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時股市回調到低位,市場給出低位籌碼,反而買賣的人越少,而到了高位反而更多?

淡淡禪風


為什麼有時股市回調到低位,市場給出低位籌碼,反而買賣的人越少,而到了高位反而更多?

解題:股市回調低位,低位籌碼買賣人少,反而到高位買賣籌碼多,為什麼?

解答:股票主要有兩個價值,自有價值和交易價值。有些股票有自有價值但流通價值不高,有些股票自有價值不高但是交易價值很高。不是有價值的股票都會漲,也不是流通價值很高的就有自有價值。具體闡述如下。

一、股市回調,市場低位籌碼反而買賣的少,為何?

股市回調,這個時候股票的價格更接近股票的自有價值,持有的人怎麼會賣呢?沒有那麼多人賣,買的人就買不到很多。因為賣的人不多,買的也不多,所以交易價值低。所謂交易價值,就是今天買了,過幾天賣了有錢賺,可以自由進出。因為交易價值低,錢多的買不到那麼多的貨,進不去那麼多的資金,進去了到時候找不到對手盤出來,那就尷尬了,而且因為買賣不活躍,所以交易溢價也比較低。

二、有人會說,那有些股票為什麼低位也突然漲停,然後放很大的量呢?

如果不是要啟動,那基本上都是在害人,你去買了,就成了他的接盤了。但是你卻找不到後面可以更價格賣出的人了。所以這個時候還是不要進入。有甚者,不但買入不是為了短線套利,而是為了繼續砸盤,這種就是另外一個套路了,打壓吸籌,把股票的價格打壓至股票自有價值以下。

三、高位為什麼會有很多人買賣呢?

因為股票的交易價值高,也就是今天買入明天賣出都可以賺錢,而且參與的人比較多,不愁買入進去沒有人接盤,所以這個時候所有人看的都不是股票的自有價值,而是看他的交易價值。買入就可以賺錢的時候,誰管他價值幾何,即便有概念,也都為了包裝價值的。

四、當買入的人沒有賣出的人多,離場的人增加的時候,股價就會一地雞毛。

綜上所述:交易價值大的股票,買賣的人很多,因為人多,會強化他的交易價值繼續提高,直到買賣的人的資金不足以支撐位置,這就是牛股為什麼停不下來。自有價值很高的股票,賣出的人就很少,買入的人如果不花很大的漲幅,很難拿到他們手裡的籌碼,所以底部的股票最難的是獲得籌碼。當然這裡面還和籌碼的總供給和總需求有關係,比如一個自身價值很高的股票在低位,出了更大的利空,股票自身價值貶值,這個時候供給的閘門打開,成交量還會放大。比如一個交易價值很高的股票在高位,突然基本面出現了實質性的利好,籌碼會瞬間變的緊缺。整體一句話:股票數量的供給和需求決定了股票的漲跌。


李曉光


其實這是一個和人性有關的問題,我說個故事你就會明白了!!當一個你在10元買入股票之後,跌至6元你不跑,那麼6元跌至2元你更不會跑!但是有意思的是,2元漲到了10元你不跑,但是從10元跌至5-6後,再次回到10元大部分的人會選擇跑!

所以我們發現一個規律,大部分的散戶剛進入股市的時候為的是賺錢,但是經歷熊市之後就會把目標變為回本!!這就是主力也即是利用這種心態,進行一個割韭菜的方式!因為一個人一旦被熊市思維給同化了,就很容易造成回本出逃,虧損減少割肉的想法!

在股市裡,散戶往往是看到了一個賺錢效應才會進入市場,但是當市場有一個強烈賺錢效應的時候往往是牛市的末期,或者大後期!所以進入市場以後可能只是一時的盈利,過了一段時間就會進入接盤,抄底,然後深套的狀態!

而當大部分的散戶看到自己的資金越來越少,股價越來越,就會出現放棄反抗的念頭,等待一個時間,甚至等待未來回本的一個機會!所以我們在熊市的底部區域才會常常聽到那麼一句話“等我回本了,我就一定離開股市!!”


要知道的是,A股是一個熊長牛短的週期時長,大部分的熊市都是有3-4年左右的時間,當散戶在熊市處於一個頻繁下跌的狀態之中,自然會被熊市思維所同化!所以當未來熊轉牛的週期到來,當散戶看到了曙光,虧損略微減少,甚至回本的時候,第一個念頭一定是減少倉位或者止損出逃!!

這就是目前為什麼主力會從2440點一路拉昇至3288點的原因,因為在2440點大部分的散戶都是麻木的,都是不願意看股票的,甚至連賬戶都懶得打開!但是在3288點的區域附近,散戶是一個虧損逐步減少,甚至回本的狀態,自然更容易割韭菜,更容易讓散戶動起來!

