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金星表面,登上地獄之門-埃塞俄比亞

站在金星表面,登上地獄之門-埃塞俄比亞

閱讀指南:閱讀時長17分鐘,您將通過本篇文章詳細瞭解埃塞俄比亞歷史、出行最佳時間、最好玩最有趣的景點介紹。

埃塞俄比亞聯邦民主共和國(The FederalDemocratic Republic of Ethiopia),簡稱“埃塞俄比亞”“埃塞”, 首都是亞的斯亞貝巴,素有“非洲屋脊”之稱。

站在金星表面,登上地獄之門-埃塞俄比亞

這是一個不符合很多中國人腦海中“非洲規律”的奇妙國度:雖靠近赤道,但其主要城市卻溫度宜人,四季如春;機場海關按章辦事,極少吃拿卡要;從未被西方國家殖民,且自己古老的語言和文字仍在廣泛使用;比所有的西歐國家都更早正式信仰基督教,又給受迫害的早期穆斯林信徒提供庇護,現在整個國家基督徒和穆斯林差不多各佔一半,但大部分時間卻相安無事。

站在金星表面,登上地獄之門-埃塞俄比亞


1.埃塞俄比亞歷史

站在金星表面,登上地獄之門-埃塞俄比亞

關於埃塞俄比亞的歷史有一段是埃塞俄比亞人很驕傲的,就是在西方列強全面殖民非洲的時候,埃塞人覺得自己沒有被殖民過的歷史,但是塞俄比亞是否被殖民是有爭議的。

儘管意大利從1936年年至1941年年被佔領,但埃塞俄比亞被一些學者視為“從未殖民過”,因為這並沒有導致一個持久的殖民政府。19世紀80年代,意大利沒有將阿比西尼亞(當時稱為埃塞俄比亞)稱為殖民地。1935年10月3日,墨索里尼下令再次入侵,1936年5月9日,阿比西尼亞被意大利吞併。那年的6月1日,該國與厄立特里亞和意大利索馬里合併,形成了非洲東方意大利(AOI或意大利東非)。1936年6月30日,海萊·塞拉西皇帝慷慨激昂地呼籲國際聯盟幫助意大利人遷走,並恢復獨立,得到了美國和俄羅斯的支持。但是,包括英國和法國在內的許多國際聯盟成員國都承認意大利的殖民統治。直到1941年年5月5日塞拉西重獲埃塞俄比亞王位後,重新獲得獨立。

站在金星表面,登上地獄之門-埃塞俄比亞


2.最佳旅行時間

因此心野建議,每年少雨的9月到次年1月都是埃塞爾比亞的旺季,建議想要前往埃塞爾比亞的心野er們能避開雨季,選擇旱季出行。

站在金星表面,登上地獄之門-埃塞俄比亞


3.亞的斯亞貝巴

站在金星表面,登上地獄之門-埃塞俄比亞

聖三一大教堂

Holy Trinity Cathedral

聖三一大教堂是埃塞第二重要的教堂,僅次於位於阿克蘇姆據說存放約櫃的錫安的聖瑪麗教堂(StMary of Zion Church)。現在的教堂是在1942年在原先的老教堂基礎上建成的,相比埃塞俄比亞古老的東正教教堂,聖三一教堂的外觀更接近西方的教堂。教堂內的彩色玻璃,末代皇帝海爾塞拉西及皇后阿克蘇姆風格的花崗岩棺材,教堂博物館都非常值得一看。

站在金星表面,登上地獄之門-埃塞俄比亞

埃塞俄比亞國家博物館

National Museum of Ethiopia

博物館是一座位於“5公里處”(Amest Kilo)的三層小樓,其中不可錯過的是地下一層中被認為最珍貴的考古發現之一:距今320萬年前的人類祖先露西(Lucy)的化石,雖然真正的化石未被展出,但復原後的露西站立模型也能讓參觀者直觀地感受到原始人與現代人之間的巨大差異。

