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微軟爭相佈局 攪動A股的雲遊戲究竟是什麼?

谷歌、微軟爭相佈局 攪動A股的雲遊戲究竟是什麼?

最近,雲遊戲的話題非常熱。上個月,微軟發佈了雲遊戲平臺Xcloud的預覽版,11月19日,谷歌雲遊戲平臺Stadia正式上線。

或是受Stadia上線的影響,昨日A股的網絡遊戲板塊集體漲停,11月20日,該板塊依然持續了上漲的行情。

很多人對雲遊戲感到陌生,但實際上,這一概念在10年前就已經出現。2009年,Onlive公司展示了基於雲遊戲平臺的遊戲,自此,雲遊戲便進入了眾遊戲開發商的視野。

所謂雲遊戲,就是以雲計算為基礎的網絡遊戲形式,所有的遊戲處理環節都被放在了雲端,所以通過雲遊戲平臺,玩家能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在手機、平板電腦等各種設備上玩超大型遊戲。

但一直以來,由於交互延時、多媒體質量等技術方面的難題,雲遊戲在早期商業中並未有較大成功。而微軟和谷歌兩大科技巨頭相繼發佈雲遊戲平臺,似乎在昭告天下,雲遊戲的時代已經來臨。

微軟先行、谷歌趕超

對於雲遊戲的佈局,微軟要早於谷歌。2013年9月,微軟便在內部會議上進行了一個演示,演示的主角是Xbox 360獨有的遊戲Halo4,它可以從雲流傳輸到基於微軟Windows Phone操作系統的智能手機和Windows PC端。

2018年6月,微軟正式宣佈了要提供此類型雲遊戲服務的計劃;同年10月,微軟發佈了更多關於其雲遊戲服務的信息,並宣佈了其雲遊戲服務代號名稱——Project xCloud。今年10月,微軟正式發佈了Project xCloud的公開預覽版,並表示,計劃2020年正式推出雲遊戲服務xCloud。

目前,xCloud仍然處於測試階段,玩家可以在xCloud網站上註冊預覽,但是邀請數量有限。可體驗預覽版的玩家僅限於美國、英國和韓國用戶,明年初,微軟計劃將測試範圍擴大至加拿大、印度、日本和西歐等國家和地區。

微軟xCloud的測試版服務是免費的,它適用於通過WiFi或5G的Android手機和平板電腦,明年將進一步擴展到適用於Windows PC和其他設備。另外,除了Xbox One無線手柄,微軟xCloud明年還將支持第三方手柄,例如雷蛇的藍牙手柄或索尼的SualShock 4手柄。

xCloud服務首次發佈時,上線的遊戲僅有三款,包括《盜賊之海》、《戰爭機器5》、《殺手本能》。隨後,微軟增加了更多自己發行的遊戲,如《地平線4》、《奧日與迷失森林》,以及陸續上線了25款第三方遊戲,包括《鬼泣5》、《WWE 2K20》、《殺手47》、《正當防衛4》。

而現在,微軟xCloud預覽版已上線了50餘款遊戲。微軟表示,當該平臺正式上線時,將會支持Xbox One、Xbox、Xbox 360上已發佈的所有遊戲,總共有3500餘種。

雖然谷歌佈局雲遊戲較晚,但它的發展速度卻十分迅速。

2018年10月,谷歌以“Project Stream”為代號加入了雲遊戲潮流。它首先發布了測試版,允許公眾在流媒體上播放育碧遊戲大作《刺客信條:奧德賽》的完整版,該測試於2019年1月結束。

今年3月,在谷歌遊戲開發者大會上,谷歌正式宣佈了其雲遊戲平臺Stadia。基於Stadia,玩家無需下載遊戲,就可以在手機、電腦等多個平臺上玩遊戲。

谷歌當時表示,Stadia雲遊戲服務在推出時將支持最大4K分辨率、60幀以及HDR,未來可提升至8K以及高於120幀。該服務將在美國、加拿大、英國、歐洲國家及四個地區率先推出。

到了今年6月,谷歌再次召開發佈會,公佈了Stadia平臺的更多信息。谷歌稱,Stadia將有來自眾多發行商的44種遊戲,但其中只有12種將在發佈時上線。另外,Stadia服務分為專業版和免費版,推出的市場將增加至14個地區。

專業版服務可以使玩家以每秒60幀的速度,以4K分辨率玩遊戲,玩家購買Chromecast Ultra和Stadia手柄捆綁包便可獲得三個月免費試用專業版的資格,價格為129美元。之後,每個月的訂閱費用為10美元。;而免費版Stadia服務僅可以使玩家以上限為1080P的分辨率玩遊戲,並且要到2020年才能推出。

