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銀河:自古蘿莉愛大叔,今朝美人還一樣?

李銀河:自古蘿莉愛大叔,今朝美人還一樣?

此前一項社會學調查表明,在18~25歲年齡組的女性當中,有70%的女性有“大叔控”情結,希望在擇偶時找比自己年齡大10歲左右的“大叔”,因為大叔成熟會照顧人,穩重有魅力,經濟實力比同齡男性也更高一些。

但是,調查亦表明,這些被調查的女性當中真正跟“大叔”談過戀愛的只佔17%,而結了婚的比例就更低,夫妻年齡差在10歲以上的只佔2.7%。

我們應當如何看待當今女性擇偶的“大叔控”現象呢?

女性擇偶意願的“大叔控”現象不是什麼新鮮事物,而是向傳統的迴歸。

李銀河:自古蘿莉愛大叔,今朝美人還一樣?

在中國長達數千年的男權社會中,男主外女主內是主要的婚姻模式,男人在社會上勞作掙錢,女人在家庭中相夫教子,實行的甚至都不是一夫一妻制,而是一夫多妻妾制。

在一般情況下,女人十五六歲就嫁入夫家,而男人大都到了而立之年,所謂“立”就是成家立業。因此在中國傳統社會中,夫妻年齡差一直是比較大的。

李銀河:自古蘿莉愛大叔,今朝美人還一樣?

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中國才開始真正實行一夫一妻制,這與下列兩件事有關:

一是從50年代起,婦女才真正開始大規模參加社會生產勞動,開始有獨立於男人的經濟收入;

另一件事是在全社會範圍內大力倡導自由戀愛,婚姻自由。這些社會變遷反映在婚姻關係和擇偶意願上,就是夫妻年齡差大大縮小,同齡人婚姻(夫妻年齡差不超過三歲)的比例大大上升,成為一種擇偶意願的新模式,新趨勢。

李銀河:自古蘿莉愛大叔,今朝美人還一樣?

在隨後的30年間,中國社會的貧富分化程度很低(基尼係數只有0.2),大多數婚姻中夫妻雙方都有工作,都有收入(包括農村婚姻),所以女性的擇偶意願也偏於同齡人。

李銀河:自古蘿莉愛大叔,今朝美人還一樣?

從1980年代的經濟改革開始,貧富分化程度急劇上升(基尼係數從0.2飆升至0.5),而與此同時,女性平均工資佔男性平均工資的比例則從計劃經濟時代的80%以上降至70%上下。

嫁個富豪而不是自己與男人在職場上競爭成為一種新的可能性,或者說是女性提升自己社會地位的捷徑。這就是從80年代開始“幹得好不如嫁得好”的大辯論愈演愈烈的原因,也是造成如今擇偶意願“大叔控”的一個原因。

從上述否定之否定的過程可以看出,當今女性擇偶意願的“大叔控”並不是什麼新鮮事物,而是向傳統社會習俗的一次迴歸。

李銀河:自古蘿莉愛大叔,今朝美人還一樣?

那麼,為什麼有那麼高比例的女性陷入擇偶意願的“大叔控”,卻只有很少比例的人真正這樣去實行,而實際成功與“大叔”結合的比例更低呢?

我看原因在於,真正成功的“大叔”仍屬“稀缺物種”,多數“大叔”表現平平,也就是個普通人。

而讓那些“大叔控”的女性從一個表現平平的大叔和一個同樣表現平平的同齡人中選擇,她們大都還是選擇了同齡人。

這就是擇偶意願與實際擇偶行為之間的落差的原因。

李銀河:自古蘿莉愛大叔,今朝美人還一樣?

那麼,我們應當如何評價女性擇偶意願中的“大叔控”呢?

首先,我認為它無可厚非。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趨樂避苦想走捷徑是人之常情。女人想通過結婚提高自己的社會經濟地位也是人之常情,所以無可厚非。

其次,我認為它有點俗氣。在金錢和愛情二者的排序上,把愛情放在金錢前面是浪漫主義,是高尚,是雅;把金錢放在愛情前面是現實主義,是低下,是俗。

如果“大叔控”主要是看上大叔的經濟地位,那是比較俗氣的,婚後也不一定能夠得到幸福。因為調查表明,在滿足了生存的基本需求的前提之下,金錢和幸福並不一定是完全的正相關關係。

李銀河:自古蘿莉愛大叔,今朝美人還一樣?

綜上所述,我希望輿論在擇偶標準方面,多向浪漫主義和愛情至上方面引導,而少向現實主義和金錢至上方面引導,就像所有的好萊塢電影都在謳歌愛情那樣,我們也要多多謳歌愛情,這樣,國人的擇偶標準才不會那麼俗氣,國人的婚姻質量才能提高,而婚姻質量提高的一個直接後果就是幸福度的增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