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五個習慣“吃掉”孩子免疫力

免疫力是人體對抗外界病菌的“戰士”,身體能否抵禦疾病的侵襲,取決於免疫系統的強壯程度。那麼,哪些不好的習慣會慢慢“吃掉”孩子的免疫力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五個習慣“吃掉”孩子免疫力


過度清潔

醫學上有個“衛生假說”理論,說的是兒童早期受到的感染越少,日後患過敏性疾病的機會越大,反之,一個人小時候接觸的環境越髒,出現過敏的幾率越小。所以,對孩子來說,滿足基本的健康環境即可,切忌掉入過度清潔的怪圈,不要限制孩子接觸大自然的行為,偶爾在草坪上“摸爬滾打”未嘗不可。

五個習慣“吃掉”孩子免疫力


飲食過量

“多吃點長得壯”是很多家長的口頭禪,生怕孩子吃不飽。但飲食過量不僅會傷害到孩子脾胃,出現積食、消化不良等問題,還會降低免疫力,變得容易生病。因此,孩子並非吃得越多越好,每天攝入適量谷薯、蔬果、蛋奶、肉類,營養搭配全面即可,少吃高糖、高脂肪而缺乏營養的零食。

五個習慣“吃掉”孩子免疫力


喝水不足

充足的水分可以幫助身體排除毒素和廢物,讓免疫系統能夠更好地抵抗感染。因此,白開水是最好的飲料,要讓孩子養成愛喝水的習慣,少喝甚至不喝碳酸飲料。

五個習慣“吃掉”孩子免疫力


盲目補微量元素

如果孩子攝入的營養足夠,家長卻還盲目給其補微量元素,會造成孩子微量元素代謝在體內失衡,傷到免疫力。現在孩子吃的營養都比較全面,微量元素並不會太缺乏,只要平時多注意營養搭配,食物中的微量元素完全足夠了。

五個習慣“吃掉”孩子免疫力


濫用抗生素

抗生素的濫用會導致耐藥性,導致某類抗生素的治療效果下降。所以,孩子生病時,父母不要總是擅作主張給孩子服用抗生素,兒童使用抗生素要嚴格按照醫生指導服用,遵循“能口服不注射”的用藥原則,切勿濫用。


五個習慣“吃掉”孩子免疫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