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宅”場景,抓住商業新需求

疫情下的“宅”場景,抓住商業新需求


新型肺炎疫情下的商業運營面臨很多挑戰。因為消費者生活娛樂場景的單一化,主要表現為“宅”的形態——既難以出行,商務活動、生活娛樂受限。也無法通過營銷、服務讓人群聚集。


這些造成消費者新鮮事物接觸面的縮窄,需求刺激手段減少。加上疫情局面下經濟大環境的“疲軟”,可能導致消費者的消費慾望降低,以及市場總盤的縮小。


可買可不買的商品、可要可不要的服務,消費者可能就不要了,這些是未來主要的挑戰。


但是,挑戰之中,其實也不乏一些商業可能。


其中的關鍵還是那句話,以消費者為中心。


因為環境的變化也可能會帶來新的剛需與表現形態,需要抓住這些需求。


需求


“宅”的形態,對個人、家庭的生活狀態都“改造”,《商業觀察家》總結了三點變化,拋磚引玉。


首先,是精神不振。


人如果長期待在家裡,較少出門。精神狀態一定不會太好。不夠“飽滿”,而容易“厭世”。


在沒有外力的刺激與幫助下,習慣宅的人群,如果靠個人本身有時候也是比較難跨出來的。


可以有多個指標來評估精神狀態。


比如,信息獲取。


當一個人不再瀏覽關注新聞,微信朋友圈一段時間內的登錄活躍度突然下降。


面上可能會說,這是因為新聞沒有價值,朋友圈是個爛產品。但背後更重要的原因可能在於,這個人當下的生活、工作狀態正處在一個相對不好的階段。


“厭世”的主要表現之一,就是對信息的關注度下降了。


所以,如果人們未來不得不把更多時間“宅”在家裡。朋友社交、商務活動等的減少,那麼,人們可能會面臨精神狀態不佳的問題,人們可能會憧憬一些“外力”,來幫助他改變生活、工作狀態。


給生活一點希望。


這可能是當下一個商業、服務的提案方向。代表美好的東西都值得嘗試。


鮮花可以是營銷、服務的載體。內容則可能有好的發展時機。


商業則不應該是一個簡單的產品營銷與售賣,而應該是服務的整體提供。


“宅”的形態下,消費者生活娛樂場景的單一化,其實對於一些實體零售業態也是一個機遇。


比如超市,過去超市面臨的問題是,年輕客流下降很快,年輕消費者的日常生活都在線上購物了,年輕人又不是生鮮購買的主體人群(少了來線下的理由),中國當下主要還是中老年人買菜。同時,超市要通過到家業務,來抓住這些年輕客流,又面臨業務推進成本比較高的問題。


所以,怎麼贏得更多年輕顧客,一直是實體超市面臨的很大挑戰,尤其在一二線城市表現得比較明顯。


現在,消費者生活娛樂場景的單一化,疫情環境下對衛生環境的高要求,不能外出到人群密集處就餐等。這給了很多超市接觸到年輕顧客的機會。


不要浪費這樣的機會。


商品售賣供應只是一方面,實體門店的服務優勢可能要有所體現。


溜娃


對於一個有孩家庭來講,溜娃是個辛苦活。


無疫情環境下,每到週末,一個家庭總是在努力尋找一個性價比的溜娃場地,以讓自己更輕鬆。


有孩家庭的男主人,相當一部分人群的生活哲學是,可以出差就出差。


現在的情況是什麼呢?


疫情導致商務活動減少,較少出差了。也不能出門找人群聚集的地方去“溜娃”。


娃只能在家裡溜了。


這是一件很辛苦、繁重的工作。因此,能幫助“溜娃”,對於很多家庭來說,就是剛需。


那麼,怎麼能讓小孩安心待在家裡、還身心健康、“自娛自樂”、不玩手機遊戲,從而讓父母獲得“安寧”,並“心無不安”?


這可能就是一個打包的主題性推薦了。教育、玩具、菜譜、健康、諮詢、寶媽社交、社區內容等等。


根據“宅”場景構建服務。


信任


現在在北京、上海這樣的一二線城市,很多居住小區的進入都要測體溫,要登記,進入小區的大門則僅保留一兩座,其餘都關閉。


消費者則也是“疑神疑鬼”,不願與人接觸,躲著走。面對面帶著口罩說話,都擔心“飛沫感染”,隔著距離。看到電梯有人進入,都不願共同乘坐。


災難加劇了社會的不安與不信任。與人的接觸則大幅減少,面對面問候、說話都少了許多。


這種環境要如何做商業、做服務?


好像無解。


那麼,只能換個角度看問題了。


就是,值得消費者信賴應該是標配,但更能凸顯的或許是,我相信你。


通過更好的員工培訓、肢體動作、氛圍等來實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