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善右旗巴丹吉林:“小警務”裡的“民生溫度”

近年來,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右旗公安局巴丹吉林派出所著眼於“小”,以群眾需要為“基”,藉助“五小警務”平臺,建立了一條群眾滿意、百姓受益、警民和諧的為民服務新路徑。

偵破“小案件”促平安。

巴丹吉林派出所常態化開展社會治安、緝槍治爆、打擊黃賭毒、兩搶一盜、掃黑除惡等專項整治行動,並及時梳理、排查隱積小案,著力偵破群眾身邊的小案件。特別是對侵財案件,力爭快偵快破,切實提升群眾安全感。認真落實案件辦理實名回告制度,推行“日清、周結、月查、季考、年歸檔”監督管理模式,確保所有案件如實立案偵辦無遺漏。今年以來,共立案47起,破案40起,偵破率85.1%,為群眾挽回經濟損失300餘萬元。

盯緊“小防範”促穩定。

巴丹吉林派出所定期組織民警進牧區、進社區、進企業、進學校、進家庭、進廣場、進單位,主動深入群眾開展社會治安狀況走訪調查,採取針對性措施有效整治。發放警民聯繫卡,為群眾提供法律諮詢、幫扶解困等服務1900餘人次。8月份,協調城建、社區、物業等聯合深入轄區全部小區開展社區物技防設施檢查活動,重點檢查防盜門、防護欄、監控探頭、樓宇對講等物技防設施運行情況,指導社區加強日常安全防範,共建平安家園。

化解“小糾紛”促和諧。

巴丹吉林派出所堅持能調盡調、多調少罰,把各類不穩定因素解決在萌芽狀態。與綜治、司法、法院建立“1+3+N警法聯調機制”,形成警法聯動多部門參與的調解工作格局,練好“婆婆嘴”“大象肚”“飛毛腿”,加強矛盾糾紛排查化解,防止小矛盾轉化成治安、刑事案件。今年以來,共化解各類小糾紛217起,實現小事不出嘎查(村)、大事不出蘇木(鎮)。

排除“小隱患”促安全。

巴丹吉林派出所以源頭治理、事前防範為主,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切實消除與群眾密切相關的小隱患,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深入推進“平安城市”建設,完善街面巡邏機制,實行責任區管理制度,劃分三個警務區,明確警務長、社區民警、治安民警及掛鉤所長的責任和義務,以見警率提升管事率,以管事率提升滿意率,進一步增強公安機關對社會面的管控力度,提升群眾安全感。目前已成功消除各類安全小隱患153處。

辦好“小事情”促滿意。

巴丹吉林派出所以辦好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小事情”為落腳點,開展文明服務窗口創建活動,嚴格落實首問負責制、一次性告知制、退辦告知制,將辦事流程、收費標準統一上牆公佈;推行雙語服務、預約服務、上門服務、綠色通道、節假日不休等便民利民措施,切實轉變工作作風,密切聯繫群眾,獲取群眾對公安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監製丨陳海斌

來源丨中國警官網

大家都在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