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景泰富:深耕大灣區和長三角業績超預期 股東應占利潤大漲逾一倍

合景泰富:深耕大灣區和長三角業績超預期 股東應占利潤大漲逾一倍

港股解碼,香港財華社原創王牌專欄,金融名家齊聚。看完記得訂閱、評論、點贊哦。

【財華社訊】房地產開發商合景泰富(01813-HK)公佈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全年業績。公司主席及執行董事孔健岷形容“2019年是合景泰富業績飛躍的一年”。公司繼續深耕粵港澳大灣區和長三角市場,離公司2017年制定的三年跨千億的戰略目標僅一步之遙。公司擁有人應占利潤為98.05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加143.0%。2019年公司預售集中在粵港澳大灣區及長三角兩大城市群,銷售合計佔比達到73%。

於期內公司各項指標呈現上升趨勢。業績顯示,2019年公司預售額合計人民幣861億元,同比增長31.5%;公司按權益合併收入為人民幣389.54億元,同比增加72.4%。公司年內核心利潤為52.14億元,同比加36.8%。每股盈利為309分,同比增加141.4%。派末期股息每股普通股42分,連同中期股息,全年股息每股普通股74分。

公司財務資金副總裁黃妍萍直言,“2019年是厚積薄發的一年”。2019年公司既有可喜的業績增長,又有新業務的加速突破和重要管理工具的落地。商業地產進入收成期,已經開業的8個商場和8個寫字樓給公司貢獻了可觀租金收入。今年公司以穩定豐厚的派息回饋股東,全年派息率達45%。除了業績增長,2019年實現SAP數字信息化管理,實現規模運營、提速增效,為實現千億元規模提供良好的基礎。

黃妍萍續指,公司2019年在手現金充足,總資產及總權益穩步增長,現金及銀行存款達567.3億元,對於公司應對突發事件,例如此次疫情,維持穩定的現金流都是很有力的保障。2019年公司非物業開發收入大幅增長,持續性經營收入達到24.3億元,同比增加49%。公司的銀行授信良好,境內外融資渠道暢通,剩餘可用銀行授信額度684億元。

公司在抗擊新冠疫情的工作中實現“早準備、早行動、早復工”,並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公司運營副總裁徐康亮表示,在春節前期,公司由董事會牽頭成立了疫情工作小組,在疫情期間,公司從全國調配物資,保障員工、客戶及其家人的安全。截至目前,公司開發項目的復工率已經達到92%,工友到訪率實現95%,實現了有效的復工。除了部分武漢項目受到疫情影響確實無法復工外,絕大多數項目都已經復工。

“疫情對公司1、2月份的銷售有影響。他坦言,疫情對商業物業影響最大的是酒店,目前還沒有回到正常水平,預計要到5月。辦公樓方面影響很小,商場人流已經恢復到疫情前60%的水平,他相信會恢復很快。”公司地產業務首席執行官及執行董事蔡風佳說。

經過24年的發展,公司正在開發的項目達到158個,覆蓋全國39個城市,深耕粵港澳灣區和長三角城市群。物業開發銷售方面,公司合同預售額達到861億,同比增長31.5%,完成年初制定的850億銷售目標;銷售面積達到492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4.1%;銷售均價達17500每平米元,同比微升6%。在銷售結構上,2019年公司預售以一二線城市為主,佔比89%;在售產品以住宅為主,佔比89%。銷售重點城市和地區為廣州、北京、深圳、上海等地。

徐康亮表示,公司正在參與的城市更新項目達到26個,預計可售面積1373萬方,這些項目預計未來可為公司帶來200萬方可出租商業,補充投資性物業經營資源。2020年還會有11個拓展項目,會繼續增加城市更新項目的簽約。

