肅寧:抗疫守一線 巾幗顯擔當


肅寧:抗疫守一線 巾幗顯擔當

抗疫守一線 、巾幗顯擔當。在我縣疫情防控一線有這樣一群人格外亮眼,她們是母親、是妻子、是女兒,她們恪盡職守、競顯芬芳,支撐起了疫情防控的半邊天,今天我們就帶您認識其中的幾位。

縣醫院急診科護士 趙鳳冊:現在是晚上10點半,馬上我要穿上防護服進入汙染區和同事進行交接班。

這是趙鳳冊來到發熱門診的第3個夜班,她和同事們要對就診的發熱患者進行篩選、治療。

縣醫院急診科護士 趙鳳冊:我們的工作除了為病人做治療以外,我們還要打掃我們治療區的衛生,每天更換我們的消毒液。在這個特殊時期,病毒肆虐,目前防疫工作重中之重,我們醫務人員義不容辭,必須走在最前線,說實在的,心裡確實有些害怕,但是如果不去抗疫,不去戰勝病毒的侵略,國家就會受到重創,所以沒有大家哪有小家。

在發熱門診工作的醫生、護士要求連續15天必須在崗,不能回家,趙鳳冊想念孩子,但有時候又不敢跟孩子視頻,因為每次視頻孩子問的最多的一句就是,媽媽什麼時候回家。

縣醫院急診科護士 趙鳳冊:孩子的爸爸照顧他們,孩子也是很聽話的,也放心很多,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能參加防疫一線工作,這也將是我從醫工作以來值得驕傲的一段經歷。

她叫陳建芳,今年56歲,是城建南區的小區長,平日裡居民有個大事小情都願意找她幫忙。城建南區共有居民280戶,疫情發生後,陳建芳挨家挨戶上門摸排登記,其中還包括5名武漢返鄉人員。

城建南區小區長 陳建芳:作為小區長,這是你的職責,就應該衝在前面,應該做的,責任在這,得有擔當。

白天入戶摸排,晚上在小區門口執勤,天天忙著小區的事,陳建芳也顧不上家中患病多年的丈夫,但是丈夫也沒有怪她怨她。

城建南區小區長 陳建芳:因為我老公鬧病這麼多年了,我老公自己鍛鍊,以前我幫著他鍛鍊,現在這一個多月了,我天天在外面,白天晚上的都得在外面值班。

城建南區小區長 陳建芳:當掛上黨旗的那一刻,我心裡特別震撼,我感覺咱們中國特別強大,感覺咱們中國共產黨特別堅強,這次疫情雖然這麼厲害,但我們的心是在一起的,一定能克服一定能戰勝。

肅寧鎮幹部左慎詞除夕那天接到了取消休假的通知,疫情刻不容緩,她立即組織村、社區工作人員對轄區內的38個村和129個小區、家屬院進行了拉網式、地毯式排查。作為疫情防控工作的聯絡員,及時傳達信息,部署工作至關重要,紛繁瑣碎的工作讓她常常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餓了,就吃兩口泡麵。

肅寧鎮幹部 左慎詞:我是肅寧鎮疫情防控的具體負責人,疫情來了,我們義無反顧,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我們要衝在最前面。

在尚村鎮西何莊村有一支巾幗志願服務隊,她們在村口執勤,不言苦不喊累。

尚村鎮西何莊村巾幗志願服務隊:我們志願做好疫情防控執勤工作,為西何莊貢獻一份力量,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她叫方紅柳,是廣播電視臺的一名記者,也是一名軍嫂,工作一忙起來,根本顧不上照顧兒子,加班的時候,兒子胡方屹只能吃方便麵,甚至餓著肚子等她回家,但懂事的孩子不僅成績優秀,而且獨立意識很強。

方紅柳兒子 胡方屹:我的媽媽平時工作都很忙,尤其是這一段時間,經常是接了一個電話就走了,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回來,我知道她很忙,非常的累,所以我一個人在家學習,認真地上網課,不讓她著急擔心。

縣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記者 方紅柳: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對於全社會來說都是“大考”,我們每個人都面臨考驗,全民“禁足”,大家在家裡不能出門,他們最關心的消息是什麼?我們的縣領導怎樣指揮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我們的黨員幹部、醫務工作者、志願者怎樣與時間賽跑對疫情聯防聯控?這些都是我們新聞工作者要“回答”老百姓的,所以這個時候也是體現我們新聞工作者價值的時候,我們必須往前衝。

和家住城區的方紅柳不一樣,記者馬蓮蓮住在師素鎮後堤村,每天往返奔波,加班加點更是家常便飯,特殊時期她一直堅守採訪一線,和同事們第一時間、第一現場報道關於抗疫工作的最新消息。

縣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記者 馬蓮蓮:戰場在哪裡,我們的新聞報道就要到哪裡,這是職責所在。其實,我非常自豪能夠講述身邊的戰“疫”故事,把他們的精神和力量傳遞給更多的人。

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打響之後,記者們始終堅守報道一線,及時傳達黨和政府的聲音,報道疫情資訊,講述抗疫故事,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強大的思想力量。

自古巾幗比鬚眉,從來女子半邊天。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縣各行各業的女性們勇挑重擔,戰鬥在了最困難、最危險的地方,在防控一線踐行初心使命,彰顯巾幗擔當。在這個特殊的春天,我們要向疫情中平凡勇敢的鏗鏘玫瑰們說一聲:您辛苦啦!婦女節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