯接受改造,服從刑法,是為了知罪、認罪從而將來不再犯罪,而這類已然犯了死罪的人呢?讓這類人改造難道不是一種另類的縱容?那有何以對整個社會起到殺雞儆猴、以儆效尤呢?

願警鐘長鳴!警戒世人!


活舞狂撒


吳謝宇被判死刑的可能性不大,雖然對一些人來說判死刑可能才是真正解脫,不過從吳四處漂泊,毫無自首想法來看,他還是比較戀世的。

吳謝宇殺母一案,不確定有沒有基因遺傳成分,但是家庭與學校教育環境必定與此有莫大聯繫。一個長期處於壓抑環境的家庭,教育出的孩子大部分會產生內心矛盾、不安全感以及焦慮等現象。

另外,新聞報道中稱吳謝宇在和母親的相處模式中扮演了一個大人的角色,相反母親反而是保護的對象。吳謝宇的過早成熟並不是好事,也就是說母親的痛苦可以向他訴說,他本身的負能量卻得不到宣洩,長此以往必然會在某一時刻爆發。

他的理智與成熟恰好掩蓋了成長過程中作為一個孩子心智不全的方面,只是欠一把激化點燃矛盾的火種而已。

和古人不同,古時嗜母殺父是違背孝道的,要罪加一等。甚至在清太祖努爾哈赤時期,丈夫犯了偷盜罪,妻子沒有阻止,還要懲罰妻子。如今我國刑罰方面雖越來越人性,但是對於犯罪心理的研究還不夠,對於一些有人格分裂傾向的罪犯來說,究竟是活著好還是死了爽快,很難判斷。

和眾位答主的觀點不一樣,山主以為,如果吳謝宇沒有被判死刑,對於一個有人格分裂的人而言,不過是埋著一顆炸彈。人生挫折如此之多,把傷害別人當做自我保護的正當理由,有一次是否會有第二次?去不去做或許只是一個“度”的問題。

在理性可以調控的範圍內,我相信吳是可以像正常人一樣解決的,但是在此之外呢?你永遠不知道讓吳爆發的那個“度”的範圍是多少,而使用極端手段,不過是吳可以選擇的一種方式而已。

在此,我們不僅要反思學校教育,更應該反思家庭教育,不論是學校、社會、家庭,以學習成績壓倒一切的原則必須打破。一個好學生首先得擁有健康、樂觀的心態,其次才是成績的點綴。


莫山主說清史


吳謝宇是中國當下教育制度之下,教育出來的最成功的殘次品。


他就像科幻小說裡瘋狂科學家,製造出來的功能強大的怪物一樣,在某一些方面有著超人的能力,但是,卻因無法被掌控,而給身邊人,甚至整個世界都造成巨大的傷害。

他本人的經歷,是近年來中國教育乃至社會的一面鏡子。但是,這個鏡子裡所呈現出來的景象,所有人,包括他自己,看的都不是很清晰。


所以,如果他能夠活下來,最應該做的,就是研究清楚,自己當初這麼做的深層心理是什麼。它們折射出來的是一個什麼樣子的社會。並以此,來給這個社會的進步,提供精確的建議。

讓個人在社會上的成功,不再以透支心理健康為代價!


姜丁粽子


即便吳謝宇沒有判死刑,未來之路如何走也不是他能夠決定的,至於何去何從,那得看最終的判罰結果。當他殘忍的奪走母親命運的時候,他就應該明白,未來之路不是自己能夠主宰的。

我認為吳謝宇判死刑的可能性幾無可能,而且也不太可能是無期,在後續的審理過程當中,其家人可能會要求從輕處罰,之前吳謝宇的舅舅也表示了這種觀點,希望給吳謝宇一個機會,讓他把自己的經歷寫成書。我估計吳謝宇在判決刑期上不會太短,應該是一個比較長的刑期,但後續可能會獲得減刑。

在談到吳謝宇時,很多人為其惋惜,稱其為高智商犯罪,甚至還有人認為應該利用其智商和才能,我認為這種論調是錯誤的。別說是吳謝宇僅僅是一名成績優異的學生,哪怕是他已經是卓有貢獻的人才,犯了如此滔天罪行都罪不可赦。一個能夠對母親下如此毒手的人,沒有什麼可惋惜的。

