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億人開始獨居,還相信愛情嗎?李銀河:真愛並不難覓

近些年,每一次性與愛的相關話題刷屏,李銀河總會發聲,帶來不一樣的見解,許多年輕人通過一次次的熱點事件評論重新認識了李銀河——這位頗有些特立獨行的社會學家。

退休6年以來,李銀河長居海邊,過著規律而健康的生活:上午寫作、下午閱讀、晚上看電影,閒來在微博上回答網友的提問。最近,李銀河帶來了一部新作——《李銀河說愛情》,但是與她過往的其他文學作品不同的是,這本書是以口述的文字形式記錄的。

福布斯生活 | 2亿人开始独居,还相信爱情吗?李银河:真爱并不难觅

面對面與她聊天,你很難相信,眼前這位溫和的學者就是李銀河,她的言語,一字一句間流露出特立獨行的思想。

在聊起愛情、性別平權與知識分子身份這些話題時,她用的是一種不虛飾、不留餘地的方式,例如在談到愛情的忠貞時,她說:“人生的最高價值在於追求快樂,而不是追求從一而終。”

福布斯生活 | 2亿人开始独居,还相信爱情吗?李银河:真爱并不难觅

在這個愛情疲軟告急和屢受質疑的時代,67歲的李銀河在聊起愛情時依然熱烈。比起金錢、權力與名譽,她認為“愛情能給人帶來的快樂是最多的”。愛情於她而言,似乎總是有“山呼海嘯般的響應”。

愛情與性、婚姻與生育,是無數人一生的謎題。李銀河一直在用文字尋找一個答案:愛情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在經歷與王小波的“高度契合”、和大俠的“完全互補”後,她似乎找到了答案:最好的愛情原來都在雲端。

“中國式婚姻”裡,愛情分量有多重?

真愛究竟是什麼?很多人認為“遇見真愛太難”,“這其中有誤解,”李銀河說,“大家都把‘真愛’等同於小說、電影裡浪漫的激情之愛,認為現實生活中它的發生率微乎極微,很多人一直尋覓無果。其實,尋覓真愛並非如此艱難,真愛就是兩情相悅,兩個人彼此愛慕。”

李銀河把愛情分成三個層次:好感、喜歡和激情之愛。好感是“覺得這個人還不錯,可以在一起”,喜歡是“感情上也挺溫柔的,但是沒有太多激情”,最高的一層則是激情之愛,比如人們常說的“墜入情網”。“所謂墜入情網有一種迷戀的成分,有一種非理性的迷戀,比如一見鍾情。激情之愛在現實生活中發生的概率並不是很高。”李銀河微笑地補充說道:“我很幸運地經歷到了幾次。”

福布斯生活 | 2亿人开始独居,还相信爱情吗?李银河:真爱并不难觅

在李銀河看來,得到激情之愛有三個要素:一是生理上的吸引,即對對方的顏值、身材特別合意;第二是靈魂契合度特別高,對方喜歡的也是你喜歡的,對方討厭的也是你討厭的;還有三分之一則是運氣,說白了就是有無緣分。“人生在世,和絕大多數人都是平行線,但是愛情就是交叉線,你正好碰到了。”

對於我國的離婚率連續15年上漲的現象,李銀河的解讀是:離婚現象,其實是現代化和都市化的半生現象,現代社會的生活方式確實對婚姻產生了很大影響:“近幾十年,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進入到現代化、都市化的社會生活當中,而都市社會和從前的鄉土社會不一樣,隨著對傳統觀念的衝擊,人們接觸陌生人的機會增多,最終導致離婚率激增。另外一個原因是,現代人對情感的要求增加了,也就是說除了過日子之外,還要有情感。第三個原因是,現代女性的要求比原來多了。”

關於愛情和婚姻如何保鮮,這個問題,對於愛情專家李銀河,被問到的頻率不下百次。在她看來,愛情保鮮的前提是愛是否還在,當愛情都蕩然無存了,一些保鮮的方法其實自動被視為無效。“但是,如果你想把愛情維繫得更長久,可以多增加一些彼此間的溝通、共同的情趣、愛好和溝通。當愛情走進婚姻,熱戀時的激情似火,經歷了生活的柴米油鹽後,激情褪去,我們常說的‘七年之癢’、‘審美疲勞’、‘左手摸右手’,就都冒了出來,這個時候,如果你想要建立一個長期穩定的終身親密關係,就要做好這個準備,激情終會變成柔情,熊熊烈火會變成涓涓細流,但是這是愛情的另一種表現形式,即使愛情變成了親情,愛同樣還在。”

這屆年輕人不把“剩女”當回事?

