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從公司管理層到出租車司機:這屆八零後的而立之年

-1-

曾經採訪過的連續創業者,如今坐在咖啡店裡投簡歷

上週在商場咖啡店,遇到我曾經採訪過的一位創業者,Alex。

我跟他寒暄:“來陪嫂子逛街啊?”

“不是。”他笑笑,“我來這邊投投簡歷。”

我拿著咖啡坐在他對面。

一年前,同樣的位置,那時,我正在做一個針對成功的連續創業者的採訪專題,Alex就是其中之一。

而且我個人覺得,他是這些連續創業者之中,成績最好的一位。

從24歲第一次創業,到去年34歲,十年間他成立了三家公司,最後都被成功收購,產品和公司一賣,他轉手就把錢投入到新的事業中去,十年來一直如此。

而現在——

“環境不太好,去年做了兩個項目都沒掙錢,現在準備找地方上班了。”

面對我這個外人,他還是挺坦然的,有啥說啥;但是,面對他的家人,他沒法坦然。

他說:

“我瞞著我老婆的,十月份我就跟她說我找到工作了,在大公司當技術主管,其實那份工作我只做了不到一星期,感覺不合適就辭掉了。”

“然後呢?”

“然後這不,一直到現在還沒找到合適的,但我不想跟老婆說,現在的話就一邊給人做做臨時的外包,幾百幾千能掙點是點,然後抓緊投簡歷找工作吧。”

後來,我就沒好意思再打擾他。

一來我不是為了採訪,問得太多顯得像是刺探人家隱私;

二來,我覺得他需要一些自己的空間,以及身為家庭頂樑柱的尊嚴。

36歲,從公司管理層到出租車司機:這屆八零後的而立之年


-2-

小孩生了,學區房買了,我卻降薪了


這個故事是關於我的前同事,顧先生。

顧先生是java開發工程師,工作經驗八年,口頭禪是:

選擇大於努力,機會決定命運。

他說:剛畢業的時候他工資三千,現在工資三萬,都是選對行業、抓住風口帶來的好結果。

去年,他又從我們公司跳槽了。

其實我們公司給的待遇,已經是同行裡最高的那一撥了,但他還是不滿足;

在我們公司待了一年之後,又蠢蠢欲動,終於在年前辭了。

然後面試了一圈公司,在9個offer中,選擇了一家他自認為特別有前途的人工智能公司——

沒想到,老司機這次翻車了。

他一直引以為傲的「選擇力」失效了,他探測絕佳機會的雷達失靈了。

新公司的老闆,特別會畫大餅,面試的時候,允諾給他六萬月薪+年底16薪+技術人員5%的分紅。

這份工作敲定後,他家二胎也出生了,新買的學區房也到手了。

然鵝,紅紅火火恍恍惚惚的好日子還沒過半年——

老闆卻說:

“公司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接下來至少兩年時間,我們只能給到各位同事最低的薪資,希望大家克服困難,巴拉巴拉……”

最低薪資是有多低啊?

月薪一萬。

——然後沒了。

如果嫌低呢?

——嫌低你可以走啊。

關鍵是,他現在房貸兩套每個月自動扣款上萬,小孩子兩枚都在吃最貴的奶粉,這一萬塊錢,哪裡夠花啊?!

錢,不夠花。人,也不敢辭。


36歲,從公司管理層到出租車司機:這屆八零後的而立之年


-3-

在蕭條的環境下,其實並不都是這樣糟心的案例。

看我另外一個同行,你會發現,其實很多時候,所謂的放不下,都是面子問題。

我那位同行,之前也是金枝玉葉的大公司中層。

今年三月份,他所在的整個事業部遭到裁撤,全員就地解散。

好在公司是外企,很正規,他按照司齡拿了十幾個月的補償金,在家待了半年。

——可就是沒辦法放下身段去小公司。

這半年待得可倒好,待出了抑鬱症,大把大把的吃藥。

抑鬱症緩解之後,一瞬間,全想開了。

“害,什麼面子不面子的,人活著,還是裡子重要。”

