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陽:量身定製“產業套餐”,激發群眾自主脫貧動能

開播語

慶陽市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扶貧開發重要論述,緊盯“兩不愁三保障”目標,在完善落實省委省政府“一戶一策” 決策部署過程中,運用辯證思維,認真分析制約貧困戶脫貧的外因內因、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創新提出了“四類分類法”。“四類分類法”以勞動力狀況和收入來源為核心要素,將貧困戶劃分為有勞動力且有技術的貧困戶、有剩餘勞動力且可輸轉的貧困戶、有一定勞動力可打零工的貧困戶、無勞動力的貧困戶四種類型。通過精細化識別貧困戶,整合發力,差異化扶持,為精準落實幫扶措施提供了更加務實高效的方法路徑。本臺從今天起推出系列報道《實施“四類分類”法 創出脫貧新路徑》,對“四類分類法”政策資金落實以來取得的成效進行集中報道,今天編髮第一篇:《慶陽:量身定製“產業套餐” 激發群眾自主脫貧動能》。

慶陽市針對貧困戶致貧原因複雜多樣和重複疊加的實際,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有針對性地探索實施貧困戶“四類分類法”,對於一類貧困戶,強調扶志扶智,採取因戶因類搭配“產業套餐”方式,通過精準制定種植、養殖產業發展規劃和扶持政策,實現了扶貧產業與“一戶一策”的無縫對接,激發貧困人口自主脫貧動能,保障穩定脫貧及脫貧質量鞏固提升。

慶陽:量身定製“產業套餐”,激發群眾自主脫貧動能

西峰區董志鎮郭堡村村民郭立峰是2015年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妻子常年患病,每年僅治療費用這一項就讓全家的日子過得十分緊巴。幫扶幹部在多次走訪對接“一戶一策”的過程中,瞭解到郭立峰家有勞動力,有養殖經驗。因此,村上和幫扶幹部共同商討,結合一類貧困戶獎補政策,為他家制定了養殖產業脫貧計劃,充分調動他自主發展產業的積極性,實現快節奏高質量脫貧。

慶陽:量身定製“產業套餐”,激發群眾自主脫貧動能

這五萬元的貼息貸款極大增強了郭立峰的脫貧信心。經過細心養殖,他家的牛已經繁殖到9頭,羊也發展到了20頭,同時他和妻子還經營著7畝果園,如今他家已經脫貧,日子越過越好。

慶陽:量身定製“產業套餐”,激發群眾自主脫貧動能

針對貧困戶的“四類分類”法實施後,西峰區董志鎮共劃分出有勞動力且有技術的一類貧困戶535戶,通過落實產業獎補、龍頭企業帶動等措施,使他們蘋果種植、牛羊養殖等產業規模達到市縣測算確定的產業脫貧標準。同時,董志鎮今年還對780戶一二類已脫貧戶進行“五小產業”補助,戶均2500元左右。截至目前,全鎮1005戶貧困戶已全部脫貧。

慶陽:量身定製“產業套餐”,激發群眾自主脫貧動能

如果說“一戶一策”是針對貧困戶個體,我市探索出的“四類分類法”則針對的是貧困戶群體。對於像郭立峰這樣有富餘勞動力或者掌握一定技術,具備自主發展條件,脫貧意願強,但產業層次低、規模小,收入來源單一且不夠穩定的貧困戶群體,按照“四類分類”法都被劃分為一類貧困戶。楊天文是合水縣板橋鎮瑤子頭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2015年外出打工發生意外導致二級殘疾,全家的收入僅靠三四畝玉米維持,他家也被定為一類貧困戶。

慶陽:量身定製“產業套餐”,激發群眾自主脫貧動能

今年,合水縣對2018年下剩的2446戶貧困戶進行“四類分類”,通過有針對性的落實幫扶計劃,今年年底,合水縣將實現2331戶8316人貧困人口穩定脫貧,全縣22個貧困村脫貧退出。貧困發生率由最初的32.4%下降至0.29%,實現整縣摘帽退出目標。

慶陽:量身定製“產業套餐”,激發群眾自主脫貧動能

今年,我市對有勞力且有技術的1.43萬一類貧困戶,繼續實施產業(散戶)提升、就業培訓、合作互助、基礎母羊引進及繁育、疫病防治、飼草加工等“六項工程”, 採取投放產業貼息貸款和落實扶貧資金的方式提供2萬元到戶資金,按一定比例用於發展產業和入股配股企業和合作社,幫助貧困戶融入產業化進程,提高貧困群眾參與面和受益度。

慶陽:量身定製“產業套餐”,激發群眾自主脫貧動能

慶陽:量身定製“產業套餐”,激發群眾自主脫貧動能

目前全市貧困戶肉羊、肉牛、生豬、肉蛋雞飼養量分別達到85.35萬隻、5.76萬頭、4.62萬頭、39.76萬隻,種植瓜菜4.95萬畝、中藥材13.1萬畝、馬鈴薯4.62萬畝、種植小雜糧16.87萬畝。

總監製:繆中發

監 制:慕彬 王儉

責 編:邵勇瑊編 輯:朱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