11月19日,是Stadia正式上線的日期。但就在上線前一天,谷歌又為Stadia補加了十款遊戲,致使昨天Stadia上線時包含的遊戲變成了22款。

雲遊戲體驗褒貶不一

對於谷歌已經上線的Stadia,一些玩家在體驗後也給出了反饋,其中有褒有貶。

不少玩家非常認可Stadia高質量的視頻畫質、方便快捷的遊戲內截屏、體驗感極佳的Stadia手柄等。其中一位玩家表示,《命運2》和《荒野大鏢客2》在電視上看起來既犀利又流暢,Stadia手柄很堅固,按鈕很有彈性而且反應靈敏。

同時,也有不少玩家在體驗後發現了Stadia的一些問題,比如價格昂貴、只能在手機應用上購買遊戲、多人在線遊戲難以實現等。更有媒體直接提出,沒有理由現在就入手Stadia,一方面是由於它在發佈時的表現不佳,另一方面是由於它的定價機制,為了成為早期用戶,玩家需要支付三倍的費用,包括硬件,服務和遊戲。

目前,決定雲遊戲體驗的三個主要因素是網絡、設備和遊戲,這裡面,遊戲是最為標準化的。但不同玩家,他所處的網絡環境以及使用的設備均有差異,這也導致每個人的體驗會大有不同。

在Stadia給出的網絡環境建議中,提出10M到35M的網速最佳,其中,10M網速可以滿足60幀、720P的遊戲。但在網速測試達標之後,谷歌依然會提示,“您的遊戲體驗取決於多種因素,例如您的設備、互聯網服務提供商以及其他佔用帶寬的活動。”

不過不管怎樣,谷歌邁出的這一步,都給整個遊戲行業的變革拉開了序幕。而在雲遊戲模式下,谷歌與遊戲廠商之間的合作模式如何,也是外界所關注的。

最初,不少開發商雖然對雲遊戲感興趣,但態度比較謹慎,因為他們不確定谷歌是否會為Stadia傾盡心血,但即便這樣,谷歌官方所公佈的合作遊戲廠商還是多達20餘家。

至於雙方之間的具體合作條款,可以從谷歌官方發佈的相關信息以及合作遊戲發行商的以為採訪中略知一二。比如育碧CEO便曾表示,與谷歌Stadia的分成方式參照主機遊戲的模式,谷歌會負責服務器以及運營方面的成本,獲得收入的30%,育碧獲得70%的收入。

Google 雲遊戲平臺負責人Phil Harrison也曾表示,Google將在其平臺上支持遊戲發行商自己的訂閱服務。另外,谷歌在Stadia的官方網站中指出,假如在極少數情況下,遊戲發行商取消了對Stadia平臺的支持,谷歌也將繼續為那些購買或訂閱了遊戲的玩家提供支持。

國內雲遊戲蓄勢待發

海外的雲遊戲市場熱鬧非凡,國內的遊戲行業也是早已摩拳擦掌,諸多遊戲廠商都非常看好雲遊戲。中手遊一位業務負責人告訴21Tech, 雲遊戲相當於打開了一個增長量較大的變現平臺,這將給國內手機遊戲發行廠商帶來很明顯的ARPU值增長預期。

完美世界總裁、完美世界遊戲CEO魯曉寅則向記者表示,對遊戲產業而言,雲遊戲帶來的最大改變是突破了硬件渲染的限制。過去在手機上運行一款大型遊戲會因硬件限制出現耗電量過大、發熱過多,或CPU、GPU無法支持高精細畫面的問題。而在雲遊戲時代,渲染等都在雲端完成,對於手機硬件的要求有所降低。

此外,魯曉寅還表示,5G技術也將從根本上改變遊戲內容製作的方式,未來,遊戲產品會出現兩極分化的趨勢,一邊是精品大作,那些有深厚技術儲備的廠商能夠快速把它高端的技術在雲遊戲上展現;另一邊則是小型休閒遊戲。

除了遊戲廠商的態度,諸多雲遊戲解決方案提供商也正在積極籌備。11月初,主營業務為網吧系統的順網科技便聯手華為iLab搭建出了家庭場景下的雲遊戲測試原型。

今年6月,順網對外發布順網雲電腦及雲遊戲解決方案。據悉,順網雲電腦藉助小型終端設備“順網雲盒”,即可做到用戶按需向雲端算力池調取算力,並在本地顯示設備上獲得與高性能電腦相同的使用體驗。

而作為全球最大的遊戲廠商,今年8月的ChinaJoy期間,騰訊也對外披露了“雲遊戲解決方案”。當時在現場,騰訊云云遊戲方案負責人楊宇演示了《天涯明月刀》在雲遊戲模式下的玩法,只要打開瀏覽器就可以直接進入遊戲。

楊宇也向記者坦言,雲遊戲目前還處在初級階段,還有待進一步發展,而最大的掣肘還是網絡基礎。而這個網絡基礎,即包括5G為代表的移動數據網絡,也包括WiFi網絡環境。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中國市場也推出了一個雲遊戲平臺,你會去花錢嚐鮮嗎?

谷歌、微软争相布局 搅动A股的云游戏究竟是什么?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