站在金星表面,登上地獄之門-埃塞俄比亞

站在金星表面,登上地獄之門-埃塞俄比亞

除此之外,地下一層展出的還有一些古生物化石、樓上幾層則展有皇家用品、各時期考古發現以及現代藝術品等。由於展品說明比較粗糙,如需要細緻參觀,最好請館內的導覽員進行講解。

站在金星表面,登上地獄之門-埃塞俄比亞

紅色恐怖殉難者紀念館

Red Terror Martyrs Memorial Museum

“紅色恐怖(Red Terror)”是指推翻末代皇帝海爾塞拉西后,德格(Derg,阿姆哈拉語委員會的意思)在門格斯圖所領導下實行的殘酷統治時期。在紅色恐怖中,約有至少3萬人被德格視為異己份子而遭迫害致死。

站在金星表面,登上地獄之門-埃塞俄比亞

氣氛凝重的紀念館內從海爾塞拉西80歲生日開始講述整個事件,展出包括德格使用的刑具以及遇難者遺骨與照片等歷史證物,意使參觀者勿忘這段沉重的歷史,並向門口雕塑下所說:“NEVER, EVER AGAIN”,莫要讓這種悲劇再次上演。

站在金星表面,登上地獄之門-埃塞俄比亞

阿瓦什國家公園

Awash National Park

阿瓦什公園內有著豐富的地形地貌,除了草原外,還有壯觀的阿瓦什瀑布、峽谷和芬塔爾火山(Fantale),以及北部的Filwoha溫泉。獅子等大貓類在公園內比較少見,更常見的是狒狒、巨大的蟻窩、鱷魚、各種羚羊以及多達453種鳥類。除此之外,還可以諮詢公園管理處或阿瓦什瀑布旅館參加傍晚看斑鬣狗集體出洞的活動。

站在金星表面,登上地獄之門-埃塞俄比亞


4.巴哈達爾

站在金星表面,登上地獄之門-埃塞俄比亞

塔納湖

Lake Tana

塔納湖是青尼羅河的發源地,大的讓人難以置信。一望無際的湖面上有著許多富有傳奇色彩的的修道院和教堂,如傳說中曾存放過約櫃的Tana Cherkos教堂,國王戰勝島上巨蟒後而建的Entos Eyesu修道院,以及還存放著國王札拉·雅各布(Zara Yaqob)木乃伊的DegaEstefanos修道院。

站在金星表面,登上地獄之門-埃塞俄比亞


5.貢德爾

站在金星表面,登上地獄之門-埃塞俄比亞

貢德爾皇家領地及法斯拉達斯浴池

Fasil Ghebbi & Fasiladas’ Bath

世界文化遺產貢德爾皇家領地位於貢德爾市中心。近900米長的城牆內,是法斯拉達斯王(King Fasiladas)及其繼位者在16-17世紀修建使用的城堡群。其中除了居住、辦公的建築,還有正教教堂、圖書館、浴室、獅籠、馬廄及宴會大廳等古建。領地內越靠南的建築越古老,其中以法斯拉達斯王的皇宮規模最大,保存也最完整,就連許多東非黃黑檀所制的地板也都未曾更換過。

站在金星表面,登上地獄之門-埃塞俄比亞


6.西門山國家公園

站在金星表面,登上地獄之門-埃塞俄比亞


7.拉利貝拉

站在金星表面,登上地獄之門-埃塞俄比亞

拉里貝拉曾是12-13世紀扎格維王朝(Zagwe dynasty)的首都,當時的拉利貝拉國王下令要在此地重建聖地耶路撒冷,但如今在旅行者眼中這裡似乎已經成為了一個圍繞著地下教堂群的旅遊小鎮。鎮上分佈著大大小小十幾家賓館,鎮民也大多從事旅遊和宗教相關的行業。