我想,吳謝宇媽媽肯定不是天下最嚴厲的媽媽,但吳謝宇卻做出了讓人震驚的舉動,他是智商上的高知分子,但情商卻是負數的忘恩負義者。縱使有萬般理由,都不應當成為弒母的理由。


元芳有看法


吳謝宇弒母犯罪嫌疑人犯罪事實一旦清楚“不判死刑"這種話是出現弒母慘絕人寰的天驚大案的根本原因!這種話與弒母的“弒"本意一樣:"試"都不能試、假設。

因為,弒母犯罪慘絕人寰,罪犯不判死刑,法律難容,天理難容,槍斃他一萬遍都輕!

出現這弒母慘絕人寰的天驚大案就是一些人、家庭和學校、特別是名牌大學的經濟學院只講錢,不講人格、道德倫理造成的。

例如: 一所名牌大學的經濟學院的黨委副書記、教授在省級黨校研討班上講發展地方經濟的竅門:“外來商品如啤酒火,賣得好,你就專去查他啤酒裡有沒有蒼蠅、雜物、灰塵……總能找得到的,哈哈(有栽髒陷害之意),然後大力宣傳,他就不火了,就退出了地方市場。"

當時我聽得目瞪口呆,講臺下也一陣躁動,有人大聲反問:"這有點太不講道德了吧!還要不要道德了?"

這位名牌大學經濟學院的黨委副書記、教授從容地講道:"講道德?哈哈,那是倫理課的事,你找倫理老師去說!道德不是我經濟課的教學內容!”意即經濟是不講道德、倫理的。

巧了,吳謝宇這一個弒母犯罪嫌疑人就是名牌大學北大的經濟學院的"學霸"!

不講人格、道德、倫理,孩子們從小拿著槍刀玩具在電玩室、野外作殺人遊戲,對爺奶父母,動不動就減:“我殺了你!砍了你的手!"

他們不知道:刀槍是對敵人的,不準對人對爺奶父母,試都不能試,否則弒母的事難免發生……

我拿這些話警告這些孩子,其母親不以為生地譏笑:"誰家的孩子不是這樣!有什麼驚奇的!"學校直至大學若也是對這"試"不以為然,危險!

不能只講錢,還要講人格、道德倫理啊!否則,誰還敢生養兒女!


龍學創始人劉樹成


我就不明白,孩子殺害母親,當舅舅原涼了孩子,不知道為什麼,難道孩子殺害了自己的親姐姐,當弟弟不為姐姐報仇,還原涼孩子,弟弟跟姐姐是至親,跟孩子是表親,難道弟弟不清楚嗎。


手機用戶59153356909


如果放了他,他的內心深處一定會輕視中國的法律,在某種程度上他還是想挑戰執法者的智慧,如果殺了他在人道主義上又有一點點過份,也許他媽媽也有過錯,年紀輕輕又不嫁人在工作上為人師表,在課堂上說把自己最好的一面留給了孩子,回到家庭上一定會歇斯底里,把所有的一切都讓自己最親的人去承受,曰長月久母子關係到最後就會變得水深火熱了,兒子並不需要母親的過多的關注,而母親又把所有的希望寄託在兒子身上,兒子此時會變得越來越抑鬱,到最後就會產生殺機,原諒他吧,讓他在木有自由的空氣裡去獨自跪舔著自己的傷口,此時此刻他的心情比死亡更多痛苦。


楊飛舞韻顏如玉41167746


生而為人,人本善良。吳謝宇的人生路走到今天,必有其因。試想一個從小學業優異的鄰家男孩親手弒母,這是經受了或忍受了什麼不堪,仰或不能排解的無形壓力導致……局外人不得而知,有的只是猜測。在此我想說的是:本案系由家庭成員之間的糾紛或爭執而引發,有別於普通的刑事案件,在案情起因不明瞭的情況下,談論對其是否判處極刑的問題,為時過早。法律是公平公正的,正義是不會遲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