當我們問及這些年社會對大齡“剩女”的看法有沒有改變時,李銀河笑著說:“確實有了一些改變。幾年前,大齡不結婚的‘剩女’在大家眼中可以說是一個‘異類’,在中國上世紀80年代的統計數據表明,不結婚的只有3.8%,剩女壓力很大,相比過去,現在她們的壓力小很多了。過去不結婚的人,大家認為他的人生是失敗的,因為‘成家立業’,如果沒有立業或者沒有成家,都會很失敗。但現在不見得了,有了多一種選擇,不成家,或終生主動選擇單身,你也不能說單身的人就是人生的失敗者,王思聰、張朝陽等,不能說這種選擇性單身就是一個失敗的男人。”

“這些與男女平等和婚戀制度變遷有關的新形式,大都是首先在北歐國家出現的,比如說荷蘭(同性婚姻也是最先出自荷蘭)。所以,現在有一種說法叫作‘希望在北方’,就是說所有那些主張解放的、自由的、快樂的、更符合人性的親密關係形式,都首先出現在北歐國家。”李銀河解釋道。

時下,在年輕人中流行著這樣一種說法:“不婚不育保平安。”那麼,這個觀念是否對傳統觀念是一種挑戰呢?對此,李銀河解釋說:“幾千年我們從來都是最看重傳宗接代,最看重家庭,不然中國也不會成為世界第一人口大國,可是現在整個生育率都在下降,每年新生的嬰兒數,每年中國一直在一千萬到兩千萬之間,可能在有些年頭,超過兩千萬,三年自然災害時候比較低,一般在1,500萬前後,去年是1,000-1,100萬,綜合生育率降低到1.5了吧,更替水平是2.1,可見中國人真的不願意生孩子了,這是一個太大的變化,2013年的時候,雙獨可以生二胎,計生委以為開了這個口會爆發,結果沒爆發,到了2015年就變成單獨就可以生二胎,結果又沒有反彈。到2017年全部放開政策,這次還是一如既往沒有反彈,到了2019年出生率接近歷史最低,和計劃生育育齡婦女下降也有關,但觀念改變了。”

福布斯生活 | 2亿人开始独居,还相信爱情吗?李银河:真爱并不难觅

如今,在全世界都出現了“單身潮”,但中國仍然位列倒數,這是由於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間存在的差異使然——中國是家庭本位,西方是個人本位。“在中國,傳統觀念根深蒂固,傳宗接代、成家立業,是我們的第一價值;第二價值才是個人的享樂、個人的事業。而西方,則是把個人放在首位。”李銀河說道。

被這股全球化“單身潮”席捲,近些年“單身潮”也在國內成為一種趨勢。“中國的家庭本位氣氛給人造成的壓力就特別大。一個年輕人,他不想結婚,想獨身,家長會拼命逼他去結婚。”李銀河說:“我們也漸漸開始從家庭本位向個人本位轉移。目前中國獨居人口占比16%,如果將來這個數字像西歐、北美那樣佔到50%,也就無所謂‘剩不剩’了。”

福布斯中國與李銀河的部分對話。

福布斯中國:“單身潮”來襲,很多人不再向往和憧憬愛情,始終保持單身狀態,您怎麼看待“保持單身”與“相信愛情”這兩者之間的關係?

李銀河:還是有區別的,單身現象並不會直接衝擊愛情,結婚和戀愛的不完全是一回事。你可以看到,很多人一直在戀愛,只是一直不結婚,所以我們不能說“單身了就不相信愛情了”。

福布斯中國:你自己在愛情中經歷過最美妙的事情是什麼?

李銀河:被人家愛上或者愛上別人。當愛發生的時候,感覺都很美妙。我覺得愛情一個特別吸引人的地方,就在於它的不確定性。因為對方是一個活生生的人,有各種各樣的想法,你也有期待。愛情跟生活中其他一成不變的、瑣碎庸常的東西有區別,會有一些讓你特別意外和驚喜的事情。

福布斯中國:現在很多年輕人仍然在執著地等待自己的“真愛”,在您看來,是否還有所謂的“真愛”?

李銀河:只要渴望愛情,你碰上真愛的機會就還在。我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夠在自己的生命中遇到愛情,能夠與自己所愛的人結合,建立幸福美滿的親密關係。我也祝願他們能讓愛的激情保持終身。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