站在金星表面,登上地獄之門-埃塞俄比亞

拉利貝拉地下教堂群

Lalibela’srock-hewn churches

197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11座位於拉利貝拉的石刻教堂為世界文化遺產。除了聖喬治教堂外,基本分為南北兩個群組,各5座。

站在金星表面,登上地獄之門-埃塞俄比亞

現大多已加蓋了保護性的白色頂棚,除對拍照有一定影響外,並不妨礙正常參觀。群組中的教堂之間有彎彎曲曲的通道相連,其中一段被設計成了不透光的黑暗通道,象徵人們在愚昧和盲目中前行,最終迎來曙光。

站在金星表面,登上地獄之門-埃塞俄比亞


8.阿克蘇姆

站在金星表面,登上地獄之門-埃塞俄比亞

北部石柱及墓穴群

Northern Stelae Field Tombs

北部石柱墓穴群是阿克蘇姆王國在公元3世紀至公元4世紀左右建立的,其中最引人矚目的阿克蘇姆石柱有三個,石柱1號為斷裂在地的Great Stele,也稱“King Ramhai’s Stele”。據考古學家稱,石柱是在豎立時倒塌的,該石柱也是人類有史以來企圖豎立的最大的一個,高約33米。高近25米的石柱2號Rome Stele也曾倒塌,後來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亞時,墨索里尼下令將斷裂的石柱運回並在羅馬重新豎立起來,後於2007年才最終歸還埃塞俄比亞。

站在金星表面,登上地獄之門-埃塞俄比亞

石柱3號KingEzana’sStele則是世界上同類石柱唯一一個不借助外力聳立至今的,King Ezana’s Stele石柱是三個石柱中最小的一個,但也有23米高,並重達160噸。園區裡的幾個墓穴則是20世紀70年代考古發掘的,墓穴內部光線不好,建議帶上照明設備。北側則為考古博物館,主要收藏了墓穴群中發掘出的器皿、碑文以及古錢幣。

站在金星表面,登上地獄之門-埃塞俄比亞


9.默克萊

站在金星表面,登上地獄之門-埃塞俄比亞


10.達納基爾低地

站在金星表面,登上地獄之門-埃塞俄比亞

該地區只能由旅行社組織去該地區遊覽,通常的目的地包括Afdera鹽湖(Lake Afdera),達洛(Dallol),Asale鹽湖(LakeAsale)以及Erta Ale火山等,雖然行程艱苦,價格也不算便宜,但達納基爾確是能帶給人永生難忘的體驗的地方。

站在金星表面,登上地獄之門-埃塞俄比亞

erta ale火山

Erta Ale火山是極少數能讓普通旅行者在活躍的火山口邊露宿睡覺的火山,也是世界上僅有的6個帶有永久熔岩湖的火山之一,觀賞火山景色的最佳時間通常是在晚上和清晨,去往ErtaAle火山口則最好是晚飯太陽落山之後,戴上頭燈或手電筒徒步15公里左右即可到達。通常大家早餐天還沒亮的時候回再去參觀一次熔岩湖,這是拍攝火山口全景的最好時機。

站在金星表面,登上地獄之門-埃塞俄比亞

達洛 dallol

年平均溫度35℃左右的達洛地區是全世界最熱的地方,達洛火山是世界上最矮的火山之一,而火山口南部五彩斑斕的熱泉則是達洛的成名曲,從停車處開水,外星球一樣的地表會因為所含礦物質的不同呈現出不一樣的樣貌,熱泉處詭異的美麗景色則令人驚歎連連。

站在金星表面,登上地獄之門-埃塞俄比亞

鹽湖 lake asale

鹽湖lake asale位於達洛火山以南15公里處,原是紅海的一部分,也是綿延不絕的運鹽駝隊的轉折點,靠近湖邊的白色部分是鹽含量比較高的部分,日出日落時分如果上面正好浮有薄薄的一層水,就形成了埃塞俄比亞的“天空之境”,而時不時與一條無窮無盡的駝隊交匯,遠遠望去就融通長城一樣均勻地移動,頗為壯觀。

