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峰:"三率先"築牢"銅牆鐵壁" "兩服務"促進復工復產

終於解封了!"2月18日上午,居住在桃源居29棟3單元的李姐走下樓來,難抑興奮之情。她告訴記者:"在半個月的封控管理期間,秀峰區委、區政府以及彰泰物業、社會愛心人士對我們非常關心,需要的生活物資都送到家門口,每天還來測量體溫、消毒,讓人既暖心又放心。"

秀峰:

解封當天,居民笑逐顏開

據瞭解,2月4日,該樓棟出現一名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秀峰區在全市率先推出了確診病例所在樓棟實行"樓長負責制"的管控模式,由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擔任"樓長",對該樓棟封控工作全權負責。封控期間,樓長制下設疫情防控、聯防聯控和健教宣傳、後勤保障4個組,每天對小區實施正規管理並提供優質服務,得到小區居民們的高度認可。

秀峰:

擔一樓之長,掌一樓之安

  記者瞭解到,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秀峰區創新工作思路,不僅在全市率先推出確診病例所在樓棟"樓長負責制",還率先實施最嚴人員出行管控辦法、率先採用電子通行證等"三率先"舉措,為轄區廣大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構築一道道"防護牆"。

秀峰:

在桂林市率先實施最嚴人員出行管控辦法


秀峰:

在桂林市率先採用電子通行證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關鍵是切斷病毒傳播鏈條,防止疫情蔓延。2月3日,秀峰區在全市率先發布《秀峰區關於加強全區人員出行管控的通告》,通過採取"面防+線防+點防"的"三防"模式,實施了最嚴人員出行管控。

  其中:"面防"是將31個有物業的小區作為面,依託小區物業和志願者實行封閉式管控;"線防"是針對轄區166個無物業小區和村屯,以交通道路為線,劃分為46個"口袋",在次幹道、岔路、支路等路口處設置鐵馬、隔離帶,儘可能減少出入口,實現準封閉式管控,並在保留的78個開放口設置檢查點,每個點安排人員值守,負責進出管理、測量體溫和發熱人員登記;"點防"則是對車站、隔離點等重要點位安排警力,採取"點位值守"的方式加強重點部位防控。目前該區已在琴潭客運站和晶鑫酒店集中隔離點安排警力,實行24小時值守。

秀峰:

對無物業小區進行封控隔離,現場投放鐵馬

  在一線防控工作中,工作人員發現許多無物業小區內出租戶多、人員流動大、上下班人員出入頻繁,使用紙質版通行證存在接觸交叉感染風險,以及借證外出以及紙質版通行證出入登記量大等問題。為此,秀峰區在全市率先推出電子通行證。居民通過掃描社區人員張貼的二維碼,核實信息,區分上班和居家人員,分別發放2種電子出入證,所有居民憑證出入小區。"用手機掃一掃二維碼出入小區,省事、快捷,不僅避免了外來人口進入,還避免人手觸碰的交叉感染,非常好!"在使用電子通行證後,許多居民紛紛點贊說。

  "在全力以赴抓疫情防控同時,我們統籌做好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特別是當前企業復工復產。"秀峰區疫情防控指揮部相關負責人說。為此,秀峰區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行網格化管理,每個網格由工信部門專人負責,全力為企業復工復產做好疫情防控和政策支持"兩大服務"。

  2月12日,秀峰區委負責人到桂林力港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調研公司復工復產情況,在瞭解到該公司缺乏口罩時,立即協調城區疫情防控指揮部解決企業難題。當天下午,1000個口罩便迅速調配到位。不僅如此,為幫助企業復工復產,該區四家班子領導成員,按照各自掛點聯繫的企業,紛紛走下去進行點對點對接,全力幫助企業解決復工復產各類難題。據統計,目前秀峰區已為轄區重點企業、重大項目發放口罩33000個,幫助企業做好疫情防控,安心生產。

秀峰:

為力港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捐贈口罩

  與此同時,秀峰區商促、工信等部門,一家一家走訪轄區企業,宣傳並幫助落實貸款融資、社保、延期還貸、補助申請、稅費繳納等一系列優惠政策,為企業復工復產注入"源頭活水"。據統計,截至目前,該區1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已有8家復工,復工率達到80%。其中,2月17日復工復產的長海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全廠800多名員工已有700多名到崗。特別是轄區內生產醫用乳膠手套的桂林紫竹乳膠製品有限公司,於1月28日復工,目前產能全部恢復,日產手套數量可達37萬副,為桂林全市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