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吉林大學“雲課堂”:師生守望,天涯共同窗……


吉林大學“雲課堂”:師生守望,天涯共同窗……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吉林大學教學戰“疫”的號角已經吹響。2月24日,和往常一樣,開學的日子如期而至。和往常不同的是,校園裡卻不見師生們熙攘的身影。多種網絡教學模式讓身處五湖四海的吉大學子相聚“雲”端。開學的第一天,師生相約“線”上見,一番別樣的教與學新體驗讓吉大人感受著2020這個與眾不同的春天。

吉林大學“雲課堂”:師生守望,天涯共同窗……

全校各學院教師備戰“雲課堂”

備戰篇 厲兵秣馬只為決勝千里

“吉大在線學堂”、中國大學MOOC、iSmart等教學平臺,學習通、雨課堂、知到等移動教學工具,QQ、微信、釘釘等多家平臺對吉大的服務支撐已經高速運轉,選擇搭乘哪一輛快車來開啟在線教學的新旅程?在線課程的方式是選擇直播還是錄播更適合自己的教學?在線課程設計怎樣才會抓住同學們的眼球?失去了粉筆黑板的課堂如何迴歸課堂情境?一連串的問題有思考也有忐忑,學校、學院、老師和學生上下求索,同時,也為教育面向未來提出了新挑戰。

一場疫情,使線上教學迫在眉睫。對於很多教師來說,線上教學被猝不及防推至眼前,這是召喚,更是使命!正是這種使命與召喚,讓管理學院66名教師第一時間全力投入到教學準備當中。接收教務微信群、教學主任微信群、學生微信群、QQ群等網絡交流工具的各種信息,提前和學生聯繫、試用、試講,做預案,做回訪,線上教學準備工作每天都在快速推進中。當學院得知家住甘肅省金昌市和家住陝西省安康市的兩名同學,因家庭經濟困難上網課有困難時,學院積極溝通並承擔了全部上網費用,保證在線學習一個都不能少,實現學生100%接入在線課堂。特殊時期,學院簡化辦公採購程序,為19位教師購買手寫板、數位屏、麥克風、無線耳機、手機支架等直播設備。

早謀劃、早部署、早培訓、早解決,管理學院應對疫情的在線教學贏在了起跑線上。學院第一週開課門數達80門,在線開課課程率達到91%,其中,直播課程32門,佔第一週開課門數的40%。這也成為吉大戰“疫”教學的寫照和縮影,各學院圍繞教學理念與技術創新的熱潮,在以颶風般的速度每天向前迅速推進,各種在線教學方案迅速落地,各種“妙招”“活招”層出不窮。

吉林大學“雲課堂”:師生守望,天涯共同窗……


吉林大學“雲課堂”:師生守望,天涯共同窗……

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教師們在線授課

實驗、實習、實訓等各類實踐教學活動對在線教學提出新的課題。地學、醫學、工科等學科都存在著這樣的難處,但各學院沒有退縮,而是迎難而上,積極應對。雖然不能如期開展實驗、在外採集數據、調研等教學,但老師們把能提前做的工作拿到室內,搬到線上,調整有關安排,優先開展文獻查閱、理論研究、畢業設計等工作。地球探測科學與技術學院134門次課程中,實驗課及實踐教學有29門次,即便如此,在線課程開課率仍然達到了全院本學期所有課程的74.6%。特殊時期,地學人正以“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黃大年精神敬業奉獻、教書育人。

此時,學校周密部署、精準施策,成為教師們披掛上陣前的急先鋒和堅強後盾。1月26日開始,學校把有關教學基本情況、延遲開學的影響、延遲開學方案、應對措施等工作做了充分準備,先後起草和制定多項方案,陸續發佈本科教學工作、延期開學期間在線教學工作及實踐教學安排的通知,啟動校院聯動機制、組建“延遲開學本科教學秩序保障工作小組”,建立“吉大防疫本科教學協調群”,確立“多種模式、多種形式、注重實效”的在線教學方案,並在開課前成立在線教學指揮中心。在學校的大力支持和推動下,全校49個教學單位全部制定了延期開學期間的教學工作實施方案,各學院建立了以書記、院長為第一負責人,教學副院長親自落實,各系、專業負責人具體推動的網格化工作機制。為保障學校在線教學工作順利開展,學校第一時間與長春移動、電信、聯通三大通信運營商積極溝通協商,針對家中未安裝寬帶網絡、手機流量不充裕的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每人提供2個月共40G 的手機流量,全力保障學生在線學習需求。截至目前,已為3400餘名本科生免費贈送14萬G的手機流量。

截至2月19日,學校完成在線教學準備的課程達2914門次,基於在線課程平臺新建課程2098門,教學班級3374個,設置任務點40822個,上傳數字教學資源117416件,訪問量突破100萬次,參與在線教學教師達3233人。吉林大學在線教學整裝待發,一場關乎教學理念與技術創新的初體驗猶如2020年的第一場春雨,正在雲端醞釀……


吉林日報社出品

策劃:姜忠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