這是他朋友圈的原話。

現在,他上午開滴滴,下午四點去接孩子放學,然後回家做飯,輔導孩子做功課。

他老婆在一個不錯的事業單位,工作穩定不用擔心房貸生活費,而且根據最新的家庭分工,老婆得以從繁重的家務和育兒中解脫,託付給了自由職業的老公,一家人反而比以前更加其樂融融。

emmm就過年的時候有點不好面對親戚——

不過這個好說,一過年,一家人就逃到三亞度假,愛誰誰……


36歲,從公司管理層到出租車司機:這屆八零後的而立之年


-4-

《東京奏鳴曲》是一部令我印象深刻的電影。

一個完美的三口之家,曾經風光無限做銷售的父親,一夜之間沒了工作,但是礙於面子,他沒有告訴家人,而是去應聘商場的保潔來賺點錢應急。

令人心酸的是,為了保持最後的尊嚴,他上班穿紅色的保潔制服,下班之前在廁所換上西裝再回家。

他也曾經努力應聘,跑各種招聘會,想找一份跟以前收入差不多的工作。

但是46歲的他,已經不是能夠輕鬆找到高薪工作的年齡了。

《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這部劇,也非常細緻地刻畫了年輕職場人的世界,看第一集的時候我就在想:

導演是誰?他幹嘛要偷窺我的生活?

身為普通職員的主人公:

  • 隨時隨地要給沒用的同事收拾爛攤子;
  • 還要忍受不講道理的老闆的批評;
  • 突如其來的降薪,毫不留情的客戶,半夜三點發信息給自己要求改方案的甲方……

——講真,導演你是在我身邊安了多少個監控啊?!

但是……

這就是我們啊,這就是工作啊。

這就是……儘管我們搖搖晃晃辛苦的活著,卻還要笑著面對的人生啊。


36歲,從公司管理層到出租車司機:這屆八零後的而立之年


-5-


看了太多太多的負面新聞,人人都說2019年是「寒冬」。

很多人懼怕寒冬,但寒冬也有好處。


一,寒冬正是蓄力的時刻

現在,每個行業都說自己遭遇了寒流。

但是,不用怕,泥沙俱下之時也是最好的淘金時刻。

當泡沫散去,虛火下沉,才能出現真正的獨角獸。

只有這種時候,那些真正有實力的人或公司,才能體現出其最寶貴的價值。

能撐過最嚴酷的寒冬的人,是一定能夠笑看春天的。


36歲,從公司管理層到出租車司機:這屆八零後的而立之年


二,越是跌至谷底,你越是能看清一些事情,一些人

這個時候,誰對你是最真心的,一目瞭然。

曾經職場的同事、朋友,平時吆五喝六勾肩搭背的,但真到要兩人爭搶一個僅存的工作崗位的時候,你就能看出人心可以有多壞。

不論是親情還是愛情,就像上面那個做滴滴的同行前輩,無論是丟了工作,還是後來患病,他妻子都對他不離不棄,這才是真正的夫妻,不違背結婚時那神聖的誓言,只要一家人在一起便是足夠。

人在利益面前,既可以是天使,也可以是魔鬼。

人生的某個時刻,讓你認清這些關鍵的事實,不也是一種收穫嗎?


36歲,從公司管理層到出租車司機:這屆八零後的而立之年


三,腳步慢一點,可能你會發現更多。

很多人不知道,竹子是一種神奇的生物。

播種之後的前五年,它幾乎沒啥動靜,每年就長一丟丟,能把人急死;

但到了第五年,就會以每天三十公分的速度往上躥!

它為啥能這麼猛呢?

因為整整五年,它都在耐心地發展自己的“地下優勢”,把根牢牢地紮在土地之中,然後才撐得起自己五年之後的驚豔綻放。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我有很多寫手同行,相當多都是寫了十年才寫出了成績,有人從二十歲寫到三十歲,有人從三十歲寫到四十歲,看著他們我真的明白了:

努力也好成功也好,真的無關年齡,你做下去,總會有收穫——但你千萬彆著急。

寒冬又如何?只要你真的認準了一個方向,寒冬也好酷暑也罷,都是你努力的季節啊!


36歲,從公司管理層到出租車司機:這屆八零後的而立之年


-5-

很多時候我們都是被迫在奔跑,即使已經意識到應該停下來充實一下,卻總告誡自己你停下時候,別人還在前進。

但這個社會並不是只要跑得快就會贏,也不是落後就會一敗塗地。

寒冷會激發一個人的潛能,就像冬泳一樣。

這個季節帶給我們的不只刺骨的感受,還是成長的最好時機。

人生是階段性的、長期性的馬拉松,一時的落後並不代表永遠的落後。

調整方向,積蓄能量,明年會更好。

加油鴨~


36歲,從公司管理層到出租車司機:這屆八零後的而立之年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