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莓:營養豐富 風味獨特 富含花青素 增強免疫 減緩衰老

藍莓:營養豐富 風味獨特 富含花青素 增強免疫 減緩衰老

薄霧藍莓

藍莓 (杜鵑花科越橘屬植物)

又名篤斯、黑豆樹(大興安嶺)、都柿(大小興安嶺、伊春)、甸果、地果、龍果、蛤塘果(吉林)、訥日蘇(蒙古族語)、吉厄特、吾格特(鄂倫春語)等,為杜鵑花科越橘屬多年生低灌木。原生於北美洲與東亞,分佈於朝鮮、日本、蒙古、俄羅斯、歐洲、北美洲以及中國的黑龍江、內蒙古、吉林長白山等國家和地區,生長於海拔900 ~ 2300 m的地區。

藍莓果實中含有豐富的營養成分,尤其富含花青素,它不僅具有良好的營養保健作用,還具有防止腦神經老化、強心、抗癌、軟化血管、增強人體免疫等功能。藍莓栽培最早的國家是美國,但至今也不到百年的栽培史。因為其具有較高的保健價值所以風靡世界,是世界糧食及農業組織推薦的五大健康水果之一。

藍莓分為兩種:一種是低灌木,矮腳野生,顆粒小,富含花青素;第二種是人工培育藍莓,能成長至240 cm 高,果實較大,果肉飽滿,改善了野生藍莓的食用口感,增強了人體對花青素的吸收。全世界分佈的越橘屬植物可達400餘種,主產於美國又被稱為美國藍莓。我國野生藍莓主要產在長白山、大興安嶺和小興安嶺林區,且大部分在大興安嶺地區。

藍莓:營養豐富 風味獨特 富含花青素 增強免疫 減緩衰老

布里吉他藍莓

主要有以下幾個品種分類:

矮叢

矮叢藍莓別名野生藍莓、野生矮叢藍莓。生長在高緯低溫的大西洋東海岸地區,屈指可數的幾個地域。藍莓為多年生木本珍稀果樹,被國際糧農組織列為人類五大健康食品之一,堪稱“世界水果之王”和“黃金水果”的美譽。

半高叢

半高叢藍莓是北部高叢藍莓與美國等地的野生種矮叢越橘雜交而得。該種類結合了矮叢藍莓植株矮小、抗寒性強和高叢藍莓果實品質優良得特點,一般樹高在50~100cm,果實比矮叢越橘大,但比高叢越橘小,抗寒力強,一般可抗-35℃低溫。

高叢

高叢藍莓主要來源於野生種的傘房花越橘(Vaccinium corymbosum L.)的選育種和雜交種。天然分佈在北美。不耐旱,適生於潮溼的土壤上,多在沼澤、溪流、潮溼的沙地以及山麓有地下水滲漏的地方形成群落。

兔眼藍莓

兔眼藍莓,樹體高大,壽命長,樹勢較強。葉闊橢圓形至卵形。花淡粉紅至鮮粉紅色、是從野生兔眼越橘類品種中選育出來得栽培品種,果實成熟前其顏色紅如兔眼,故得名為兔眼藍莓。野生種的果實黑色或暗黑色,重約0.5g,淡薄無味,品質差。栽培類型果實重量在1g以上,多汁並有香味,風味佳,有的甚至優於高叢藍藍莓。

園地選擇與規劃

⒈ 園地選擇:果園應選在無大氣、水質汙染,交通便利、水源和電力方便的區域。要求遠離城市及人群相對集中的地方,遠離公路、鐵路,防止重金屬(鉛、汞等)、二氧化硫、砷、氟化物、氰化物等汙染。

⑴. 氣候條件:絕對最低溫度≥ -15℃,1 ~ 2月份平均溫度≤ 7.2℃達500小時以上。

⑵. 土壤條件:土壤pH值4.2 ~ 5.6,土層深厚,質地疏鬆肥沃,有機質含量在2.5%以上,活土層在60 cm以上。

⑶. 地形地勢:坡度在20°以下。

藍莓:營養豐富 風味獨特 富含花青素 增強免疫 減緩衰老

杜克藍莓

⒉ 園地規劃與整理:

⑴. 園地規劃:規劃的內容主要包括生產道路、供電、供水、排灌及蓄水池、生產管理與冷藏庫及採收包裝的附屬建築、基地設施、經營目標和功能區等。

⑵. 園地整理:平地及坡度在6°以下的緩坡地直接整地挖定植穴栽植;坡度在6°~ 20°的山地、丘陵地要修築等高水平梯帶,水平梯帶寬2 m以上。定植穴規格為60 cm(長)× 60 cm(寬)× 40 cm(深),將取出的泥土摻入腐熟的鋸木屑或松林下的腐殖土或腐熟的廄肥等,混合均勻後回填人穴內。

栽植

⒈ 苗木質量:選擇株高30 cm以上,主莖基部直徑5 mm以上的1 ~ 2年生苗,提倡使用容器苗。要求植株健壯,根系發達,無明顯傷害。

⒉ 品種配置:同一地塊至少種植同一類型、花期較為一致的2個以上品種,以利相互授粉,品種配置比例一般為1:1或1:2或1:3。

⒊ 植苗:

⑴. 植苗時間:裸根苗在11月份至翌年2月底前定植;容器苗在任何季節均可種植,以休眠期為佳。

⑵. 行距:根據土地條件確定栽植密度,兔眼類品種種植株行距1.6 ~ 1.7 m × 2.0 m。高叢類品種種植株行距1.2 m × 2.0 m。

⑶. 栽植方法:栽植時做到根系舒展、苗正,邊覆土邊輕輕向上提苗,要覆土壓實,使根系與土壤緊密接觸,栽植深度略高於苗木在苗圃或容器時原土痕2 ~ 3 cm。

藍莓:營養豐富 風味獨特 富含花青素 增強免疫 減緩衰老

黑珍珠藍莓

土壤管理

⒈ 中耕法:根據田間雜草發生情況每年中耕3 ~ 4次,中耕深度5 cm左右。改善土壤結構,保持土壤疏鬆、透氣。

⒉ 生草法:草種可選用天然草,也可選用人工草種。常用的草種以多年生草較為普遍,如三葉草。全年刈割3 ~ 4次,撒在行間或掩埋。

⒊ 覆蓋法:以松針、鋸木屑或粉碎的松樹皮進行土壤覆蓋,覆蓋厚度10 cm以上。

水分管理

藍莓在水分方面的特點可概括為抗旱、喜水、怕澇。藍莓抗旱能力強,但由於根系較淺,過度乾旱會影響其生長,因此,充足的水分對藍莓是非常重要的。但水分過多,也會造成藍莓根系腐爛。若在天氣晴朗的夏季,每隔一兩天灌溉一次。

⒈ 土壤水分含量:適當的土壤水分是藍莓生長所必需的,水分不足將嚴重影響樹體生長髮育和產量。從萌芽至落葉,藍莓所需的水分相當於每週降水量平均為25 mm,從坐果到果實採收期間為40 mm。沙土的土壤溼度小,持水力低,需配製灌水設施以滿足藍莓水分需要。常用的灌水方法有溝灌、噴灌、滴灌和依賴土壤水位保持土壤水分的下層土壤灌溉方式。

⒉ 灌水時間:灌水必須在植株出現萎蔫以前進行。灌水頻率的確定應視土壤類型而定。沙土持水力弱,容易乾旱,需經常檢查並灌水;有機質含量高的土壤持水力強,灌水可適當減少,但在這類土壤上,黑色的腐殖土有時看起來似乎是溼潤的,但實際上已經乾旱,易引起判斷失誤,需要特別注意。判斷灌水與否可根據田間經驗進行:取一定深度的土樣,然後放入手中進行擠壓,如果土壤出水則證明水分合適,如果擠壓不出水,則說明已經乾旱。根據生長季內每月的降水量與藍莓生長所需降水也可作出粗略判斷。當降水量低於正常降水量2.5 ~ 5 mm時,即可能引起藍莓乾旱,需要灌水。比較準確的方法是通過測定土壤含水量、土壤溼度,或者土壤電導率、電阻進行判斷。測定的方法比較簡單,而且準確。從田間取15 ~ 45 mm深土壤樣品,接通電阻計,當土壤失水乾旱時電阻值升高。

