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次站上3000點,“一日遊”還是“永別”?

今天股市大漲,上證指數收盤站上3000點,這是歷史上第44次,2019年第11次。

第44次站上3000點,“一日遊”還是“永別”?

前43次站上3000點,只有9次超過1個月,最長的一次是2016年9月30日至2018年6月19日,627天

還有13次,大盤在3000點之上都是“一日遊”

上證指數前43次站上3000點

第44次站上3000點,“一日遊”還是“永別”?

數據來演:Wind

這次在3000點之上能待多久?

有人很樂觀:


第44次站上3000點,“一日遊”還是“永別”?

但也有不少人盼著跌到3000點之下再上車。

第44次站上3000點,“一日遊”還是“永別”?

我們無法預測市場,但可以給大家提供一些數據參考。

11月5日,我們寫過《3000點遲遲站不穩,股市在等待什麼?》——

上證指數自9月2日站上2900點開始,一直在2857點-3042點這個不到6%的區間內窄幅震盪。遲遲沒有選擇方向突破,是在等待三個信號:

1、等待基本面見底的信號

2、等待貨幣政策寬鬆的信號

3、等待外資加速流入的信號

這三個信號,近期都有所顯現。


01、基本面見底的信號

12月16日,國家統計局公佈了一大波11月份的經濟數據

11月製造業PMI回升到50%的榮枯線以上,達到50.2%;

此外,社融、新增貸款、工業增加值、社會消費品零售等重要數據紛紛改善。

11月份各項經濟數據

第44次站上3000點,“一日遊”還是“永別”?

經濟回暖,會帶動上市公司基本面改善。

再加上12月12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要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中美貿易談判達成第一階段協議等好消息不斷,經濟保持穩中有進態勢,對市場信心有很大的提振作用。

02、貨幣政策寬鬆的信號

11月5日,央行宣佈,開展4000億元MLF操作,與當日到期量基本持平,期限為1年,並將利率從3.3%下調至3.25%

這次MLF“降息”,是2016年以來首次,超出市場預期。

第44次站上3000點,“一日遊”還是“永別”?

11月18日,央行開展了1800億元為期7天的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2.5%,此前為2.55%。

這是央行逾四年以來首次下調7天期逆回購利率,再度超出市場預期。

11月20日,LPR利率報價迎來全面下調,1年期LPR為4.15%,5年期以上LPR為4.80%,均較10月下降5個基點。

接二連三的“寬鬆”,表明央行的貨幣政策,並沒有受制於“一頭豬”。

03、外資加速流入的信號

今天(12月17日)滬深港通北向資金淨流入88.06億元,從11月14日算起,這已經是北向資金連續第24天淨流入。11月份以來,北向資金僅有兩天淨流出。

滬深港通北向資金淨流入情況

第44次站上3000點,“一日遊”還是“永別”?

滬港通開通以來,北向資金連續淨流入在20日以上,一共發生了5次(含本次)。

從歷史數據看,基本每一次北向資金的連續買入,都“踩對了點”——買入後股市上漲。

第44次站上3000點,“一日遊”還是“永別”?

綜上,基本面見底、貨幣政策寬鬆、外資流入加速三大信號一一顯現。

雖然經濟數據可能會有反覆,但就當前的情況看,或許可以更樂觀一點。

最後,來看看最新出爐的4大券商策略首席的市場觀點及看好的投資機會。

天風證券

市場:“春季躁動”或提前

A股歷史上,往往在一季度會存在“春季躁動”效應。2005 年以來,萬得全A在一季度實現正漲幅的概率為60%。

向前看,春季躁動提前到12月開始的概率也在逐步提升,如果後續經濟數據和逆週期調節政策能夠配合,那麼指數有望高看一線。

重點關注:大金融、科技

(1)戰術層面:年底、年初可關注大金融板塊,進可攻退可守,可能成為帶動指數衝關的發動機。如果稍有不測,橫向比較已經上漲一段時間的週期和科技,大金融的安全邊際或更強。

(2)戰略層面:敬畏趨勢。更長期一點來看,科技產業趨勢仍然是明年最重要的主線,除了消費電子,科技股會內部擴散,新能源車、傳媒、計算機、面板、PCB 都有機會。
——《春季躁動前移,誰是主攻手?》20191215

海通證券

市場:悲觀預期逐步修復

政策面已逐漸明朗,基調偏暖。

從近期市場表現看,市場可能已轉勢,春季行情初見端倪,這得益於政策面和基本面向好因素兌現。

另外,基本面數據即將驗證經濟趨平。過去幾個月宏觀數據趨勢向下,投資者擔憂數據一路下行,但11月 PMI 和社融數據開始向好,往後看預計12月經濟數據同比繼續企穩的概率較大。隨著經濟基本面好轉,市場的悲觀預期逐步修復,春季行情有望徐徐展開。

重點關注:“科技+券商”或成為主導產業

春季行情中,金融地產或會佔優,全年“科技+券商”有望更好,可能成為本輪主導產業。從政策角度看,產業政策支持、中美爭端引發的國產替代、金融領域鼓勵直接融資有助於新興產業發展。

從技術週期角度看,當前正處在5G引領的新一輪科技週期中,借鑑 2012-2015年曆史經驗,科技股行情往往會擴散,可能從當前電子擴展至其他應用場景,包括傳媒、新能源車等等。

——《春季行情徐徐展開》20191215

中信證券

市場:市場底線抬高,抱團個股或回調

經貿協議背景下,內外部不確定因素集中落地,市場底線抬高。

在政策定力增強的情況下,政策寬鬆的窗口可能暫時關閉,年底邊際增量資金流入放緩,資金博弈大概率重新加劇,“抱團”個股仍然面臨階段性回調的風險,調倉重於冒然加倉。

重點關注:銀行、地產、基建、家電、汽車

在配置上,看好低估值且受益於經濟預期企穩的品種,重點關注銀行、地產、基建產業鏈(重卡>建材>工程機械>鋼鐵>煤炭)、家電和汽車及零部件。

如果資金博弈導致機構重倉股回調,可以考慮提前佈局高景氣核心資產,重點關注消費電子、 生物醫藥和必選消費板塊龍頭。

——《預期好轉,冬日偏暖》20191215

國泰君安

市場:短期大漲難,龍頭白馬承壓

儘管目前3大擔憂均有所緩解(滯脹擔憂、中美貿易談判與 2020 年經濟政策定調),市場向上突破。

但機構重倉的龍頭白馬仍面臨浮盈和估值壓力,市場短期內大幅上漲難度較大,有望延續震盪向上格局。

重點關注:銀行、建材、傳媒、汽車

銀行板塊受益於盈利週期見底帶來的資產質量改善;建材行業受益於逆週期調控政策,以及行業格局優化下高盈利持續性強,傳媒受益於政策邊際改善及需求復甦,汽車受益於消費促進政策預期及行業出清後的景氣復甦。

——《論 A 股國際比較下的高性價比與結構性的估值壓力》20191215

免責聲明:所有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盈虧自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