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物流超尷尬,阻礙自身發展,必將走向失敗

上一篇文章說京東為了發展將京東物流踢開,官方表面意思是開放京東物流,接受第三方的快遞從而自力更生。想法雖好,但現實很殘酷。如果不出我所料,這想法必將破滅,甚至京東物流可能走向失敗。原因聽我娓娓道來:

京東物流最大的優點就是傍上京東,因為京東每天有那麼多快遞需要派送。然而最大的優點也是最大的缺點。因為京東物流是屬於京東的,所以必將遭到京東的競爭對手和京東物流的競爭對手的聯合打壓。生存堪憂。

1.阿里系的打壓:快遞業最大客戶就是阿里系的天貓和淘寶,天貓賣家或者淘寶淘寶選擇快遞的時候都不會選擇京東物流,價格不合算不說,發貨的時候壓根就沒有京東物流這個選項。沒有阿里的支持失去的業務那是無法估量的。

2.拼多多的打壓:如今的拼多多快遞單量快趕上淘寶了,但同樣拼多多的賣家發貨的時候也不會選擇京東物流,而且發貨的時候也壓根找不到京東物流這個選項。

3.快遞業的競爭非常激烈,像中通圓通申通一個快遞收費才四五塊,而京東的快遞費逼近順豐收費要十幾塊。這樣就算淘寶和拼多多不打壓,賣家也不會選擇京東物流的。

好,京東物流不做商家的快遞,但可以做普通大眾的快遞。可是普通大眾也未必領情。我是經常跟快遞打交道的,可是我壓根就不知道京東物流網點在哪裡,因為我在京東買東西都是直接送到家裡的。而且我潛意識裡京東是隻送不收的。再說平時我一般寄快遞,緊急重要的我選擇順豐,因為放心。而其它的快遞我都是選擇中通圓通申通韻達,因為便宜。

競爭對手聯合打壓,普通大眾不領情,所以說京東物流生存堪。如果不是京東扶著,我想京東物流已經倒閉。這讓我想起了雷軍的米聊,米聊確實是個好東西,可是普通大眾潛意識裡米聊只能在小米手機上應用。因此使用的人非常少,才導致現在米聊基本上沒人使用。都是名字惹的禍。米聊是這樣的,京東物流也是這樣的。

京東物流要是能換個名稱應該更好的,改成XX快遞,然後無限燒錢推廣,也許效果會更好的。如果能說服淘寶和拼多多,京東物流可能成為順豐第二,但這些只能想想罷了。馬雲和黃崢決不會去幫助競爭對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