藍莓:營養豐富 風味獨特 富含花青素 增強免疫 減緩衰老

萊克西藍莓

施肥

⒈ 施肥原則:應充分滿足藍莓生長結實對各種營養元素的要求,施用有機肥,禁止使用含氯化肥和雞糞。

⒉ 肥科種類:常用的肥料種類有沼液肥、綠肥、餅肥、堆肥、漚肥和廄肥等有機肥。

⒊ 施肥時間和數量:

⑴. 幼樹施肥:栽植後3月份和5月份各施1次肥,施用有機肥300 ~ 500 g或者硫酸鉀型複合肥30 ~ 50 g,栽植後第一年距離樹木根部15 ~ 30 cm處施肥,栽植後第二年距離樹木根部30 ~ 50 cm處施肥。

⑵. 結果樹施肥:結果樹每年施基肥1次,於9月中旬至翌年2月份萌芽前施入腐熟的牛糞、廄肥等有機肥5 kg;採用1次追肥的,可在花後1 ~ 2周內施入;採用2次追肥的,可在謝花及採收期限結束時施入,株施硫酸鉀型複合肥(氮:磷:鉀為15:15:15)150 ~ 300 g。

⑶. 施肥方法:施肥方法有環狀溝施、放射狀溝施、穴狀施肥等,幼樹施肥常用環狀溝施,結果樹常用條狀溝施。

藍莓:營養豐富 風味獨特 富含花青素 增強免疫 減緩衰老

明星藍莓

除草

雜草極易叢生和濫長,嚴重影響到藍莓的正常生長,又易誘發病蟲害或給病蟲害防治帶來困難(如蠐螬防治),因此,有效控制雜草成為新建藍莓園的主要管理工作之一。從建園經驗看,必須採取綜合防除措施,以非化學除草為主、除草劑為輔的方法把藍莓園雜草控制在可控狀態。具體控草技術如下 :

⒈ 覆蓋防草佈防草:防草布也叫園藝布,覆蓋後可防止雜草生長,因其有一定的透氣性,可保持防草佈下土壤的空氣交換。防草布的使用壽命一般為3 ~ 5年。具體使用方法:一種是在藍莓起壟後隨即用防草布覆蓋壟面,然後按藍莓定植株距在防草布上挖直徑為30 cm左右的洞後再栽苗;另一種是藍莓定植後,在距離植株根基部15 cm的地方用防草布將壟面和壟坡覆蓋即可。注意防草布要覆蓋平整和壓緊,防止被風颳起。

⒉ 壟面覆蓋有機物防草:藍莓栽植後在以根際為中心的地表附近,覆蓋上有機物對防止雜草有一定效果。用於壟面覆蓋的有鋸末、樹皮、松針、麥草、酒糟等有機物。其中以覆蓋針葉樹鋸末為好,覆蓋厚度5 ~ 8 cm。

⒊ 除草劑除草:在藍莓園雜草失控時可適當選用除草劑防草。藍莓園以選用觸殺型除草劑為主,如草銨膦等。草銨膦一般一年使用2 ~ 3次,施用時用藥液對壟溝和部分壟面(植株樹盤30 cm以外)有草部位進行均勻噴施,每畝噴施藥液量以20 ~ 30 L為宜。用藥量按基地雜草為害程度確定,草多的用藥量大。在施用除草劑時應注意以下操作要點:除草工作必須在無風天氣進行 ;噴施除草劑時僅可在身體前方、手柄所在側(右前側)單側噴施,不可橫向甩動噴嘴噴霧;噴藥應緊貼雜草進行定點噴施 ;當天配製的除草劑溶液當天用完。

