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2020韓國音綜:Trot之下,音樂劇、抒情曲與HIPHOP的掙扎

​2019年,TV朝鮮電視臺藉助Trot(韓國演歌)這一韓國傳統流行樂載體,打造了韓國近年來又一現象級音樂綜藝《Miss.Trot》。節目大獲成功之後,TV朝鮮年初再推男版《Mr.Trot》,收視率從首播的12.5%不斷上升,第五期突破25%,第九期達到32.4%,持續刷新韓國綜編臺的收視紀錄。此外,在蓋洛普2月韓國人最喜歡的節目榜單中,《Mr.Trot》以11.4%的支持率獲得第一,這是TV朝鮮有史以來第一個斬獲榜首的節目,也是繼《無限挑戰》、《舌戰》後首個獲得超過10%支持率的節目。


2020韓國音綜:Trot之下,音樂劇、抒情曲與HIPHOP的掙扎


除了大獲成功的《Mr.Trot》之外,2020年開年以來,韓國各大電視臺及網站,陸續上新了十幾檔音樂類綜藝。從整體來看,音樂品類細分的趨勢越發明顯,除了跟風發力Trot的《女王的戰爭-Trot Queen》、《我是Trot歌手》之外,還有聚焦音樂劇群演的《Double Casting》,打造抒情曲專輯的《我心中的抒情曲》,走向大學校園挖掘嘻哈人才的《我的專業是HIPHOP》等。


其次,“音痴”這一群體在音綜中的角色得到二次開發,《看見你的聲音》第七季迴歸,繼續玩音痴與實力者的猜謎遊戲,《不存在音痴Exit》則幫助音痴逃出困境。此外,從2019年一直流行的新復古“New-tro”風潮還在繼續,比如《音樂同窗會-好歌謠》邀請擁有共同回憶的人們唱響時代金曲。今天影視產業觀察就當中的部分節目進行重點推介,帶大家一起來看看韓國音樂綜藝正在如何創新。


《Mr.Trot》:

Trot+男人創造的收視奇蹟


先來看一下女版《Miss.Trot》,節目可以簡單看成Trot版《Produce 101》,來自大學部、現役部、高中部、職場部等類別的100位女選手進行逐輪競演,爭奪最終的冠軍稱號。比起一般的音樂選秀,《Miss.Trot》還帶有一定韓國小姐選美的性質,選手身著凸顯身材曲線的紅裙披著緞帶亮相,後期剪輯巧妙地放大個人特色,對於中年男性來說極具吸引力。而節目成功最大的因素在於選中了Trot這一極具韓國特色、有廣泛中老年人基礎的音樂體裁,唱腔獨特、歌詞淺顯易懂的Trot十分適合電視傳播,也因此俘獲了大批觀眾。


2020韓國音綜:Trot之下,音樂劇、抒情曲與HIPHOP的掙扎


《Miss.Trot》的最高收視率為收官的18.1%,而《Mr.Trot》播出第五期就打破了這一紀錄,一方面是搭上了前作的熱度,吸引了1萬5千人報名,另一方面男性選秀的優勢也再次凸顯。首期開頭,身著紅西裝手拿紅玫瑰瘋狂展現魅力的101位男性一亮相,讓不少中國網友產生“誤入牛郎店”的觀感。而接著看下去就會發現節目特別令人上頭,你會看到變裝秀、變魔術、練跆拳道等各種意想不到的才藝,男性在這個舞臺上可以玩的花樣更多,使節目看點層出不窮。


2020韓國音綜:Trot之下,音樂劇、抒情曲與HIPHOP的掙扎


另一方面,節目組把年齡下限放到了9歲,當一個小男孩把自己稱為男人中的男人,唱著不符合年齡的Trot時,姐姐、阿姨、奶奶們都為之瘋狂。很少有一個節目能夠從頭到尾調動起觀眾的熱情,選手們不論是歌曲演唱還是加分表演極具感染力,一期兩個半小時也能持續吸引觀眾。雖然《Mr.Trot》創造了韓國的收視奇蹟,但這檔節目並不適合被本土化改造,除非找到本國專屬的“Trot”,才有可能取得同樣的成績。


2020韓國音綜:Trot之下,音樂劇、抒情曲與HIPHOP的掙扎


音樂劇、抒情曲與HIPHOP的分流


音樂劇這一藝術形式,因近年來音樂綜藝的呈現,逐漸走進了大眾視線。國內觀眾對於音樂劇、歌劇的認知,主要來自於《聲入人心》,JTBC 電視臺2016年推出的《幻影歌手》,也旨在尋找古典樂、聲樂、音樂劇、美聲等領域的音樂人,選拔出男性四重唱組合。而tvN電視臺2月22日首播的《Double Casting》,是在這類節目基礎上進行的再度細分,在音樂形式上只專注於音樂劇,在參賽選手方面,關注寂寂無名的群舞(Ensemble),71位選手競爭出演音樂劇男主角的機會。


