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機場航站樓“擠爆”背後:處置專區客流激增,5人帶百件行李

針對網傳視頻顯示“首都機場入境人員擠爆航站樓”一事,3月17日下午,首都機場副總經理趙瑩回應稱,網傳視頻系首都機場處置專區短時客流增加三倍以上,部分旅客攜帶大量行李,造成現場旅客積壓等候提取行李。目前已改變轉運模式,增加廂式貨車參與行李轉運,旅客積壓情況已得到改善。

當天,南都記者還從首都機場獲悉,境外返京旅客通過健康檢疫後,均需集中進行14天隔離觀察,北京各區提供數檔不同價位的隔離酒店供選擇,隔離費用均需自理。

旅客激增

處置專區曾短時客流增加3倍部分旅客攜帶大量行李

日前,多段網友拍攝的視頻畫面顯示,首都機場一航站樓出現入境航班旅客聚集,工作人員臨時關停扶梯,維護現場秩序。

首都机场航站楼“挤爆”背后:处置专区客流激增,5人带百件行李

3月17日下午,首都機場的工作人員向南都記者證實,近日入境航班旅客確實有所增加,首都機場目前嚴格執行安全檢查,入境旅客從首都機場通關要比以往需要花費更長時間。

當天,在北京市召開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第53場發佈會上,針對上述網傳視頻,首都機場副總經理趙瑩回應稱,大多數畫面反映的是3月15日下午首都機場處置專區的入境旅客轉運現場。

趙瑩介紹,3月15日之前,首都機場處置專區只接受疫情嚴重國家和地區的航班,每天大約10餘架次,旅客2000人左右。從3月15日零時起,全部國際以及來自港澳臺地區的36個進港航班調整到該處置專區運行,該專區的航班量和旅客量較之前提高3倍以上,部分時段出現了多個300人以上的大飛機集中抵達,處置專區內短時客流增大。而且部分旅客攜帶了大量行李,比如某航班有5名旅客攜帶了121件行李,造成現場旅客積壓等候提取行李。為確保旅客安全、有序轉運,工作人員及時關停了扶梯,努力維持旅客秩序。

趙瑩表示,針對旅客和行李激增的新情況,首都機場在處置專區增設旅客分流崗和隔離拉帶,並聯動北京市交通委,調度10餘輛廂式貨車參與行李運輸。旅客轉運由原來旅客與行李共用一輛大巴車,調整為三輛機場巴士配一輛廂式貨車,並編組分別運送旅客和行李,“從昨天情況看,效率提升了50%,現場運行順暢,旅客積壓情況已得到明顯改善。”

過關流程

健康檢疫後辦理入境手續,後由接駁車送到新國展中心分流

3月17日,首都機場的工作人員向南都記者介紹了入境旅客的通關流程。在航班停靠在3號航站樓D區(以下簡稱T3D)後,首先由工作人員在飛機上做健康排查,“沒有問題後,旅客下機,由海關進行測溫等檢疫排查,通過邊檢辦理入境手續。如果是非中轉旅客,從航站樓出來後,由擺渡車接駁到位於順義的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集散點,旅客根據在京住所,到相應的區域中心找各區負責人登記,落實後續隔離事宜。”

首都机场航站楼“挤爆”背后:处置专区客流激增,5人带百件行李

上述工作人員介紹稱,如果是從海外飛到北京轉乘當日出港航班的中轉旅客,經過現場排查無問題後,T3D有專門區域設立了中轉櫃檯,辦好手續後有專車接乘客前往專屬休息區候機。對於第二天轉機的中轉旅客,經檢查後,統一由“北京市社區防控組”將旅客送至新國展接駁區,交由各相關省、自治區、直轄市駐京辦事處,次日各駐京辦事處將旅客送至航站樓指定櫃檯,安排專人引導完成登機流程。如旅客未能成行,將由工作人員將旅客交還相應駐京辦。

自費隔離

境外進京均需集中隔離觀察14天,費用自理

3月16日,最高法等五部門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國境衛生檢疫工作依法懲治妨害國境衛生檢疫違法犯罪的意見》,要求進一步加強國境衛生檢疫行政執法。

3月16日0時起,所有境外進京人員均要轉送至集中隔離點,進行14天的隔離觀察。

3月17日,據首都機場的工作人員向南都記者介紹,目前境外返京旅客以集中隔離為主,隔離費用自理,“以北京各區為例,會提供幾個隔離酒店選項,價位不同,由旅客自行選擇。”

“也有一些特殊情況,比如70歲以上的老年人、未成年人、孕婦或有基礎疾病不適宜集中隔離的,其有個人單獨住所且無其他同住人員的,可以申請居家隔離。不過要獲得所在社區同意,否則還是得集中隔離。”上述首都機場工作人員表示。

海關總署政策法規司司長王軍日前指出,“外防輸入”已經成為當前我國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

首都機場副總經理趙瑩稱,隨著國外疫情的快速發展,旅客入境情況也更加複雜多變,首都機場將密切關注處置專區運行情況,並及時協同各相關單位,調整和優化運行流程,做好現場旅客的服務保障工作。

採寫:南都記者 黃馳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