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5 八零後,你可能永遠都不會成功了

最小的八零後馬上就要臨近30歲,可能大部分都已結婚生子,開始真正體會到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

這代人趕上獨生子女政策最嚴厲的年代,很多人都是獨生子女,一個家庭,往往上有四個老人,下有一個堪稱人肉碎炒機的小孩。

跨入三十,這是個焦慮的年紀,周圍都是依靠自己的人,自己卻無人依靠。

1、父母逐漸老去

父母已經進入各種慢病高發期,六十歲以後想買重大疾病險都沒有保險公司肯賣,這就意味著一旦有任何意外,都得靠自己。

因病致窮並不遙遠,他極有可能發生在你我之間。

“我不是藥神”火了,因為它戳中了大多數人內心的恐懼,如果是我的家人每月需要十萬的醫藥開銷,該怎麼辦?

也許你會痛恨自己的無能,可能連一個月都撐不下去。

2、不輕鬆的孩子

以前的父母對孩子的期望簡單具象一些:比如考上大學比如養兒防老。

而現在的父母不再期望孩子對自己經濟上的回報,可能唯一的要求便是希望他幸福。

一句我幸福,沒有標準,沒有具體的目標,很容易讓家長的期望管理陷入混亂。

美國暢銷書作者詹妮弗·西尼爾這樣形容父母對孩子的期望:

經濟上一文不值,情感上珍貴無比。

八零後,你可能永遠都不會成功了

現在的時代瞬息萬變,現在學習的技能也許幾年後就被淘汰了。

家長不知道如何做加法,便只能做排除法:不知道如何成功,總知道哪些行為一定會導致失敗。

  • 有專家說,三歲前與孩子的分離會給孩子造成心理上的不可逆創傷,會缺失安全感,長大後更不容易維持穩定的感情生活。於是我們堅決不和孩子分開。
  • 為了發展孩子的才藝,除了學校的教育,還需要報各種興趣班,即使家庭年收入不過十幾萬,交起一年幾萬的早教費用眼睛都不眨一下。
  • 對公立學校教育沒信心,國際學校,或者省吃儉用也要把孩子送出國。

家長的焦慮更嚴重了,稍微有點風吹草動便緊張不已。

3、 看不到出路的事業

以前的我們不成功,還可以自我安慰:我還年輕,一切都還來得及。

可一眨眼周圍的同事就全變成了九五後,再也沒辦法用年輕來掩飾自己的碌碌無為了。

網上有一篇文章很火,叫“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

眼看著上學時候和自己差不多甚至更不起眼的人,趕上了各種機遇賺得盆滿缽滿,只有自己,當初是個小職員,現在是一個年紀大的小職員。

逐漸年邁的父母、慢慢長大的子女,永遠不可能成功的焦慮,一切都有點來不及。

我們應該明白這個事實,這個世界上,統計學決定了優秀的人一定是少數,而大多數人將一輩子平凡下去。

八零後,你可能永遠都不會成功了

焦慮嗎?問題是你是否甘於做這其中的大多數。

克服焦慮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去做讓你產生焦慮的那件事。

沒有錢,就去努力賺錢

馬上要交給領導的工作,現在就停止刷朋友圈抖音,立刻去做

不知道路在何方,就從各個方面期去嘗試

雷軍41歲創建小米

李安38歲才拍第一部電影,之前一直籍籍無名

中國最帥大爺,50歲開始健身,80歲要學打碟

……

三十歲並不可怕,畢竟現在的每一天,都是以後人生中最年輕的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