這樣來分析的話,你就會明白為什麼股市回調到低位,市場給出低位籌碼,反而買賣的人越少,而到了高位反而更多了!這個和散戶手裡的成本有著密切的關係!當然了最終的結果也一定是在牛市到來之前大部分的散戶成為韭菜,被機構騙取了底部區域的籌碼,從而在牛市高位再一次追漲接盤,進入下一個循環!!

⭐點贊關注我⭐帶你瞭解更多財經和投資背後的真正邏輯。一家之言,歡迎批評指正。


琅琊榜首張大仙


為什麼有時股市回調到低位,市場給出低廉的籌碼買賣的人越少,而到了高位反而更多?

首先,在股市回調過程中,尤其是經歷了短線大幅下挫或者長期下跌後,對於投資者心態上的影響是很主要的,這個時候投資者的投資積極性會降低。一直持股的人會期待反彈,所以變得惜售,而持幣的人又可能覺得還會再跌或者遲遲看不到希望,所以很謹慎,持股者和持幣者的這種心態不斷髮酵,即便是籌碼比較低廉,依然不會促進成交的活躍度。

其次,到了高位反而買賣的人越多了,這個正好相反,儘管持股的人有一部分惜售,不想這麼長時間的等待白費了,但是還是有很多在回本等情況下還是想著趁早結束這段旅程的。而當股價起來,趨勢出來了,即使位置有些高了,依然不乏有跟進高位買進的人。

第三,當市場出現牛市熊市兩種極端行情的時候,交易熱情高漲和黯淡就一定會越發的明顯,前者會吸引更多的“新人”帶著“新資金”進來,後者則會讓更多人望而卻步,甚至有人選擇退出。

總之,追漲殺跌現在還是常態的,股市回調買入可以降低自己的成本這個沒錯,但是並不是越跌越買就對了,畢竟還有漲不回來的。反之,在市場熱度較高或者牛市的時候,就是沒有太多廉價的籌碼給到你,必須有跟進的膽量。


抄底狂人松果


股市低位必然地量,股市高位必然天量。

原因也是很簡單的,股市獲利是由低買高賣獲取差價得利,下跌趨勢是不賺錢的,當多數人認同下跌趨勢時,持股者儘可能以低價賣出股票,持幣者即使低價也依然不願接盤,成交量因而減小,當股價過低,持股者虧損過大而惜售,持幣者因下跌趨勢無法獲利而不接盤,地量地價由此產生。

股價上漲到高位,現象正好相反。股價上漲趨勢時,買入股票即可更高價賣出獲取差價,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上漲趨勢時,則吸引更多的人蜂蛹買入,早期低價買入者獲利巨大,終將獲利兌現而賣出,股價越高,獲利越大,兌現量越大。由此產生天量高價。

以上兩個過程,解釋了股價在低位與高位時兩種明顯的形態。【低位地量緩跌、高位巨量急漲】。長線股民兄嘚僅以這兩種形態,即可簡單的獲取最大收益。

有句話:長線是金。說得就是這個道理。

今年這波“牛市”大漲,新股民在3月開始取笑老股民踏空,殊不知老股民就是懂得“高位巨量急漲”的道理而兌現出局。

先知先覺實力派,陰陽易變掌乾坤。歡迎點贊、關注 頭條號,查看更多股市實操心得!


股市財狼


股市,應該說,從純粹博弈角度去看,並不是價格越低則價值越大,這也就是李大霄和央視媒體之流天天說估值低,但是股市長期下跌無法逆轉。股市是否賺錢,更多地取決於信心和預期,以及在信心預期驅動之下的資金持續流入。估值低,並不是牛市的必然條件,也不是股市不跌見底的必然條件!

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股價越跌,越沒人買,反而越漲越有人買。其本質是通過上漲確認資金持續流入,市場持續活躍,而進入市場才有機會賺錢。

反之,如果買在低點,但是不賺錢,對於通過波動差價來賺錢的人來說,則毫無價值,因為通過波動賺錢的人,買在低點毫無價值,要買在賺錢的有限時間窗口。也就是市場經常所謂的買確定性。

而對於長期投資和定投價值拍而言,他們對通過股價波動差價賺錢的預期並不高,且買入後對股價波動比對長期公司價值增長和長期穩定分紅看的比差價更有意義,他們就希望買在持續下跌和暴跌之後。

打一個比方,工商銀行,如果你在股價中樞價位區買入,想通過差價賺錢,那麼,在一年的時間段裡,幾乎沒有賺錢的機會,常常一年漲幅10%以內。而對於持有工行拿分紅和長期持有者,在市場持續下跌時買入或者定投,則通過長期持有分紅,其長期的年化收益率則高於7-8%,也對於類似險資等超大型機構投資者和風險厭惡型的價值投資者來說,則非常有意義。但是對於短線和以差價為目標的投資者來說就顯得毫無意義。

