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大陸方面建議運送湖北1148名臺胞返鄉,臺灣:不同意

記者從湖北省臺辦獲悉,2月3日東航運送首批247名臺胞返鄉後,後續運送安排因臺灣方面一直拒絕同意而未能實施。日前,大陸方面通過兩岸民航聯繫渠道建議,由東航和華航共同執飛武漢至臺灣臨時航班,儘快完成滯留湖北臺胞運送。臺灣方面拒不同意這一共同執飛運送方案。

大陆方面建议运送湖北1148名台胞返乡,台湾:不同意

臺灣桃園機場捷運。資料圖 新華社記者 歐東衢 攝

據瞭解,2月3日以來,滯留湖北臺胞向當地臺辦提出協助返鄉申請者由979人增至1148人。這些臺胞在湖北各地居家觀察均已超過四周時間,無一人發生新冠病毒感染,他們因返臺就醫用藥、上學、上班、家庭照護等急需,歸家心切。為此,大陸方面提出,希以民為本,以滯留湖北臺胞急盼回家為念,由東航和華航安排6個班次儘快有序實施,在一週內完成全部運送。同時,大陸方面就東航與華航執飛班次分配及各班次乘客如何安排登機前和運送中檢疫防疫事項等提出具體建議。據悉,1148名擬運送臺胞名單已提交。但臺灣方面繼阻止東航運送後,也拒絕同意兩岸航空公司共同運送的安排。

延伸閱讀:

蔡英文當局還不收手?臺灣恐遭不可挽回的變局

藉著疫情,民進黨當局不斷在島內營造“抗中”“仇中”氛圍,導致兩岸關係持續低迷。臺灣學者顧長永表示,臺灣對大陸的敵意,已長期被民進黨養成一種文化,過程中民進黨只強調政治理念,卻嚴重忽略政治現實,這對兩岸關係正向發展並不健康。

而近期兩岸關係又遇到新的變數,日前,臺灣地區副領導人當選人賴清德剛結束美國行程,這兩天,剛卸任美國國防部印太安全事務助理部長一職的蘭德爾·施賴弗又到臺灣。在兩岸疫情緊張時刻,施賴弗到訪臺灣並非心血來潮。

正值大陸應對疫情之際,臺當局刻意與美國前官員互動提升“關係”,挑戰一箇中國原則底線,既卑劣下作又很危險。

對於當前兩岸情勢與發展,顧長永也指出,兩岸局勢確實不太樂觀,因為都處在對立局勢,臺灣明顯成為美國印太戰略的棋子。就好比人跟人之間,大家都希望“以和為貴”,美中的矛盾可以通過利益進行平衡,但兩岸之間的矛盾並非簡單利益就能化解。

臺灣資深媒體人王銘義指出,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當前兩岸關係存在著不可測的變數,但也潛藏各種機會,如兩岸合作疫情防控等,蔡英文當局理應審時度勢,掌握契機,或可避免臺灣遭遇不可挽回的變局。

臺當局不斷阻撓武漢臺胞包機,國臺辦怒斥:把好事變成政治炒作

針對滯留湖北的臺灣民眾包機返臺一直沒有進展,大陸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再度抨擊臺當局“能拖就拖、能擋則擋”,並敦促當局儘快同意東方航空運送,讓在鄂臺胞早日順利返家。

湖北臺商返臺的首班包機3日晚抵臺,大陸原定5日和6日繼續派出4架班機運送其他臺商及臺眷回家,但因臺當局的阻撓,雙方協商卡關,至今仍有900多名臺胞滯留湖北。據臺灣《中國時報》16日報道,國臺辦發言人馬曉光15日接受採訪解釋為何不同意臺灣派華航班機時表示,如果每批返臺須隔離14天,近千名在湖北臺胞需要至少兩個月才能全數返臺。他質疑臺當局提出的所謂“優先名單”稱,臺方的121人“優先運送名單”經湖北比對發現既不全面,也缺乏合理公平;在979名等待回鄉的臺胞中,慢性病患者近80人,60歲以上老人和不滿18歲少年兒童近400人,而臺方名單中,真正需要優先的不足20人。馬曉光說,大陸早在6日就提出完整的運送計劃,但臺灣方面一再以各種藉口阻擋拖延,9日又改口提出由華航執飛。他批評臺當局把大陸克服各種困難為臺胞服務的一樁好事變成了無理的政治炒作。

在首批湖北臺胞返臺之後,民進黨當局聲稱247人中有3人發燒、1人確診。但臺灣《旺報》注意到,臺當局始終沒有公佈這名確診臺商的年齡、性別、旅遊史和症狀描述,此後“衛福部”被問及此事時又表示其“症狀確實很輕微,也沒有肺炎”。之後綠營更開始炮製所謂的“木馬屠城說”,誣稱大陸故意讓確診病患返臺,甚至毫無底線地把返臺名單說成是“979個生物武器”,目的是癱瘓臺灣防疫體系。14日,臺當局又倒打一耙,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聲稱已提供121名急需返臺名單,要求華航班機執行任務,但“中方以各種理由拖延、不合作”。

滯留湖北的臺灣人歸期遲遲未定,相關人員家屬14日高喊“臺灣人、要回家”口號前往陸委會陳情,陸委會官員接下陳情書後在警方保護下,不發一語返回陸委會大樓。家屬代表武先生說,他的妻子和孩子都有“中華民國”籍,因赴武漢探親至今無法回臺。他們強調回家是最主要的訴求,“家人不是生物武器”,當前對抗的是病毒,不是人。據臺灣中時電子報15日報道,部分湖北臺商無奈之下,正考慮能否從目前僅剩開放兩岸航班的北京、上海、成都和廈門4地返臺,若是以這種散客方式返臺,只需居家檢疫14天,不用到專門隔離所。但臺商直言,這種方式非常蠢,明明有大陸現成的包機不用,還可能造成防疫漏洞,感覺臺灣當局在耍賴。

臺灣《聯合報》16日稱,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14億中國人原本的生活節奏,卻意外扭轉不少大陸民眾對日本的觀感。文章寫道,疫情暴發後,國際社會出現不少針對中國的歧視性言論,但日本官員公開表示“壞的是病毒,而非人”,東京地標天空樹特別亮出以紅色代表中國、藍色寓意健康的燈光祈福。此外,在大陸各地醫療物資出現緊缺之際,湖北、遼寧、浙江等地先後收到來自日本的各類援助物資。大陸民眾在感動之餘,還在這些物資的包裝外箱上發現“彩蛋”,即那些紙箱上貼著的溫暖的鼓勵詩句。反觀臺灣未受疫情明顯衝擊,卻在同一時間選擇了隔岸觀火,從禁止口罩出口、要求陸客限期離境、對如何接回滯留武漢臺灣民眾頻噴政治口水、堅持把新冠肺炎稱為“武漢肺炎”等等,一再做出趁火打劫、落井下石的言行,“或許也能約略感受到,一個更嚴酷的寒冬恐將降臨”。

來源:北晚新視覺綜合 央視新聞 中國臺灣網 環球時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