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的線上“花式”賣車,是否會成為未來大勢?

[資訊-牛車網]

2020開年最大的黑天鵝事件,大概就是肆虐至今的新冠疫情了,“黑天鵝”扇動著翅膀,無論是金融市場、商業、經濟還是我們每個的生活都逃不過它的掌控,汽車行業也是如此。疫情的延續導致許多車廠延遲復工,同時,對於4S來說,賣車也成了個大問題。

疫情之下的线上“花式”卖车,是否会成为未来大势?

由於緊張的疫情,各地的經銷店人數甚少。此前在牛車網的調查中,北京許多4S店都臨時關閉,而即便是開著的店也門可羅雀, 幾乎沒什麼購車的消費者。疫情下4S店普遍遇冷,這也讓車企們開始琢磨起了新零售。

多家車企轉開啟線上“花式”賣車

不少車企針對當前特殊的疫情狀況,將目光開始轉向了線上賣車,有的開始了在線直播買車,有的則推出了VR看車,甚至還有個別車企的領導親自上陣化身“李佳琦”直播賣車。

特斯拉是反應較早的車企之一。1月27日,特斯拉的銷售人員就開始在朋友圈建起了百人以上的微信群。隨後,又開始在快手、抖音等許多短視頻平臺,通過短視頻、直播等方式進行線上賣車。此外,對於交付用戶,特斯拉還開通了直接送車上門的服務。

疫情之下的线上“花式”卖车,是否会成为未来大势?
疫情之下的线上“花式”卖车,是否会成为未来大势?

寶馬汽車,上線了微信端的實車互動小程序,只需進入小程序,就很快能與在線的客服視頻進行通話,實現一對一的有效交流,為消費者解決購車問題。此外,還在天貓官方旗艦店和京東官方旗艦店進行直播。

疫情之下的线上“花式”卖车,是否会成为未来大势?

此外,包括保時捷、東風日產、比亞迪、一汽奔騰、上汽榮威等在內的一些傳統車企,蔚來、威馬、小鵬、合眾新能源等一些造車新勢力車企,也都紛紛推出了線上VR看車服務和賣車的專場直播,同時,部分車企還有線上金融服務、線上銷售顧問等。上汽乘用車公司副總經理俞經民更是直接變身成“李佳琦”,與網紅“G僧東”一起為自己品牌上汽榮威和名爵帶貨。

可以見得,不論是造車新勢力也好,還傳統車企也罷,在持續不斷的疫情的籠罩下,都紛紛開始另闢賣車路,開始了一系列線上賣車的動作。對此,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羅磊就表示:“通過短視頻、直播的線上賣車方式,的確能在一定程度上實現“導流”的效果,在一定程度是緩解車企與經銷商的壓力。”

短期內推動新零售發展 但難成大勢

目前來看,疫情之下的“線上賣車潮”此起彼伏,似乎已經成為各大車企目前賣車的重要方式之一。這就不免讓人引發思考,線上“花式”賣車,是否會成為未來大勢?

這個答案,就目前的市場現狀而言,是否定的。線上賣車或許能夠在短期內推動汽車新零售的發展,但是長期來看,線上賣車也僅僅只能為車企們的賣車模式“錦上添花”,並不會成為賣車大勢。

疫情之下的线上“花式”卖车,是否会成为未来大势?

汽車新零售的開始大概是在2017年,隨著2017年7月1日商務部頒佈了《汽車銷售管理辦法》,渠道壁壘隨即被打破,汽車行業也砸偶上了自己的“汽車新零售”之路。一時間,各大電商平臺都開始入局汽車銷售領域,包括京東汽車商城、天貓無人汽車超市、蘇寧汽車超市等線上購車平臺紛紛進入市場。

然而,將近4年的時間過去了,部分新零售平臺卻似乎成了“一地雞毛”。蘇寧汽車超市2018年要佈局20家汽車超市了flag,倒在了全年店面僅6家的殘酷現實中。瓜子、人人車等一些主流二手車平臺,經營狀況也都差強人意。

疫情之下的线上“花式”卖车,是否会成为未来大势?

而究其原因,與汽車新零售存在的諸多瓶頸與壁壘有很大關係。汽車屬於大宗商品,不同於李佳琦直播中的口紅等化妝品,即便優惠力度再大、主播帶貨能力再強,也絕不可能出現大量消費者瘋狂搶購的情況。畢竟一時衝動買一隻迪奧的口紅不會讓我吃不上飯,而即便我不吃飯,也不一定能買得起一輛奧迪車。

同時,就目前來說,不論是一、二線的城市,還是汽車需求仍較大的三、四、五線城市,仍都是以傳統的4S店為汽車主要銷售渠道佔據主導地位。而單純的線上購車,是很難滿足和解決消費者購車環節中購車、試駕、退換等痛點的。

結語

總的來看,車企線上賣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導流”,緩解車企、經銷商的部分壓力,但是,汽車屬於大宗商品,單純的線上賣車有許多瓶頸與壁壘。同時,待疫情結束後,4S店也很快會再成為消費者的主要購車方式。因此,線上賣車或許能在短期內給予汽車新零售新的元素並促進其發展,但長期來看,並不能成為大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