所謂的毫無意義,就是,一來多數時間工行不會漲,二來,市場即使出現條件,工行也會持續跑輸市場,第三,即使買在低點賺的錢,不夠市場指數波動和操作手續費中的累積虧損。因此對短線和股價投機者而言,買在低點毫無價值。

對於多數投資者而言,長期市場是無效的,要遠離市場,不要過度交易和過度關注股價波動,而當市場形成穩定趨勢和穩定熱點,並且每個熱點是可持續的時候,即市場進入了活躍的時間而非長期下跌時間,那麼,就是參與的價值時間,這個時間,可以用確定性來衡量,或者是賺取市場有效波動的錢,或者是賺取市場指數水位持續修復上升的錢。而在我國股市,多數時間都屬於垃圾時間,即無效和損耗時間,進入熊市和長期下跌,甚至股災時間,買在低點意義不大。買在有效時間的所謂買確定性意義更大。


屠龍刀fei0598


我是一個股民,在股市呆了快十年的時間了。在股市中,這種低位不買,高位活躍的例子,我看的太多了。根據我看到的,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1.新人入場。

新人喜歡在股市瘋狂上漲時進入股市,入場後就迅速購買股票。新人是股市在高位的重要接盤者。

我身邊的許多人,都是在股票瘋狂上漲的時候,開通的證券賬號的。因為只有在股票上漲時,股市的賺錢效應才能體現出來。在股市行情上漲時,人們才會談論股票,才有吸引力。

2.散戶心態。

(1)投機心理嚴重。看到股市上漲,就認為還會繼續漲下去,所以在高位時,願意進場購買。

(2)喜歡短線操作。來到股市就是為了短平快的獲取高收益,而不是長期持有,所以喜歡在股市強勢上漲時進入股票市場。

3.掌控不住底部。

股市下跌時,有“專家”說已經到了嬰兒底,可過兩天股市繼續下跌,可能又出現一個“胎兒底”。

在股市持續下跌時,股民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是底部,所以不敢進場。如果能判斷這就是低價籌碼或者是接近底部了,那股民自然願意購買低價籌碼。


紅楓財俠


這個問題看似很難理解,其實並不難,對於不懂股票投資的人來說很難理解,但是對於老股民來說卻很簡答。只要你懂股市的漲跌和投資者心態之間的關係這個問題就迎刃而解了,更不會有此疑問了。

股市更多的遵循的是羊群效應。

羊群效應是什麼呢?羊群效應在投資市場上就是從眾心理,當你身邊的人都在談論股票的時候你也會不由自主的去多關注股市的漲跌變化,甚至會參與其中。而股市的漲跌往往就受投資者的從眾心理影響,股市上漲的時候投資者增多那麼跟風的人就會增加即便是到了高位依然會有很多人去買賣。股市下跌的時候也一樣,大家都在恐慌甚至談股色變,有誰還會去操作呢?即便是到了低位,市場給出了低位籌碼又有多少人敢冒風險呢?對於下跌中的股市而言,沒有最低只有更低。比如15年的股市下跌,是分三次下跌完成的,抄底不正確就是萬丈深淵,有誰願意承擔這麼大的風險去抄不知道底的底部呢?

能做到低買高賣的投資者都是這個市場的贏家。

股市回調到低位買賣的人少,而到了高位反而多這個現象其實大家都知道,但是卻很少有人能夠做到。因為多數的投資者希望的是買到股票後立馬開始上漲賺錢,大家都不希望被套更不希望長期持股。但是市場不會跟著你的思維走,很多人買進去出現下跌就開始止損割肉,根本沒有耐心持股一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正是大家的沒有耐心才會導致越是低位的股市越是沒有敢做,而越是高位的股市則越有膽子大的人。不過真正能在這個市場上賺錢的人,卻恰恰和行情相反,越是低迷的時候他們越是建倉,不賺錢大不了長期持有。而越是行情好買賣的人多的時候他們卻開始兌現收益,這才是真正的股市高手。


投資觀


為什麼有時股市回調到低位,市場給出低位籌碼,反而買賣的人越少,而到了高位反而更多?

