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籽西瓜沒籽,是怎麼長出來的?

於無聲處34


西瓜是目前這個高溫季節最暢銷的水果,沒有之一。有一種西瓜叫無籽西瓜,被人炒的不行,價格很高,尤其適合那些吃西瓜不喜歡吐籽的人,比方說我兒子,有西瓜種子的西瓜就是不吃,必須給挑出來。那麼無子西瓜是怎麼種出來的呢?

正宗的無籽西瓜栽培

無籽西瓜是三倍體,怎麼培育出來的不說了,簡單點來說就是無籽西瓜本身不能形成種子,在栽培的時候,通過二倍體的花粉刺激子房促進結瓜後,長成西瓜,目前用的最多的就是採用激素處理。

正宗的無籽西瓜口感不是很好,而且售價往往高,不利於普通來百姓消費,但是目前我們在市場上能見到鋪天蓋地的無籽西瓜,又好吃又便宜,是怎麼來的呢?

假無籽西瓜的由來

尤其是早春的時候,我們買的西瓜往往一個成熟的西瓜籽都沒有,我們往往叫它無籽西瓜,其實它並不是,只是沒有種子而已。

早春在溫度比較低的時候,西瓜不能通過昆蟲授粉來結瓜,我們人工的用氯吡脲處理一下,代替授粉結瓜,因為沒有經過授粉,所以裡面沒有成熟的西瓜籽,往往是一片白色的癟籽。

無籽西瓜有害麼

當我們聽說無子西瓜是採用激素處理的以後,本能的就想到了這樣的西瓜能吃麼?放心吃就行,激素濃度大了不利於結瓜,況且這個激素是植物激素,對動物不起作用。此外,我們經過了農殘鑑定,激素殘存量比國家規定的安全濃度低了100倍左右,可以放心吃。而且還省掉了吐籽的麻煩。


農科小孫說


無籽西瓜是三倍體,下面我們看看無籽西瓜是怎麼種出來的吧?

1、秋水仙仙素

秋水仙仙素是一種生物鹼,該物質能夠使染色體加倍。正常的西瓜是二倍體,在二倍體西瓜幼苗期的時候加入一些秋水仙仙素,那麼二倍體就會變成四倍體。

2、培養

然後把四倍體西瓜和二倍體西瓜進行種植,等二倍體西瓜和四倍體西瓜開花的時候,就採用人工授粉的方法,讓它們進行雜交,這樣就能夠得到三倍體西瓜的種子。

3、三倍體西瓜種子

把三倍體西瓜種子種植下去,等三倍體西瓜開花的時候,再使用正常的二倍體西瓜進行授粉,那麼三倍體西瓜就能夠長出無籽西瓜了。

4、多倍體育種

這種培育無籽西瓜的方法稱為多倍體育種,主要是讓正常西瓜的染色體發生絮亂,那麼就能夠形成無籽西瓜了。





大臉貓涵妹


在炎熱的夏天,如果能吃上一塊冰鎮西瓜,那真是太享受了!我們現在吃的西瓜大部分都是有籽的,而有的西瓜是無籽的,你知道這些無籽西瓜是怎樣產生的嗎 ?

西瓜是屬於葫蘆科的草本植物,外都是碧綠色的,而且上面有白色的紋路。西瓜有十分悠久的培植歷史,早在4000年前埃及人就開始種植西瓜,因此,西瓜最早是產於非洲的。逐漸地 ,西瓜的種植地區開始擴大,首先是到了地中海沿岸,再從地中海沿岸傳至北歐內陸,然後由北歐內陸南下,西瓜的種植傳入中東等地區。而我國的西瓜是從西域傳入的,因其實從西域傳進來的瓜,所以得名“西瓜”。有考古專家在我國河姆渡新石器時代的遺址和漢代遺址中,發現了淡黃色的西瓜籽,因而有人認為我國也有原產的西瓜,但這只是薄弱的證據,想要證實,還需要進一步的證據。

原產國和其他傳入國的西瓜在最開始的時候都是有籽的,而現在卻有無籽西瓜,而且在全球的範圍內生產得越來界越多,究人類對西瓜做了什麼,把這些原本在它們身體裡面的籽,通通變沒了呢 ?

