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命運其實真能自己說了算

暢遊時空,活在當下---對生命真相、世界觀的一點思考

自媒體時代,最大的好處是,我們可以在最快的時間和和最廣闊的維度裡瞭解別人對於事務的看法,也可以自由暢談、討論各種觀點。於是,我們看到了很多對於人生觀、世界觀、生命在宇宙中定位的不同觀點。例如關於神學和哲學的辯論,有的基於有神論,從世界的源起到生物的進化都提出一些科學無法解釋的事實並加以推測。有的基於無神論,用科學、實證、唯物主義來解釋人類所感受到的宇宙的真相。有的從科學的角度,用量子力學、天文學、物理學、數學等最新的研究成果來剖析萬事萬物的真相,試圖用上帝粒子或者引力波、弦論來統一認知……不可否認,只要是客觀、有依據的論點,幾乎都有一定的道理。只要是認真思考過這些問題的智者賢人,提出的觀點都對人類的認真有幫助。世界在矛盾中進步,在思想的碰撞中創新,自古如此。

那麼,我們也找個角度,思考一下大家都在研究的那些終極問題:究竟生命在宇宙中處於什麼樣的位置和狀態?人生的意義何在?

就像終南山中曾有位隱士,致力於結合易經八卦、佛學典籍、老莊陽明、量子力學、多維時空、全息宇宙、數學算法、物理新論…來研究時空的真相,我們也可以試試嘛。

真相:命運其實真能自己說了算

一、 生命與宇宙的關係

陽明曾說:“汝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汝來看此花時,此花顏色一時明白過來。便知此花不在汝之心外”。

莊子曾曰:我夢中幻化為栩栩如生的蝴蝶,忘記了自己原來是人,醒來後才發覺自己仍然是莊子。究竟是莊子夢中變為蝴蝶,還是蝴蝶夢中變為莊子,實在難以分辨

佛祖:“一切胎生、卵生、息生,從虛空來,還歸虛空去”

耶穌:上帝創造了一切

……

那麼,生命與宇宙究竟是怎樣的關係?是唯心觀點中說的,一切都是意識的反映,思維決定物質,還是如唯物觀點認為的,生命僅僅是宇宙元素的化學造物,因為環境因素進化而來?更進一步說,當人類睜開雙眼,看到的是自己的意識構築的世界,還是看到了創造自己的物質世界?這個問題,決定人對環境的能動性有多少,是服從物質,還是去主動影響物質?是相信自然的天性,還是相信人類社會的法則?無數的先賢哲人對這個問題或百思不得其解,或堅定信心並互相排斥,甚至信奉不同觀點的人們大打出手,不同宗教、不同意識屢屢因為對這個問題的認知不同而爆發戰火殺戮。

可是如今的我們也能看到,有些共同的認知正在因為更多證據的出現而趨向融合。過去極端的唯物論,在量子力學的“薛定諤的貓”、“測不準”面前受到了質疑,雙縫實驗甚至給目瞪口呆的人們展示了一個事實:觀察會影響物質的形態。而天文學的最新研究,趨向於300多億可觀測時空源自於一個體積無限小卻蘊含一切物質的點,而膨脹的盡頭是塌縮,寓示著萬物可能源起於虛空,歸於虛空,同時,萬物因緣而生,因緣而滅,就像量子糾纏,有不計距離的相互聯繫。到了這個層面,全息論也來了,用“整個宇宙其實是一副巨大的全息圖”來解釋量子糾纏,認為無窮小中有無窮大,無窮大由無窮小構成,宇宙可能是無數個氣泡中的一個,原子核裡可能有很多個宇宙。就如佛學所說:”一千個中千世界,則成大千世界。此大千世界中,共有百億日月,百億須彌山,百億四天下”,“佛看一滴水,八萬四千蟲”,“一沙一世界,一葉一菩提”。還有因為《三體》成名的大劉的觀點:“微觀的盡頭是宏觀”,“宇宙是十維的,我們僅僅生活在三維中”。

