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16位公衛專家建議:設立“國家公共衛生日”

作者 孫國根 吳苡婷

2月28日 ,北京大學教授、中華預防醫學會副會長、 中國疾控中心首任主任李立明,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原院長、原澳門特別行政區衛生局顧問姜慶五,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醫科大學校長沈洪兵等16位著名專家聯名建議,將每年的 1 月 23 日設為“國家公共衛生日”。

專家認為 世界各國都有用紀念日的方法來標示一個民族或全人類的重大事件,以喚起公眾的意識和廣泛持久的支持,如教師節和艾滋病日等。2019 年在中國武漢開始的這場世紀疫情揭出了中國乃至世界範圍內現代醫學長期存在的公共衛生短板。此刻設立“國家公共衛生日”,不僅是紀念這次抗疫戰爭,更是進一步喚起全民公共衛生理念、提高公共衛生安全認知的最好時機,也是加快健康中國建設,倡導更健康生活方式的最佳形式。

姜慶五在談到為什麼將1 月 23 日設為“國家公共衛生日”時說, 2019年底,中國爆發了罕見的新冠肺炎疫情,成為現代中國 公共衛生史上的重大事件。為撲滅疫情,國家迅速響應果斷決策,於 2020年1月 23 日採取了前所未有的“武漢封城”的雷霆行動。對上千萬人口的城市採取這一措施,是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重大決定。這一行動不僅迅速有效遏制了疫情在中國的蔓延,也大大降低了病例輸出到其他國家和地區的風險,為全球疫情防控贏得了寶貴的時間,體現了中國政府作為一個負責任大國政府對中國和世界人民健康的責任和擔當。這一天應該載入史冊,記下中國人民奮起抗擊世紀疫情的可歌可泣的英勇史蹟。二是,與18 年前武漢“封城”的同一天(即 2002 年 1 月 23 日),具有現代意義的“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北京人 民大會堂隆重成立。這是我國公共衛生髮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式的大事件,樹起了中國公共衛生的旗幟,彰顯了我國“預防為主”的衛生工作方針,標誌著中國公共衛生從傳染病防禦到全面健康促進的戰略轉移。這是中國人民健康事業發展值得特別紀念的日子。三是,追求健康長壽是人類永恆的主題,因此公共衛生的發展不是一時的目標,而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長期著眼點。中國的愛國衛生運動曾是世界公共衛生舞臺上一面鮮亮的旗幟,今天的中國公共衛生髮展急需體系的完善或重構,也比任何時候 更需要文化的基礎和社會的支撐。把每年的1月23日設為“國家公共衛生日”,可以再次喚起民眾的健康意識,讓公共衛生理念融入社會文化,使健康生活方式和行為成為公眾的自覺行動。“國家公共衛生日”的設立也將是加快健康中國建設、貫徹落實《健康中國行動》、體現中國政府對公眾健康莊嚴承諾的重要舉措,將成為中國參與全球健康治理的獨特貢獻。

附聯名提議人名單:

李立明 北京大學教授、中華預防醫學會副會長、 中國疾控中心首任主任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原黨委書記

姜慶五 復旦大學教授 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原院長、原澳門特別行政區衛生局顧問

沈洪兵 南京醫科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醫科大學校長

梁曉峰 中華預防醫學會副會長/秘書長、中國疾控中心原副主任

楊維中 中華預防醫學會副會長、中國疾控中心原副主任

馮子健 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

汪華 江蘇省預防醫學會會長、江蘇省衛計委原副主任、江蘇省疾 控中心原主任

吳凡 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副院長、上海市預防醫學會會長、中國疾控中心慢病中心原主任、上海市疾控中心原主任、上海市衛健委原副主任

鄧瑛 北京預防醫學會會長、北京市疾控中心原主任

任軍 安徽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原主任

畢振強 山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原主任

唐金陵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臨床研究總監、香港中文大學流行病學榮休教授

陳峰 南京醫科大學教授、南京醫科大學研究生院院長

郝元濤 中山大學教授、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院長

董小平 中國疾控中心全球公共衛生中心主任

詹思延 北京大學教授、中華預防醫學會流行病學分會主任委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