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2 成吉思汗,一個酷似嬴政的帝王(四)


成吉思汗,一個酷似嬴政的帝王(四)

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在斡難河源頭召集忽裡臺會議,建立起了大蒙古帝國。他將鬆散的蒙古部族統一成為一個共同體獨立的政權。

成吉思汗,一個酷似嬴政的帝王(四)

登上大汗的寶座之後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中央集權,設置適合蒙古帝國的軍政系統。

蒙古帝國設立千戶制度,就是將鬆散的蒙古部族以體制的形式編制在一起。是一種軍政合一的制度。閒時就是牧民,要大戰了就是騎兵。

成吉思汗任命木華黎為左手萬戶,博爾術(zhu)為右手萬戶,納牙阿為中軍萬戶,豁兒赤為萬戶。萬戶長和千戶長不同,萬戶長是軍事統帥,沒有行政職權。

成吉思汗,一個酷似嬴政的帝王(四)

成吉思汗還建立了護衛軍制度。箭蒙古國後,他將護衛軍擴充到一萬名,宿衛值夜班,箭筒士,散班值日班,各分四隊。輪番入值,每番三晝夜。

以博爾忽,博爾術,木華黎和赤老溫分別當任四個護衛長。

成吉思汗,一個酷似嬴政的帝王(四)

護衛軍制度時成吉思汗加強中央汗權的一個體現,護衛軍制度構成了蒙古帝國乃至元朝的統治制度的核心內容。

成吉思汗統一蒙古高原之後,將所屬部民在親屬中進行分封,為他的兄弟和兒子劃定了封地範圍。在蒙古東部的合撒兒、合赤溫和鐵木哥斡赤斤被成為東道諸王。

封地在西部的朮赤,察合臺,窩闊臺被稱為西道諸王。按照蒙古幼子繼承財產的慣例,幼子拖雷留駐蒙古本土,繼承成吉思汗的絕大部分屬民和軍隊。

成吉思汗,一個酷似嬴政的帝王(四)

國內部署完畢,成吉思汗將目光投向了西方世界成吉思汗選擇的第一和征服的對象是西夏王國,他選擇第一個攻打西夏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是成吉思汗在統一蒙古草原的時候,有一個叫桑昆逃亡到了西夏,成吉思汗向西夏索要這名逃犯,但是被蒙古拒絕了。第二個原因就是西夏在蒙古周邊的政權中是一個比較弱小的政權。

成吉思汗,一個酷似嬴政的帝王(四)

公元1205年,1207年和1209年,成吉思汗連續三次對西夏出兵。第三次進攻是西夏的主力被蒙古擊敗,不好的城池被攻陷,西夏向自己的君主國金朝求救,卻被金朝拒絕了。

蒙古軍隊最終包圍了西夏的都城中興府(現在的寧夏銀川),引黃河水灌城,西夏國王被迫向蒙古投降,獻女求和,向蒙古稱臣,保證向蒙古年年納貢。

成吉思汗,一個酷似嬴政的帝王(四)

這時成吉思汗第一次品嚐到了對外掠奪的戰果,嚐到掠奪甜頭的成吉思汗慾望開始膨脹,野心勃勃。

接下來成吉思汗有會打誰呢?點擊關注,請看下回分解。

既然都看到這裡了,就點個贊,關注一下唄!!!

成吉思汗,一個酷似嬴政的帝王(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