要解開這個魔法的秘訣 ,就要從最早產生的無籽西瓜說起了。在1947年,日本培養出世界上最早的無籽西瓜,並且在1949年投入生產。無籽西瓜不但結實而且汁液甜且多,受到了很多人的歡迎。

要培養這種無籽西瓜,主要是運用誘變法。有籽西瓜是二倍體植物,而無籽西瓜是三倍體植物。在培養三倍體西瓜之前,要先選擇優秀的二倍體西瓜,再由人工誘變成四倍體。把這個成功誘導出來的四倍體的西瓜作為母體,再把二倍體西瓜作為父本,然後二者進行雜交制種,在這樣的操作下,我們就能得到三倍體種子,即能長出無籽西瓜的種子。

在種植無籽西瓜的時候,同時也要種植有籽西瓜,因為三倍體的無西瓜本身的染色體配對紊亂,不能產生正常的生殖細胞,花粉的發育也不良好,需要二倍體的有籽西瓜從旁協助,作為授粉植株,幫忙投粉,這樣才能使結出來的無籽西瓜更結實。原來有籽西瓜就是被施了這種秀變魔法,才產生了無籽西瓜的人類科技的進步,使我們的生活變得多美好啊!

西瓜不僅可以吃 ,還有很多不同的用途。西瓜汁除了香甜,是解暑解渴的聖品之外,還可以解酒,對於治療口瘡、腎炎浮腫、糖尿病、黃疸等也很有幫助,西瓜皮不但可以製成果脯,如果把西瓜皮曬乾,再磨成細末加上香油,還能治燙傷和燒傷。


尋味大巴扎


正宗的無籽西瓜栽培

無籽西瓜是三倍體,怎麼培育出來的不說了,簡單點來說就是無籽西瓜本身不能形成種子,在栽培的時候,通過二倍體的花粉刺激子房促進結瓜後,長成西瓜,目前用的最多的就是採用激素處理。

正宗的無籽西瓜口感不是很好,而且售價往往高,不利於普通來百姓消費,但是目前我們在市場上能見到鋪天蓋地的無籽西瓜,又好吃又便宜,是怎麼來的呢?

假無籽西瓜的由來

尤其是早春的時候,我們買的西瓜往往一個成熟的西瓜籽都沒有,我們往往叫它無籽西瓜,其實它並不是,只是沒有種子而已。

早春在溫度比較低的時候,西瓜不能通過昆蟲授粉來結瓜,我們人工的用氯吡脲處理一下,代替授粉結瓜,因為沒有經過授粉,所以裡面沒有成熟的西瓜籽,往往是一片白色的癟籽。

無籽西瓜有害麼

當我們聽說無子西瓜是採用激素處理的以後,本能的就想到了這樣的西瓜能吃麼?放心吃就行,激素濃度大了不利於結瓜,況且這個激素是植物激素,對動物不起作用。此外,我們經過了農殘鑑定,激素殘存量比國家規定的安全濃度低了100倍左右,可以放心吃。而且還省掉了吐籽的麻煩。


青龍柒葉


高中生物課本上的內容:採用人工誘導多倍體的方法。如用秋水仙素(一種植物鹼)處理二倍體西瓜的種子或幼苗,使其在細胞分裂的中期,阻礙紡錘絲和初生壁的生成,使已經複製的染色體組不能分向兩極,並在中間形成次生壁。結果就形成了染色體組加倍的細胞,使普通二倍體西瓜染色體組加倍而得到四倍體西瓜植株。然後與二倍體西瓜植株(作為父本)雜交,從而得到三倍體種子。


雪域高原我的家


在高中生物教材中,介紹了幾種無籽果實,如無籽番茄、無籽西瓜和香蕉等。我們知道,果實是由子房發育而來的,在子房發育成為果實的過程中,需要一定量的生長素。一般來說,果實發育所需生長素是由胚珠發育形成的幼嫩種子提供的,三倍體無籽西瓜是根據染色體變異的原理培育而來的。但是,無籽西瓜的發育仍然需要生長素,那麼沒有種子,生長素從何而來呢?

一般來說,生長素在植物體內的合成部位是葉原基、嫩葉和發育中的種子,在這些部位,存在著與生長素合成有關的酶系。在多種酶的催化作用下,植物體內的色氨酸經過氨基轉換、脫羧作用和兩個氧化步驟,最終變成生長素(吲哚乙酸)。在二倍體西瓜的花粉中,除含有少量的生長素外,同樣也含有使色氨酸轉變成生長素的酶系。當二倍體花粉萌發時,形成的花粉管伸入到三倍體植株的子房內並將自身合成生長素的酶體系轉移到其中,從而在子房內仍能合成大量的生長素,促使子房發育成無籽果實。