站在金星表面,登上地獄之門-埃塞俄比亞


11.阿爾巴門齊

站在金星表面,登上地獄之門-埃塞俄比亞


12.奧姆河谷

站在金星表面,登上地獄之門-埃塞俄比亞

Mursi部落 Mursi Tribe

Mursi就是大名鼎鼎的唇盤族,也是奧姆河谷裡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部落之一。該部落的女孩成長到十五、六歲時,會由部落裡的女人把她的下嘴唇切開並放入木塞直到傷口癒合,然後女孩通過不斷更換更大的木塞使得下唇可以包住更大的陶盤或木盤,部族中的女人的嘴唇最大可以包住直徑12釐米左右的盤子。除了嘴唇,耳朵也是經常做這種“手術”的地方,而且不限男女,另外在身體上也有。至於為何做這種看來很不“方便”的身體裝飾,一部分說法是為了讓部落的女人不會被其他部落搶走,但也有學者只是把這視作一種成人禮似的自我表達。

站在金星表面,登上地獄之門-埃塞俄比亞

Bodi部落Bodi Tribe

位於Mursi部落北邊的Bodi部落,沒有像他們的鄰居那樣出名,兩個部落的生活習慣類似,Bodi部族的婦女也有割唇的習俗,但放入的不是盤子而是有雕刻的木塞,且只有生育過後的女性才這樣做。Bodi部落的新年儀式Kael是其與其他部落大不相同的地方。Kael通常在6月中旬舉行,各家各戶只能推選一名未婚男子參加,這些男子在之前的幾個月裡通過喝奶和血增加體重,使得參賽者都有一個驚人的大肚子,最終通過比賽評選出最胖的人。

站在金星表面,登上地獄之門-埃塞俄比亞

Suri部落Suri Tribe

Suri部落在Mursi部落的西北方向,其中旅行者比較常去的是位於Kibish鎮附近的幾個村落。Suri部落的習俗與Mursi類似,也有唇盤、耳盤以及長棍決鬥等。在Kibish鎮的河邊會有的用野花和白色粉末化妝的Suri小孩等待遊客拍照掙點小錢,雖然這並非是該部族的傳統,但孩子們在自己臉上弄出的“成果”確實很有創意,也很上相。奧姆河谷的許多部落都有刺穿下唇進行“裝飾”的傳統,例如Bodi和Karo,不過只有Mursi和Suri族會用在傷口處放入盤子。

站在金星表面,登上地獄之門-埃塞俄比亞

Hamer部落Hamer Tribe

分佈在圖爾米鎮周圍的Hamer部落也是奧姆河谷的著名部落之一。相比Mursi族的“主動降低顏值行為”,Hamer族的女性則習慣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她們富有特色的髮型,是將赭石,粘合樹脂或油脂混合在一起,然後將其揉入頭髮,弄成古銅色的辮子“Goscha”。Hamer族人也是紋身專家,只不過這種紋身是將皮膚切開,再向傷口加入木炭控制癒合程度和癒合後的形狀。紋身也代表了很多含義,比如只有手刃過敵人的男性才能獲得紋身的資格,可謂是“男子漢的勳章”。每年1-4月,Hamer部落還會舉行男子成年儀式,挑戰者要光著身子從牛背上來回穿行,所以又稱跳牛儀式。

站在金星表面,登上地獄之門-埃塞俄比亞

Karo部落Karo Tribe

人口稀少的Karo部落生活在圖爾米的西北方向,其領地與Nyangatom及Hamer族相鄰,儘管其部族成員只剩下1500人左右,但仍周旋於四周強大的部落之間。Karo部落以其臉上及身上大面積的白色塗鴉而出名,遠遠看去就像一群鬼魂或枯樹。

站在金星表面,登上地獄之門-埃塞俄比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