2020韓國音綜:Trot之下,音樂劇、抒情曲與HIPHOP的掙扎


節目邀請音樂劇演員車智妍、嚴基俊、Michael K.Lee、韓智尚,音樂劇&戲劇導Gina Lee擔任評委,是絕對拿得出手的陣容。而首期收視只有1.4%,主要原因在於選手實力的不足。整期最大的賣點在於評委車智妍丈夫為證明自己來參賽,兩人淚灑現場,沒有呈現出神仙打架的場面,沒有讓觀眾產生強烈的情境代入感,反而證明了“為什麼群舞之所以是群舞”的道理。


Mnet《我心中的抒情曲》則是從抒情曲(ballad)這一音樂流派入手,邀請格鬥運動員、笑星、演員、作曲家、模特等六位不同職業的男藝人,在歌手申升勳等導師的指導下,挑戰發行一張抒情曲專輯。節目在敘事上的創新在於並未事先告知嘉賓具體規則,在完成首輪歌唱測試公佈分數後,才公開6人並非分組或個人競爭,而是由團隊的平均分決定結果,通過團結協作的歷程和集體主義精神來引發受眾共鳴。


2020韓國音綜:Trot之下,音樂劇、抒情曲與HIPHOP的掙扎


相比音樂劇或抒情曲,嘻哈文化在韓國影響深遠,這也是《Show Me The Money》系列能夠風靡的主要原因。之後的《Unpretty RapStar》、《高校rapper》、《嘻哈民族》等節目從細分人群的角度入手,分別聚焦女說唱歌手、高中生、老奶奶等不同群體,都取得了一定影響力。


《我的專業是HIPHOP》同樣如此,對準大學生群體,由WINNER宋旻浩、Zion.T前往首爾、延世、高麗等韓國頂尖高校搜尋嘻哈人才,進行大學嘻哈社團之間的對決。節目由YG娛樂公司出品,曾執導過《Show Me The Money》的李相允PD製作,原本計劃在電視臺播出,但因YG近來過多的負面新聞遭到抵制,不得已改為在VLIVE等網絡平臺上線,關注度遠不及預期。


2020韓國音綜:Trot之下,音樂劇、抒情曲與HIPHOP的掙扎

《不存在音痴Exit》:音痴也能逆襲?


音痴原本是與音樂綜藝最不搭邊的群體,卻被電視人帶到了節目當中,承擔起了重要角色。韓綜當中,最典型的是Mnet2015年推出的《看見你的聲音》,嘉賓通過外表職業身份等信息,假唱、合唱等方式,來辨別素人是音痴還是歌唱實力者。音痴成功隱藏身份可拿走獎金,實力者則有機會大展歌喉,離夢想更進一步。韓國版第七季於今年1月17日迴歸,目前節目已發行至中國、泰國、保加利亞等十餘個國家,美國FOX電視臺年初也完成了美國版試播集的錄製。


2020韓國音綜:Trot之下,音樂劇、抒情曲與HIPHOP的掙扎


可以發現,音痴在節目裡擔任的角色大多是干擾項,他們用自己的五音不全來貢獻節目笑點。而KBS春節試播綜藝《不存在音痴Exit》在保留這一看點的基礎上,以音痴為主角,試圖幫助他們逃出困境。節目邀請金泰宇、黃致列、洪真英、洪京民、Norazo五組歌手與音痴明星進行盲選配對,經過一個月的教學後,音痴們進行舞臺競演,獲得最多觀眾投票的音痴逃出成功,以7.3%的收視率拿下了試播節目的第一。


2020韓國音綜:Trot之下,音樂劇、抒情曲與HIPHOP的掙扎


《不存在音痴Exit》吸引人之處首先是全明星陣容,看多了素人,圍觀音痴明星的車禍現場更能激發觀眾的興趣。節目最大的看點莫過於前後舞臺的強烈反差,實力唱將幫助音痴找回人生自信,也帶來了鼓舞人心的力量。而之所以能夠實現這一點,在於節目中的音痴其實是個偽概念,這些嘉賓並非八匹馬拉不回來的五音不全,當中有些是KTV水準,甚至還有出過專輯的歌手,令人驚訝的舞臺效果和節目的音樂性才得以保證。


結語


縱觀韓國一系列音樂綜藝的創新,都是從不同維度對音樂這個大命題進行拆解,一種方向是發掘新的音樂體裁,比如Trot、抒情曲、音樂劇等,再用各種方式去放大這些音樂體裁的魅力,擴大受眾範圍。另一種是從人物入手,發現新的音樂群體或對其進行二次開發,《Double Casting》的音樂劇群舞、《不存在音痴Exit》的音痴都是將音綜參賽者的門檻下放,但實現內容差異化的同時,也可能帶來音樂性不足的問題。而這些創新的方式是否適用於中國,還有待觀察。


— THE END —


作者 | 劉翠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