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汀:多措並舉助力脫貧不返貧


日前,在長汀縣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火車南站幸福小區,鞋業加工扶貧車間開業掛牌,響起“隆隆”機器聲。恆暉鞋業公司的技術員細心地向來自羊牯、濯田、四都 3 個鄉鎮的 10位貧困戶傳授技術。

羊牯鄉周家地村貧困戶周富榮,雖然易地扶貧搬遷,住進了幸福小區的新房,但無法外出就業。恆暉鞋業在小區辦起了扶貧車間,她很高興地說,“現在可以就地就近就業,剛開始學一個月可收入 2000 多元,熟練工後月收入可達四五千元。”她對未來生活充滿了希望和信心。

這是長汀縣在疫情當前,興產業、促就業,確保貧困戶不因疫返貧的一個縮影。新冠肺炎疫情襲來,部分特色養殖受影響,長汀縣農業農村局及時引導調整產業結構,多措並舉助力脫貧不返貧。

該縣在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區火車南站幸福小區、大同鎮師福村思福小區,各新辦一所安置貧困戶就業的扶貧車間。幸福小區鞋業扶貧車間於 3 月 4 日開業,思福小區棒壘球扶貧車間即將開業,這兩個扶貧車間預計可安置貧困戶 60 戶以上。

該縣河田鎮根溪村胡寨自然村,有種植金橘的傳統。該縣通過實施金橘種植激勵性扶貧項目,由如意合作社包提供種苗,包技術服務,包產品回收,向中坊、根溪兩個村的 27戶貧困戶發放金橘果苗 6800 株,共種植金橘 68 畝。貧困戶黃洪算了一筆賬,當年種果,第 3年試產,盛產時每畝近萬元收入。

而在該縣邊遠的羊牯鄉,引進仁地天成福建生物技術公司,發展中草藥黃精產業;在餘家地村連片流轉耕地育苗 60 畝;在百丈村、羅坑頭村種植500 畝,共有 35 戶貧困戶參與種植。此外,政府提供公益性崗位,服務保障有力。據統計,該縣 17 個農村鄉鎮為計劃外出務工人員已就近落實公益性崗位 135 個,有護林員、河道專管員、村級保潔員、公路養護員、郵儲保安等。

通訊員 陳天長 曾秋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