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狀是個技術活「原創首發」

告狀這個事兒其實風險非常大,先不說結果怎麼樣,只要你一張嘴告狀,或者對他人,或者對自己就會產生負面後果。我們可以學習一下古人的先進經驗。

告狀想要成功必須要掌握幾個條件:

1, 你要了解準備告的人的情況,他在領導和群眾眼裡的印象和地位怎麼樣,告狀會不會對他產生效果,先不管你告狀內容的真假,如果不能得到你想要的結果,怎麼防備他有可能的反撲;

2, 要了解聽你告狀的領導的情況,他是不是容易受人影響和擺佈的人,他對告狀這個事是什麼態度,他是什麼行事風格,假如他聽信了你的告狀,會採取什麼措施;

3, 你自身的情況,你在領導心裡是什麼形象和分量,領導會不會聽信從你嘴裡說出來的話,你和你要告的人兩人在領導心裡孰輕孰重。

這些情況都必須掌握,並且要權衡清楚,如果有一個條件不具備,就不要輕易告狀,因為很可能沒有效果,反而自己會反受其害。

分享一個經典案例,之前一篇文章專門聊了寇準的事蹟,其中在澶淵之盟後寇準被罷相除了自己的原因外,給他決定性一擊的就是一次告狀。

王欽若是北宋的一個奸相,大部分奸臣都會做的打擊異己啊,貪戀權利啊,佔功推責啊這些他都會,同時他告狀絕對是一把好手。

寇準在以一己之力簽訂澶淵之盟後,目空一切,恣意妄為,本就群眾基礎不好的他,弄得更是人人難受,歷來和他交惡的王欽若尤其受苦,但是他沒有貿然出手,因為現在真宗對寇準極為寵信。可是寇準的性格脾氣時間長了誰都受不了,慢慢官員們開始大吐苦水,群眾基礎有了,王欽若沒有出手,慢慢真宗也有所不滿,王欽若還是沒有貿然出手,他在等一個最好的機會。

一天朝會結束,寇準像平時一樣志得意滿的下朝了,王欽若瞅準只有自己在場的機會,動手了。他看真宗目送寇準離開後說:陛下敬畏寇準,難道是認為他對社稷有功?(這裡王欽若用了敬畏這個詞,其實是故意點破了真宗因為寇準恃功而驕的隱隱忌憚)真宗答到:對啊,難道不是嗎?他接著說:微臣不忍心聽陛下這麼說,陛下理應將澶淵之盟看做恥辱,而怎麼能把寇準看做功臣呢。真宗聽他這麼說驚愕的問為什麼,王欽若開始發揮了:澶淵之盟是契丹打到家門口的城下之盟,這種盟約即使放在春秋時的小國,也會當成恥辱,聖上以萬金之軀親征,得到這麼一個結果,臣心痛啊!真宗聽了大受打擊,沒想到自己當成政績看待的,自認為為大宋換來永久和平的澶淵之盟在別人看來竟然是這樣!王欽若一看真宗的反應完全在意料之中,就接著說:陛下知道賭博嗎,賭徒在快要輸完的時候,最後會傾其所有下注以求翻本兒,這叫"孤注"。陛下,你當時就是寇準的"孤注"!

這下真宗徹底懵了。不用王欽若再說什麼,他馬上想起了契丹犯邊時,在朝會上寇準的話:直有熱血相潑耳!這在當時聽來是振奮人心,現在想起來就是賭紅了眼的賭徒嘴臉,再想起自己被寇準半脅迫的親征過程,真宗無語了。

是啊,我在前做擋箭牌,簽了澶淵之盟,寇準一將功成,享盡榮耀,百年後我卻要擔起賣國之君的罵名。輸了,功敗身死,寇準還要拉著我墊背。他姥姥個爪兒!

王欽若不光一狀告倒了如日中天的寇準,還獨享寇準離開後留下的權力,因為自此真宗一直處於愧對祖宗,擔心自己合法性的焦慮之中,王欽若適時提出了搞"天書"事件以強化真宗地位的鬧劇,真宗完全倒向了王欽若。

這才是告狀的範本,其對人心的掌控,對時局的判斷,對事態發展的預測都做到了極致,權術機謀深不見底。所以小夥伴們再有想告狀的慾望,就參照一下王欽若的告狀水平,再掂量一下自己的能耐,這個高技術的活能不能幹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