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2 “疫情過後,你想做什麼?”“平淡生活!”

“疫情過後,你想做什麼?”“平淡生活!”

今天出門走了一圈。

朋友被疫情困在老家,無法回京,讓我去她家把電腦拿來,郵寄過去。於是,我武裝好自己,走進雪後初霽的北京。

世界銀白,空氣潔淨,抬頭望去,枯枝上綴滿雪條,粗粗細細的,交織出一個唯美的童話世界。

走出大門的那一瞬間,甚至有一種歲月靜好的錯覺。

可是口罩裡沉重的呼吸提醒我,現在是特殊時期,病毒在肆虐,同胞在戰鬥。

“疫情過後,你想做什麼?”“平淡生活!”


朋友和我住得很近,走出我們小區東門,過了8米寬的馬路,就是他們小區的西門。

可我走到東門時,被告知東門封了,小區只開南門。穿過大半個小區走到南門,再繞著小區外圍,走到朋友小區,發現他們西門也封了,要從北門入。

於是,平日裡100米的距離,今天變成1000米,到朋友家,發現我微信運動已經走了3000多步。

不禁失笑,覺得心裡很苦。

不是覺得走這3000多步苦,而是因為,看到我們的國家、民族,要面對這樣的困境,覺得很苦。

好日子過慣了,早就忘了苦日子什麼滋味。

真的來了才懂,原來真正的苦,不是拮据,也不是侷促,而是無力和沉重。

一介平民,在這場劫難面前,能做的最大貢獻就是:呆在家,別出門,保證自己的安全,就是不給國家添亂。

每天宅著,心情沉重,卻也做不了什麼,十分無力。

“疫情過後,你想做什麼?”“平淡生活!”

每天都被白衣天使們的新聞刷屏,感動,落淚,感恩。

在這個特殊的時期,一線人員冒著風險上班,不是為了業績,而是為了社會穩定,在疫情面前,展現的是一份社會責任。

他們把自己暴露在巨大的風險中,比平日勞累數倍,是為了更多人的生命安全。可是,他們也是某人的孩子、某人的妻子、丈夫,某人的父親、母親,在他們身後,那些人內心的擔心和恐懼,又該有多深切?

和一個特別善良的朋友聊天,她說,如果我孩子長大了要當醫生,我一定會阻止,太累了,太危險了!

愛子之心,人皆有之,這沒什麼可恥的。擱以前,我也會這麼想,畢竟,我也只有這麼一個孩子,自私一點點,沒什麼關係。

可是現在,我不這麼想了。

如果蘋果同學要當醫生,我會支持,也會為他驕傲。而且我會告訴他,一定要努力,成為下一個鍾南山。

2003年非典,扛大樑的是鍾南山;17年之後的今天,我們的定海神針,還是84歲的鐘南山。

關於醫學,我一無所知。但多少可以揣測,這17年裡,在這一領域,也許並沒有比鍾南山更優秀的人出來。

以後一定會有。

身為這個國家的個體,如果能為之貢獻點什麼,那是無上的榮幸。

疫情嚴重,但唯有在大劫面前,才能真正明白:家是軟肋,而國,是鎧甲。

現在我能想到最美好的一個詞,叫做:家國平安。

“疫情過後,你想做什麼?”“平淡生活!”

看到網絡上一個熱議的話題:疫情結束後,你最想做什麼?

網友們的答案裡,無非是些瑣碎的日常:

“我想去望京吃韓餐,點一大鍋的部隊火鍋,辛拉麵咕嘟咕嘟冒著熱氣。還要點一份炸雞,再加一罐葡萄汽水,咕咚咕咚喝一大口,想想就很爽。”

“我想去花店買一大束花放在工位上,慶祝自己的解放。”

“我想去逛街,毫不猶豫買下年前看好的那條裙子!希望它還在!”

“我想回趟老家,給我爸媽做頓飯吃。”

……

我有一個朋友,平日裡總抱怨上班無聊,常常羨慕我不用上班。可是昨天,她發朋友圈說,“好!想!上!班!”

你瞧,平日裡再平常不過的事情,現下也變成了奢侈。

往常沒少抱怨生活沒意思,快淡出鳥來了。可是現在才知道,那司空見慣的平淡,到底有多麼珍貴。

擁有的時候沒珍惜,失去了捶胸頓足。

有這麼強大的國家作為後盾,壞的一切會很快過去的。而平淡,也終歸會重新成為我們的日常。

只願,把現下的煎熬,記得久一些。

最好永不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