股市中的標的由長期向下運動和重要的反彈構成了該股的熊市,一般熊市經歷了短期大幅快速下挫或者長期慢滑下跌後,進入第三個階段廉價清倉期,投資者無視股票本身的價值拋售變現的人是投資者心態上對該股失去信心的影響是很主要的,這個時候投資者的投資積極性會降低。

這和人性本能趨利性有很大關係,當股市回調到低位時,股價會變的不活躍,上方的獲利盤拋售形成套死盤惜售,剩餘信心不穩定籌碼看到市場不好,會形成循環換手向下滾動,從而就形成價位越來越低,交易也相對變得不再活躍,雖然價位較低,但市場由於不活躍的原因,場外投資人看到市場疲軟,眼前進場獲利相對較困難,所以買賣的人就會變少。

當市場一旦被激活,是人們重新恢復了對經濟未來發展的信心,場外資金活躍進場,場內籌碼更加惜售,就會形成積極競買狀態,市場賺錢效應擴大,場外投資者者受到市場短期賺錢利益驅使就會踴躍入場,就會導致越漲越買的景象,所以買在高位的人更多


弘霖財經


你這個問題的關鍵點就是“心理”,只要你從這心理方面去分析就能找到正確答案,下面給你仔細分析找找你這個問題的真正因素。

散戶的心理都是徘徊在“恐懼與貪婪”

每當股市出現殺跌回調的時候,越是恐懼,生怕大盤會繼續下跌,繼續是大盤已經回到的地位,很多個股已經也是在底部趴著的時候,由於恐懼心理因素,根本還不敢去買入。

同樣反過來當股市從底部止跌之後,出現上漲行情只是,在上漲初期依舊不看買,以為只是弱反彈,弱反彈之後還會繼續殺跌;隨後股市又上一臺階,還是覺得不靠譜,這個反彈力度太小,還是觀望。當股市出現第三波加速拉昇指數,忍不住要去進場的時候了,越往上漲就越貪婪,越是去追高哪些強勢股,總覺得漲停不停,還有新高出現。

正因為人的心理都是矛盾的,當股市出現下跌之時,人的都是悲觀的,從而產生恐懼;當上漲之時先是懷疑的態度,真正加速上漲達到末期之時才去貪婪,所以大部分散戶炒股的心理都是徘徊在恐懼與貪婪之中。

舉例子:

為什麼股市回調到低位,市場給出低位籌碼,反而買賣的人越少?A股從2018年1月29日大盤3587點見頂開始殺跌,從那天起A股走出了熊市行情,隨著大盤指數跌到3000點,隨後跌破2900達到2800點,之後大盤指數繼續下滑跌到2700點、2600點,這裡已經讓散戶們形成了恐懼,讓散戶們養成了慣性思維,總覺得大盤現在的低點就是隨後的高點。所以大盤繼續跌到2500點,跌到2400點,甚至會跌到2000點的慣性思維;所以大盤在2440點止跌之時又有幾個散戶會去參與買賣呢?在哪個時候的散戶都是看空市場,怕大盤繼續跌破2400往2000點方向;真正在2440點附近參與買賣的人非常非常少,都是處於觀望狀態。

而為什麼股市回調到低位,市場給出低位籌碼,而到了高位反而更多?2019年A股在1月4日大盤止跌在2440點,隨後快速上漲到2600點之時,認為這是超跌反彈,不值的參與,超跌反彈之後還會繼續下跌,選擇繼續觀望。當大盤在2月25日出現跳空百點長陽之時,還是始終不相信A股已經來牛市了,抱著觀看的態度;隨後幾天大盤繼續推高,突破了3000點,這個時候散戶不談定了,才相信A股是牛市來了,可以滿倉幹了;跟風盲目入場,總覺得買什麼股票都能賺錢;所以在大盤突破3000點之時參與買賣的人大幅增加,量能破萬億也就是這麼來的。

綜合以上分析原因,當股市回調到低位時候是由於恐懼,參與買賣的人自然會少,因為是繼續看空市場,現在觀望;當股市一波一波的推高指數之時,一浪推高一浪達到高位時候,才相信股市行情好了,自然很多散戶會進行貪婪,跟風炒股,且不知這個時候已經是上漲行情末期了,總認為股市還有新高不斷。

總之投資者人性與心理,養成的一種慣性思維影響的因素。


老金財經


我們畫一條相對理想化的折線。如圖所示。

在股票上漲的時候,任何一個點除了頂端買進都是正確的;在大跌的時候,任何一個點除了底部買進都是錯誤的!

另一方面,題主這個問題正好說明了股民“買漲不買跌”的心理原理,並且這一點是符合經濟規律的。

人是有自己的理性判斷的,會考慮到它在未來的預期。比如股市這會兒上漲,那麼股民就會對他有一個上漲的預期,所以會趕緊買進,擔心越漲越高後會花費更高的成本。

反之亦然,為什麼會有恐慌性殺跌?

就是股民判斷所持的股票有下跌的預期,害怕後市還會繼續下跌,所以趕緊清倉,以防跌到更大的坑裡,造成更大的金錢虧損。

高位低位都是相對的,在高位進行股票交易,因為大家都覺得自己不是最後一個交棒的人,所持的股票還會繼續上漲,這也是在股票在高位的時候,換手率高的原因,不斷有人買進持有,供需決定價格,需求量上去了,那麼價格就一定會上漲。

(原創不易,您的關注點贊是我回答更多問題最大的動力!如果覺得有其他意見歡迎評論區留言。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