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把亚急性甲状腺炎当"新冠"


莫把亚急性甲状腺炎当

石鸿雁 王爱红,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原306医院),内分泌科

在这个谈"热"色变的新型冠状病毒肆虐期间,出现发热、咽痛、咳嗽,并伴有心慌、乏力、肌肉酸痛症状,患者和医生都可能会往新冠肺炎上靠。笔者根据临床所见,提醒大家千万别忽略了一种内分泌疾病引起的发热——亚急性甲状腺炎。

亚急性甲状腺炎常发生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之后,多是由病毒(柯萨奇病毒、EB病毒、腺病毒、埃可病毒、流感病毒等)感染后引起的变态反应。发病与季节变化密切相关,夏、初秋季节高发,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起病较急。

莫把亚急性甲状腺炎当

临床表现为起病前1~3周常有感冒症状,如畏寒、乏力、全身不适、咽喉痛等。发热多为中等发热(38~39℃),少数为高热(39℃以上)。颈部疼痛,可放射至耳部,声音嘶哑,吞咽时疼痛加剧,在颈部甲状腺部位摸到肿块,肿块质地较硬,且有明显触痛。也可出现怕热、多汗、心慌、食欲亢进、消瘦、情绪激动及全身乏力等症状。

亚急性甲状腺炎可分为3期

①甲状腺毒症期: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总甲状腺素(T4)升高,促甲状腺素(TSH)降低,碘131摄取率减低(24 h<2%),这种T3、T4升高而,碘131摄取率减低的现象称为"分离现象",具有一定特征性。此期血沉加快,可>100 mm/h。②甲减期:血清T3、T4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以下,TSH回升高于正常值,碘131摄取率逐渐恢复。③恢复期:血清T3、T4、TSH和碘131摄取率恢复至正常。

莫把亚急性甲状腺炎当

①急性炎症的全身症状;②甲状腺轻、中度肿大,中等质硬,触痛显著;③典型病人实验室检查呈现上述3期表现。但根据病人的就诊时间和病程的差异,实验室检查各异。

急性甲状腺炎属于自限性疾病,早期治疗以减轻炎症反应及缓解疼痛为目的。轻症仅需要用非甾体抗炎药。对于中、重型病例,如疼痛发热明显,或以上药物治疗无效者,可使用糖皮质激素,根据症状、体征及血沉的变化缓慢减少剂量,总疗程不少于2~3个月。过快减量、过早停药可使病情反复,应注意避免。对于甲状腺毒症明显者,可给予普萘洛尔。对于一过性甲减者,可适当给予左甲状腺素替代。

在"新冠"期间,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森林"。对于无疫区出行史、接触史伴有上述症状的患者,应警惕"亚急性甲状腺炎"的可能,早期发现,明确诊断,及时治疗可明显减少患者痛苦,也可消除患者及其"密切接触者"的恐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