胖哥小亮亮


原理 採用人工誘導多倍體的方法。如用秋水仙素(一種植物鹼)處理二倍體西瓜的種子或幼苗,使其在細胞分裂的中期,阻礙紡錘絲和初生壁的生成,使已經複製的染色體組不能分向兩極,並在中間形成次生壁。結果就形成了染色體組加倍的細胞,使普通二倍體西瓜染色體組加倍而得到四倍體西瓜植株。然後與二倍體西瓜植株(作為父本)雜交,從而得到三倍體種子。三倍體的種子發育成的三倍體植株,由於減數過程中,同源染色體的聯會紊亂,不能形成正常的生殖細胞。再用普通西瓜二倍體的成熟花粉刺激三倍體植株花的子房而成為三倍體果實,因其胚珠不能發育成種子,因而稱為三倍體無籽西瓜。 2 具體措施 (1)用 0.2~0.4%的秋水仙素(C22H26O6N)液體將二倍體普通西瓜的種子浸泡12~24小時,或在每天下午6~7點鐘用 0.2~0.4%的秋水仙素液體滴在其幼苗莖尖生長點上,連續進行四天。 (2)處理後的種子或幼苗,要用清水洗乾淨。處理及緩苗期間,應將植株置於散光下,以免日光直接照射,致使秋水仙素分解破壞。同時亦切忌高溫,因為在高溫情況下,秋水仙素對植物的毒性增強,容易造成死苗。因此,在成活前應給予良好的栽培條件和精心管理。 (3)多倍體的鑑定:①用秋水仙素溶液處理後,應注意觀察多倍體植株。若形成多倍體,它萌芽的肥厚度明顯增加,幼根尖端發生膨大現象;②考察植株的體型,多倍體具有體型較大的特點。如葉片較大,根莖變粗,花、果實、種子都較大,莖葉組織比較粗糙,顏色深綠,有時有皺縮現象;③四倍體葉面的氣孔較大,單位面積氣孔數目相對減少,花粉粒較二倍體的花粉粒大一倍以上;④為了鑑定的準確起見,尚須直接在顯微鏡下檢查染色體數目是否已經加倍(普通二倍體西瓜2N=22,四倍體西瓜4N= 44)。 (4)三倍體西瓜制種:用四倍體西瓜作母本,授以二倍體的花粉粒,結出三倍體的西瓜種子(存在於四倍體的子房發育成的西瓜中)。小面積制種,按照西瓜開花習性,在每天下午按時套袋(防止自由傳粉)。第二天早晨進行人工授粉,同時掛上標記。大面積制種時則需要分區隔離,按一定比例培植四倍體母本和二倍體父本的植株,且要及時為母本去雄使四倍體植株接受二倍體父本植株的花粉,以產生三倍體種子備用。 以上是第一年的工作。在第二年,將三倍體種子與二倍體種子間種,自然或用人工的方法,讓二倍體花粉刺激三倍體植株的子房發育成西瓜,即成三倍體無籽西瓜。在大田生產中三倍體種子也可以不與二倍體種子間種,而是隻種三倍體種子。在其植株開花期間,用低濃度2.4-D(2---4---二氯苯氧乙酸)噴灑在花蕾上,使子房發育成無籽西瓜果實,培育過程如圖所示: 應當注意:種子是由胚珠的各部分發育而成,果實由子房發育而成。所以第一年得到的西瓜應是四倍體西瓜,其中的種子是三倍體的。確切地說,該種子的胚是三倍體的,而種皮則是四倍體的(該種皮由四倍體的珠被髮育而成)。第二年得到的西瓜才是三倍體西瓜,其內無籽確切地說是隻有種皮(三倍體的胚珠發育而成)而無胚(授粉不受精,不能形成受精卵,因而無胚)


許昌小周


普通西瓜為二倍體植物,即體內有2組染色體(2N=22),永秋水仙素處理其幼苗,令二倍體西瓜植株細胞染色體成為4倍體(4N=44),這種4倍體西瓜能正常開花結果,種子能正常萌發成長。然後用4倍體西瓜植株做母本(開花時去雄)、二倍體西瓜植株做父本(取其花粉授4倍體雌蕊上)進行雜交,這樣在4倍體西瓜的植株上就能結出3倍體的植株,在開花時,其雌蕊要用正常二倍體西瓜的花粉授粉,以刺激其子房發育成果實。由於胚珠不能發育為種子,而果實則正常發育,所以這種西瓜無子!

  .........................................