香港項目方面,合景泰富在香港分別有兩個項目,包括與龍湖集團合作發展的啟德坊二期住宅項目“尚‧珒溋”以及鴨脷洲項目。“尚‧珒溋”去年開始開售,公司主席及執行董事孔健岷表示,目前已銷售約35億元。至於鴨脷洲項目,各項工作正常展開,也是按公司既定的計劃推進,疫情對公司造成的影響不大,公司將按市場情況及自己的節奏推盤。

物管業務方面,2019年物管收入達10.1億元,同比增加79.3%,實現大幅增長。蔡風佳表示,去年物業管理項目增加很快,主要是在管物業增加,主要在商業和寫字樓交付方面較多,這部分管理費收入較大,對公司物業收入幫助很大。

新增土地方面,2019年公司通過收併購和招拍掛的方式獲得了26塊土地,新增貨值730億元,總地價276億元,總面積374萬平方米。一二線城市新增佔比達到93%。公司亦降低了土地獲取成本,新增的土地刺激了公司2020年的銷售,提供了充足的銷售資源。

展望未來,公司深耕粵港澳大灣區和長三角地區的戰略沒有改變,徐康亮表示,公司2020年可售貨值預計達到1700億元,其中70%佈局在粵港澳大灣區和長三角的經濟區核心城市,其中一、二線城市達到88%。主推產品依然為住宅,預計達到90%、商辦為10%,和2019年銷售比例保持一致。他預計2020年銷售額較2019年增長20%,會實現達到千億規模。

公司主席及執行董事孔健岷、地產業務首席執行官及執行董事蔡風佳、財務資金副總裁黃妍萍、運營副總裁徐康亮、投資者關係及資本市場部總監黃怡珊於3月26日舉行視頻及電話業績會議,就最新情況回答記者問題,節錄如下:

Q:2月公司銷售額明顯下降,疫情對公司銷售回款和現金流有多大壓力?疫情會不會影響千億收入目標?

A:疫情對首兩月銷售有一定影響,目前商鋪已基本開放,3月較2月銷售有明顯的回升。公司對現金流做了壓力測試,現金流很充足,問題不大。疫情對1、2月有些影響,但我們有信心在下半年追回來,對完成今年千億銷售有信心。

Q:香港有兩個盤準備今年推盤,疫情和社會事件會不會加大推盤力度?舊改方面,往後有沒有供貨計劃,會不會帶動公司毛利率?

A: 今年的香港兩個樓盤是按公司的節奏推盤,不會影響疫情加大推盤力度。舊改方面,今年在推進拆遷,亦正在投入建設,明年有部分貨投入市場,我們的更新改造項目也很多,會有序推出市場。物業方面,今年會推出3個商場使用,明年也會推出5至6個,相信對現金回籠有貢獻。

Q:公司今年是否有商場和寫字樓出售?今年有沒有賣地的計劃?

A: 商場和寫字樓出售要看市場情況,不排除有部分會出售。疫情之下,買地計劃各地政府供應項目有很多,會選擇珠三角和長三角等優質地塊,以及中西部城市也有計劃,增加公司土地儲備。去年有一半以上是通過併購獲得優質地塊,今年也是通過併購和招拍掛結合的方式共同拿地。

Q:公司綜合融資成本方面,境內外分別是多少?投資計劃如何?投資物業收入23億,購物中心、寫字樓分別佔到多少?

A: 目前公司的綜合融資成本是6.4%,今年的融資規模是237億元。境外方面,公司也在境外運作銀團。另外,我們還有1.75億美元債券額度可以發行,我們還在向發改委申請6億美元資金,審批情況理想。我們會視乎市場情況按較好成本發行。境內也有一些公司債在發行,今年發行了首批10億的公司債,為2+1年期,我們還在申請公開公司發行的45億元債券。整體來說,公司融資上是健康可控的。投資物業收入貢獻上,酒店40%、購物35%、寫字樓25%。

Q:公司今年25週年有沒有額外派息計劃?分拆物管上市有沒有計劃?

A: 目前沒有額外派息計劃;分拆物管也沒有分拆上市計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