那麼,如此多的實證、觀點都在指向一個事實:我們可能過分誇大或是輕視自己的認知了。人是地球上最智慧的生命,以幾千年的思考和研究,找到了揭示這些問題的途徑,從地心說到日心說到銀心說再到大爆炸理論,逐步揭示著宇宙的真相。前不久全球射電望遠鏡聯合而成的視界望遠鏡公佈的黑洞照片,和此前愛因斯坦、基普索恩等物理學大咖的計算結果,幾乎毫無分別,引力波探測器測到的新號也與愛因斯坦在半個世紀前的預測完全吻合,這些都證明:人類可以認知世界,至少認知一部分。但同時也證明:我們不知道的更多。

總結這一切熱鬧無比的哲學與科學盛宴,能夠看出,我們生活在一個無比複雜深奧,但是卻有一定規則的世界裡。從宏觀的角度,光速、維度、元素、物質的結構決定了我們感受到的這個宇宙的樣貌,決定了時空的真實性與物理法則的不可改變性;從自我的角度,人類不過是禁錮在頭骨中的一個生命形式,感受到的一切都是通過視神經、聽神經和各種神經的生物編碼信號而來,倘若把大腦裝進一臺計算機,由各種傳感器傳來各種信息,可能宇宙本身的法則沒變,可是人感受到的世界就是完全不同的樣子了,例如,假若我們能看到不可見光信號呢?光速與電磁波還是299792458米/秒,但是天體可能看上去更壯觀和多彩了。於是,綜合以上的長篇大論,我們能得到一個令人欣喜的重要結論:世界是獨立於我們存在的,但是感受卻是我們可以自己決定的。世界的法則之於我們,就是不可改變的命,而自身的感想與行動之於我們,就是可以改變的運,我們原來並不是束手無策啊!

真相:命運其實真能自己說了算

二、 關於我們對自己人生的能動性

記得有個相當著名的哲學故事:一個綠衣人與孔子的弟子打賭,說一年只有三季,沒有冬季。孔子判綠衣人贏。弟子不解,孔子說,這是一個螞蚱精,沒見過冬天,當然認為只有三季了。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的初始認知是受自己的環境與經歷影響的。生於英國的人認為土豆和魚就是天下的美食,生於印度的人認為咖喱是最香的,生於四川的人認為麻辣的川菜遠遠比甜甜的淮揚菜有味道……出身、籍貫、家庭給了我們初始的認知,沒有人有決定權。這是命。

可是還有一個故事,說一個人在河中行船到狹窄處,對面來了一條船擋住路,他氣得破口大罵,等靠近來船才發現船上沒人,於是他的憤怒瞬間煙消雲散。

這個故事又告訴我們,人的認知是受自己性格脾氣和對事物的看法影響的。這是運

再一個故事,最新的,陝西的一位出身貧寒的孩子,在搬磚的時候接到了清華大學的錄取通知書,因為他雖然家徒四壁,卻一直在努力學習。

這個故事最後告訴我們,努力是可以影響自己的生活道路的,這更是運。

於是,人生就這樣在命運的決定中開始了。有的人一生下來就銜著金鑰匙,道路卻有兩條:敗家或是站在實力背景基礎上做出更輝煌的事業。有的人一出生就一窮二白,也有兩條路:渾渾噩噩一生或是通過努力成就自己。這一切,都不外乎由認知和行為決定。命怎樣?我們可以去改變自己的運。

面對世界,是虛心,是狂妄,是平和,是煩躁,是積極,是悲觀……我們都可以改,就像前面說的宇宙觀,世界的樣子就是我們自己認為的樣子。如果我們堅信道路是陽光的,自己是能夠做到的,世界是包容的,機會是很多的,我們肯定行。反之,固執和偏見會毀掉情商,就像那些認為損人可以利己的,卻看不到那些懂得雙贏的合作團隊已經得到更大的勝利了。

真相:命運其實真能自己說了算

三、 結語

著名天文學家李元有句名言:“心繫宇宙天地寬”,仰望星空的釋迦牟尼、伏羲氏、亞里士多德、愛因斯坦…無數智者一起揭示了這個世界的法則,我們的認知告訴了我們世界的樣貌。不管宇宙是不是平行的多維的,不管是我們生活在一個氣泡裡還是一個九重天的人間裡,其實和我們關係最大的,就是“當下”。仰望星空,低頭走路。努力前行,不問結果。活在當下。因為,我們自己,就是世界。我們擁有的一切,就是天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