  在高中生物教材中,介紹了幾種無籽果實,如無籽番茄、無籽西瓜和香蕉等。我們知道,果實是由子房發育而來的,在子房發育成為果實的過程中,需要一定量的生長素。一般來說,果實發育所需生長素是由胚珠發育形成的幼嫩種子提供的,那麼無籽的果實又是如何發育而成的呢?教材中出現的這幾種無籽果實形成的原理相同嗎?本文就這一問題闡釋如下:

  ? 無籽西瓜 三倍體無籽西瓜是根據染色體變異的原理培育而來的。但是,無籽西瓜的發育仍然需要生長素,那麼沒有種子,生長素從何而來呢?

  一般來說,生長素在植物體內的合成部位是葉原基、嫩葉和發育中的種子,在這些部位,存在著與生長素合成有關的酶系。在多種酶的催化作用下,植物體內的色氨酸經過氨基轉換、脫羧作用和兩個氧化步驟,最終變成生長素(吲哚乙酸)。在二倍體西瓜的花粉中,除含有少量的生長素外,同樣也含有使色氨酸轉變成生長素的酶系。當二倍體花粉萌發時,形成的花粉管伸入到三倍體植株的子房內並將自身合成生長素的酶體系轉移到其中,從而在子房內仍能合成大量的生長素,促使子房發育成無籽果實。


光頭老k


無籽西瓜是用種子種出來的,但這個種子不是無籽西瓜裡的種子,而是自然的二倍體西瓜跟經過誘變產生的四倍體雜交後形成的三倍體西瓜裡的種子,由於是三倍體,所以它本身是沒有繁殖能力的。所以也沒有籽

方法:用普通西瓜為二倍體植物,即體內有2組染色體(2N=22),用秋水仙素處理其幼苗,令二倍體西瓜植株細胞染色體成為4倍體(4N=44),這無籽西瓜種4倍體西瓜能正常開花結果,種子能正常萌發成長。然後用4倍體西瓜植株做母本(開花時去雄)、二倍體西瓜植株做父本(取其花粉授4倍體雌蕊上)進行雜交,這樣在4倍體兩瓜的植株上就能結出3倍體的植株,在開花時,其雌蕊要用正常二倍體西瓜的花粉授粉,以刺激其子房發育成果實。由於胚珠不能發育為種子,而果實則正常發育,所以這種西瓜無籽!


老八生活


普通西瓜為二倍體植物,即體內有2組染色體(2N=22),用秋水仙素處理其幼苗,令二倍體西瓜植株細胞染色體成為4倍體(4N=44),這種4倍體西瓜能正常開花結果,種子能正常萌發成長。然後用4倍體西瓜植株做母本(開花時去雄)、二倍體西瓜植株做父本(取其花粉授4倍體雌蕊上)進行雜交,這樣在4倍體西瓜的植株上就能結出3倍體的植株,在開花時,其雌蕊要用正常二倍體西瓜的花粉授粉,以刺激其子房發育成果實。由於胚珠不能發育為種子,而果實則正常發育,所以這種西瓜無籽!   在高中生物教材中,介紹了幾種無籽果實,如無籽番茄、無籽西瓜和香蕉等。我們知道,果實是由子房發育而來的,在子房發育成為果實的過程中,需要一定量的生長素。一般來說,果實發育所需生長素是由胚珠發育形成的幼嫩種子提供的,三倍體無籽西瓜是根據染色體變異的原理培育而來的。但是,無籽西瓜的發育仍然需要生長素,那麼沒有種子,生長素從何而來呢?   一般來說,生長素在植物體內的合成部位是葉原基、嫩葉和發育中的種子,在這些部位,存在著與生長素合成有關的酶系。在多種酶的催化作用下,植物體內的色氨酸經過氨基轉換、脫羧作用和兩個氧化步驟,最終變成生長素(吲哚乙酸)。在二倍體西瓜的花粉中,除含有少量的生長素外,同樣也含有使色氨酸轉變成生長素的酶系。當二倍體花粉萌發時,形成的花粉管伸入到三倍體植株的子房內並將自身合成生長素的酶體系轉移到其中,從而在子房內仍能合成大量的生長素,促使子房發育成無籽果實。   無子西瓜是用種子種出來的,但這個種子不是無籽西瓜裡的種子,而是自然的二倍體西瓜跟經過誘變產生的四倍體雜交後形成的三倍體西瓜裡的種子.由於是三倍體,所以他本身是沒有繁殖能力的,所以也沒有籽.   打個比方,就好比騾子不能生騾子,只能由馬和驢交配而產生是一樣的道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