苛刻的父親讓董卿成為一個懂得閱讀的孩子學霸養成不是靠“自覺”


孩子的早期教育是要搶的,

可90%的家長卻不知道應該這樣做!

近日,央視綜藝節目《主持人大賽》頻頻登上熱搜,董卿作為點評嘉賓再次引發了大家的關注。

對於選手們的表現,董卿的點評不僅是視覺和聽覺的享受,更加是智慧與經驗的充電。評論有力,角度精準,語言溫和,怪不得網友都說她的點評讓人有靜下心來傾聽的魔力。

然而不僅僅是《主持人大賽》,似乎每次有董卿的節目,大眾對她的評論總是充滿了讚賞和欽羨。

苛刻的父親讓董卿成為一個懂得閱讀的孩子學霸養成不是靠“自覺”


令人不禁感到好奇,到底是什麼樣的家庭成就了這般優雅智慧的女子呢?

董卿曾在一次訪談中,透露了小時候父母對她的教育十分嚴苛。

從剛開始識字的時候,父親就督促她每天抄成語、古詩,再背下來檢查。

上了中學,父親每天會給她開書單,要求她必須讀完多少名著,並且要摘抄書中的精彩句子。

當年她的檯燈下每天貼10個紙條,是父親要來檢查的功課。

苛刻的父親讓董卿成為一個懂得閱讀的孩子學霸養成不是靠“自覺”


董卿坦言,自己曾經無比討厭父親的嚴苛,但是如今卻無比地感謝父親:是父親讓她成為一個懂得閱讀的孩子。

堅持閱讀時挺需要毅力和自驅力的。

那進入社會以後,你會遇到很多很多的打擊,你都需要堅強去面對。

所以現在,我發現很多事情,我還挺能咬著牙去堅持下來。

正是父親的嚴格和對閱讀能力的重視及培養,成就了她在眾人眼中的學霸,和知性主持人的形象。

苛刻的父親讓董卿成為一個懂得閱讀的孩子學霸養成不是靠“自覺”


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碩士研究生班,並連續8年被評為央視年度“十佳主持人”,是對她業務能力的讚揚,也是對她文學素養的首肯。

可見,閱讀理解能力,能夠成就人的一生。

美國俄亥俄州大學教授McGee就曾經說過:

Comprehension is the ultimate goal of reading.

這句話的意思是:培養閱讀理解能力,是閱讀的終極目標。

苛刻的父親讓董卿成為一個懂得閱讀的孩子學霸養成不是靠“自覺”


近幾年,“大語文”趨勢的愈演愈烈,不斷改革的高考和中考制度,也已經在告訴家長們:

“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觀點已經過於片面,得語文者才能得天下!

苛刻的父親讓董卿成為一個懂得閱讀的孩子學霸養成不是靠“自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