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夏藏匿公文佑蒼生

劉大夏(1437年1月31日-1516年6月29日),字時雍,號東山。湖廣華容(今屬湖南)人。明代名臣、詩人。與王恕、馬文升合稱“弘治三君子”,又與李東陽、楊一清被稱為“楚地三傑”。享年八十一,追贈太保,諡號“忠宣”。

劉大夏藏匿公文佑蒼生

明英宗天順年間,朝廷喜歡珍寶玩物,當權的太監向皇帝進言,說宣宗宣德年間,三保太監鄭和幾下西洋,帶回來奇珍異寶不計其數。皇帝聽了很激動,趕緊派人去兵部查當年鄭和下西洋的航海路線。

  當時劉大夏任兵部職方司郎中,掌管天下輿圖檔案。兵部尚書項忠派都吏來查,劉大夏卻事先把航海圖和所有相關檔案都藏起來了。

  第一次派來的人沒找到,兵部尚書大怒:“難道政府的公文還會自己飛走嗎?”然後,派別的都吏繼續去找。

  這時候,劉大夏在兵部尚書項忠旁邊,微笑著說:“太監乘船遊西洋,當時就是弊政。每出去一次,至少耗費錢糧幾十萬,還死不少人。如此有百害而無一利的事情,別說找不到檔案了,就算有檔案,也應該立即銷燬,以根除它的惡劣影響!還找它們幹嘛?”

  兵部尚書項忠一聽,哎——有道理哦!那就不找了,給皇上說,找不到了。免得宮裡的那幫太監,又要學鄭和,下西洋,勞民傷財!


劉大夏藏匿公文佑蒼生

安南國(即越南)擴充地盤,被老撾打敗。朝中當權宦官汪直想讓朝廷趁機收復安南,就派人去兵部職方司,索取當年英國公張輔征服安南國的有關檔案。這個劉大夏,又把檔案給偷偷藏起來了,不給!

  派來拿檔案的人,居然沒找到。兵部尚書簡直不敢相信,把找檔案的人打了一頓,然後讓接著來找。

  這個劉大夏找到兵部尚書,密告曰:“戰爭一旦打起來,西南地區就亂了呀!”總之,得死多少人!得破壞多少東西啊!這麼大犧牲為了什麼誰呢?難道就為了讓太監出風頭?說的是大義凜然,兵部尚書居然又被給說動了。

劉大夏藏匿公文佑蒼生

這兩件事,避免了多少生靈塗炭,悲歡離合,流離失所,天下蒼生暗中受了劉大夏的好處卻不知道啊!

劉大夏藏匿公文佑蒼生

至於有人說,明朝就是因為劉大夏藏匿航海圖而沒有統一全世界,是中國的千古罪人,這種說法簡直幼稚得可笑,不值得辯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