藍莓:營養豐富 風味獨特 富含花青素 增強免疫 減緩衰老

瑞卡藍莓

整形修剪

⒈ 幼樹修剪:幼樹期以培育樹勢為主。在此期間應抹除花芽、疏剪弱枝,降低營養消耗。在生長季節對幼樹新梢40 cm左右進行摘心,增加側枝萌生量,迅速擴大冠幅。

⒉ 結果樹修剪:在生長季節對結果樹上的徒長枝和萌生枝在枝長40 cm左右進行摘心,既可使枝條增粗生長,並促發側枝,培養健壯的結果枝組;又可控制樹高,以利於採果作業。對3 ~ 4年生的結果樹主要是除掉下部弱枝和樹冠中部過分擁擠的叢生枝。對5年以上的結果主枝,在一般樹勢植株上的,要及時回縮;在樹勢旺盛植株上的,可從主枝基部剪除。不同品種其生長勢有差異,因此,對其修剪強度要依樹體長勢而定,以達到通風透光、樹體均勻、促進花芽形成、防止結果部位外移、豐產穩產的目的。

病蟲害防治

藍莓新種植區一般無病害或病害不嚴重,蟲害主要有毒蛾、刺蛾和毗鄰果園的其他害蟲侵入,如梨桃食心蟲、天牛等。因此,南方山區可採用小塊隔離建園,以減輕危害程度。對天牛、食心蟲等少量的枝幹害蟲,用藥棉人工堵塞蛀幹孔殺幼蟲。對毒蛾、刺蛾、大蠶蛾等葉部害蟲,在夜晚實施燈光誘殺成蟲;用糖醋液誘殺果蠅和金龜子成蟲;防治時間重點是在4月中下旬至8月中旬,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林區種植要注意防止鳥類啄食。

採收

⒈ 採收方法:有機械採收和人工採收,鮮食藍莓宜用人工採收。採收人員在採果時應戴上手套(指套),以免損傷果實和抹去果粉,影響果實外觀。用於鮮食的要採摘無損傷果,採摘時要輕拿、輕放。採果籃要柔軟光潔,每個採果籃盛果量不得超過1 kg。病果、腐爛果要帶出園外深埋或藥劑消毒後銷燬,嚴禁用於加工和上市銷售。

⒉ 採收時間和採收期:藍莓成熟季節為6 ~ 8月份。藍莓果實表面為藍黑色時即成熟,由於藍莓果實成熟不一致,要分批採收。一般盛果期2 ~ 3天採收1次,始果期和末果期3 ~ 4天採收1次。採摘應在早晨露水乾後至中午高溫來到以前,或在傍晚氣溫下降以後進行;雨天、高溫或果實表面有水時不宜採收。供鮮食的在九成以上成熟時採收;供加工的在充分成熟後採收。

藍莓:營養豐富 風味獨特 富含花青素 增強免疫 減緩衰老

M7藍莓苗

盆栽技術

種植藍莓的花盆,最好選泥瓦盆。泥瓦盆透氣性強,價格便宜,缺點是不太美觀。如果買不到泥瓦盆,可以選陶盆,其次是紫砂盆、塑料盆,千萬不要用上過釉的瓷盆。至於盆的尺寸,2 ~ 3年的苗,選口徑25 ~ 30 cm的盆就行,等以後長大,再換大盆。4 ~ 5年的成熟植株,當然是越大越好。

藍莓在酸性介質中才能健康成長,培植土的pH值在4 ~ 5之間最適合藍莓生長。這個問題困擾了很多藍莓愛好者,因為田園土pH值一般在6 ~ 7之間,即使花鳥市場出售的酸性土,pH值最低也在5.5 ~ 6之間。

藍莓苗在盆中定植後,在室內不曬到太陽並在通風處放一週,這個過程叫緩苗。一週後可搬到陽臺外正常養護。藍莓喜溼,尤其夏天,每天都需給足水。但也要注意,不能積水,否則爛根。如果趕上雨天,藍莓也不必進室內,任雨再大,只要花盆透水性好就沒問題。在生長季節,連續幾天的陰雨後,藍莓葉子碧綠油亮,生機盎然,新葉也發得很快。藍莓喜陽,夏天40℃氣溫下的太陽也曬不死它,在生長季可以忍受周圍環境中40 ~ 50℃高溫,清晨應給足水分。如缺乏充足的陽光,藍莓生長停滯,即使開花,也不結果。藍莓對肥的要求不高,大肥反而會傷害它。在介質中有一定量的腐葉土,基本就能滿足藍莓的生長需要,平時還是需要適量追肥,以保證果實的正常生長與品質。

中苗網:專注植物新優品種,為園區規劃、苗木種植、三農種苗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