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如何才能做到早發現,早診斷?來看看專家意見

1. 定期進行甲胎蛋白(AFP)測定:

開始每3個月在檢查肝功能的同時檢查AFP,如果慢性肝病活動時有AFP升高,一般開始於ALT升高2~4周之後;ALT下降後2~4周,AFP也開始下降。如果ALT降低或正常,AFP不斷升高,就要高度懷疑肝癌。AFP如無異常,開始每3-4個月檢查一次,然後堅持每半年檢查一次。正常人血清中甲胎蛋白的含量不到20微克/升;當肝細胞發生癌變時,又恢復了產生這種蛋白質的功能,導致甲胎蛋白進行性升高。我國肝癌病人中,約有60%~70%AFP高於正常值,如AFP≥400ng/ml持續1個月,或≥200ng持續2個月,無活動性肝炎證據,並排除妊娠和生殖腺胚胎癌,即可做出肝癌的診斷,假陽性率約為2%。但甲胎蛋白並不是肝癌特有的,一般情況下甲胎蛋白升高時還要配合進行影像學檢查。

肝癌,如何才能做到早發現,早診斷?來看看專家意見


2.肝膽B超:

堅持每半年做一次B超。B超是一種經濟、沒有放射性的影像學檢查,是人群中肝癌篩查的重要手段。B超聲顯像可確定肝內有無佔位性病變,好的超聲儀以及有經驗的醫師仔細檢查能檢出1cm直徑的肝癌。當B超提示肝內有實質性佔位時,結合AFP升高要高度懷疑肝癌的可能性。甲胎蛋白升高同時B超顯示肝臟腫塊,診斷肝癌的準確性高到90%以上。還要進一步行CT或核磁共振檢查以確診或排除。

肝癌,如何才能做到早發現,早診斷?來看看專家意見


3.CT和磁共振成像掃描:是進一步診斷肝癌的重要手段。


CT是目前檢出肝癌最敏感的方法之一,採用適當的增強方法,病灶檢出率可在90%以上。有時CT對小肝癌、等密度肝癌和不典型肝癌的診斷仍有一定難度,要結合其他檢查綜合分析判斷。


肝癌,如何才能做到早發現,早診斷?來看看專家意見


磁共振成像(MRI)是肝癌定位診斷很有用的方法。MRI與CT檢查相比有如下優點:①能多平面成像(即橫斷面、冠狀面、矢狀面三種圖像),對軟組織的分辨力優於CT;②無放射性損傷,也不需常規造影劑,避免了不良反應;③檢測的靈敏度很高,對良惡性肝臟腫瘤的鑑別,尤其是血管瘤的鑑別優於CT;④平掃即可顯示門、肝靜脈分支,其檢出極限目前為1.5cm肝癌。MRI檢查的缺點是檢查費用高,成像時間較長,呼吸運動可干擾肝臟成像,造成影像模糊。因此,目前尚不作為肝癌的常規檢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