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2 同行冤家≠詆譭同業,為了體現你有知識請不要隨意用“詆譭”二字

自古以來“同行是冤家”的說法甚是流行,然而冤家就路窄,路窄自然就過不去;過不去就爭,就鬥,導致最後怒目而視,相互排擠,有的甚至弄得反目成仇,非要爭個你死我活才肯罷休。做生意如果把同行當冤家,要不得也不值得,這不僅浪費了較量的時間和精力,還損傷自己的口碑和利益,損害了商家的形象。

同行是冤家可以理解,但是近期常見的詆譭同業就難以理解了!“詆譭”釋義:毀謗、汙衊:~別人,抬高自己。編造或歪曲謊言,惡意中傷別人。

事情是這樣的:4月28日晚上20:28分公眾號曾出現一篇叫“三天過去了,福祿康瑞沒有停售”的文章,陳述了太平洋公司在福祿康瑞銷售時僅售三天的承諾,如今過去很多個三天產品依然在銷售的事情。結果可想而知,先是被一群太平洋的同業者漫罵,然後擴散到幾大保險公司對分析產品性價比的漫罵。

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其中一位“傻傻分不清楚”的大哥為了表揚大公司寫出這麼一段評語:“單純的比較產品,平安會倒閉的。上個月一個客戶同時在小公司購買跟平安類似的一款產品,確診後理賠,平安不到一週賠償到賬,小公司三個月還沒有放款。

單純的看這幾十個字的話,不知道是作者手誤還是思路有問題,邏輯不通、漏洞頻出。於是好事之人就用此在頭條號上寫了一篇文章“很少有人告訴你,保險業這些“險”為人知的真相”。說實話筆者的文章我是認真看了一遍,所述問題也基本是事實,筆者想用調侃的語氣去寫的,例子也舉的平安的例子。因為筆者是一名保險經紀人,於是留言從開始對筆者的攻擊擴大到對保險經紀人的攻擊。

本來對這些毫無意義的對陣叫罵,以前我只是付之一笑,無聊不無聊。但是從兩篇文章的討論來看,從業人員的素質真是有待提高,如果素質低不出聲也就算了,非要出來到公眾場合撒潑耍無賴丟的可就是保險圈的人了。

毀謗、汙衊才叫詆譭!質疑某些公司的營銷模式叫詆譭?陳述分析一些產品的性價比叫詆譭?

你說營銷時不用講誠信無傷大雅,理賠時我們就講誠信了!我說你是不是傻?你是不是傻?

你說做產品分析是不對的?這我就納悶了,公開銷售的產品,怎麼就說不得了。如果你賣的奢侈品,完全可以走高大上的路線,但是不能不讓人評論吧,不能一評論就是詆譭吧!

你說那些營銷都是業務員乾的,跟公司沒關係,好吧!我相信你,你們公司的管理就這麼寫意和灑脫嗎?真是一把大火燒出幾個無證電焊工!

你說這樣可以幫助客戶克服“選擇困難症”,我還說你不要臉呢?

你說小公司不保險,我還想說你是不是生出來就一米八的大高個?

你說理賠是就知道代理人的好處、知道經紀人的壞處了,我想說你說的不對!

你說保險經紀人天天詆譭保險公司,請再學習一遍詆譭的意思,如果說性價比不高就是詆譭的話,好吧,你醜你說了算!

經紀人也不要老是拿保險法出來說是,法律規定你是什麼人,跟你實際是什麼樣的人沒啥關係,都不知道你哪來的莫名的優越感!專業是建立在知識積累上的,不是法律規定的。還有就是經紀人是不是傻?怎麼老是拿平安說事?他的好壞已經體現不了你的知識了,現在老百姓都知道怎麼回事了!咱能不能換了說法!別人對標都是対好的標的,合著你這裡天天跟著臭棋簍子練棋,哎!活該你被罵!

業態環境需要業內人共同維護,少一點套路,多一點好的產品。咱能不能別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