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捱打前後,作業天差地別,親媽:屬陀螺的,不打不轉

現代社會,大家普遍都比較忙碌,對於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很多時候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大家都知道教育的重要性,但往往就是沒那個時間去正經的教育孩子。

因此,很多人都是通過花錢請家教,給孩子報培訓班的方式,覺得這樣一來培訓機構比較專業,對孩子的學習可能比較有幫助,二來也可以讓家長放鬆一下,省心很多。但由於近期孩子們都是在家裡上網課,沒有了老師的面對面監督輔導,一切得靠孩子的自覺和家長的輔助,那些以前沒怎麼管教孩子學習的家長們就發現問題了。

就拿孩子做作業這件事情來說,以往還有老師的監督,但現在換成了家長,由於有的家長平時太忙,沒怎麼管教過孩子寫作業,對這方面可能不太瞭解,也沒在孩子這裡樹立起威信,孩子自然就瞅準機會,開始偷懶了,寫的作業那叫一個筆走龍蛇,想要看清寫的是什麼都困難。

孩子捱打前後,作業天差地別,親媽:屬陀螺的,不打不轉

最近,就有一位寶媽在檢查孩子作業的時候發現孩子作業的質量跟以往明顯不在一個水平,下滑得嚴重,便對兒子進行了訓斥,但孩子已經習慣性的認為媽媽不會拿自己怎麼樣,平常都不管自己的,也就根本沒有放在心上,寫作業還是一如既往的發揮自己抽象派的水平,直到媽媽揍了他一頓,這才讓孩子稍微長了點記性。

這位寶媽還在網上曬出了兒子被揍前後的作業對比照片。通過照片可以看到,在被管教之前,孩子的書面作業確實是非常之潦草,顯然就是在應付作業。

但被媽媽管教一頓之後,孩子的書面作業明顯整潔了許多,寫出來的字也不再抽象,一筆一畫,學習態度都端正了。而媽媽檢查完孩子的作業也吐槽說:“兒子是屬‘陀螺’的,不打不轉。”

不少網友們也被這熊孩子的作業給逗樂了,紛紛留言到:

@王者未來:原來不只是我家的熊孩子這樣,突然間感覺心理平衡了。

@悠悠我心:這就是欠教訓,很多孩子都這樣,所以家長要時刻準備動手,哈哈哈。

@開心每一天:事實證明,孩子還是需要管教的。

@咖啡館的壁畫:同款兒子,我一坐在他旁邊,作業立馬就工整了。

孩子捱打前後,作業天差地別,親媽:屬陀螺的,不打不轉

雖說孩子被教訓了一頓,短時間內確實是老實了,但如果家長沒有找到問題的根源,那也僅僅只是治標不治本。其實,孩子對待作業的態度是否積極,重點還是在於家長是否進行了正確的引導。都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的舉止,往往是家長行為的映射。

我們家長在苦惱孩子寫作業不認真,學習態度不端正的時候,是否有反省過自身有沒有哪些方面做的不對?有沒有存在以下幾種情形呢?

1、隨意打斷孩子

我們知道,孩子的注意力是有限的,當孩子對某件事情感興趣時,會表現出一定時間內的關注。但很多家長往往站在自己的角度,出於為孩子考慮的心理,經常會武斷地打斷孩子。

比如孩子正在自顧自的寫作業,家長一會兒過來看一眼,叮囑一句“好好學啊”,一會兒又過來問一下“你要不要吃點水果?”

家長的這種行為,表面上看是在關懷孩子,實際上卻是在不斷打擾孩子的學習狀態,會無意中一次次摧毀孩子的注意力和專注度。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出現注意力不集中,效率不高,就在所難免了。

孩子捱打前後,作業天差地別,親媽:屬陀螺的,不打不轉

2、人在心不在

許多家長在陪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屬於“人在心不在”的狀態。人是坐在孩子旁邊了,但實際的關注點卻不在孩子這裡,要麼想著工作,要麼想著生活瑣事,甚至有些家長直接在一旁拿著手機刷視頻。

既覺得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不需要家長太操心,但又坐在一旁用實際行動干擾孩子。

3、運動式執法

有些家長平常藉口工作忙,對孩子屬於放養型,只管給孩子報各種補習班,興趣班,其他的一概不管不問。

一旦在家長會上挨批評了,或者期中期末考試成績不好了,便會抓狂起來,埋怨孩子這也不行、那也不會,把孩子臭罵一頓,同時開展血腥的運動執法。在學習上暴飲暴食,連孩子上廁所都盯著。但過不了幾天,又開始懈怠,週而復始。

我們家長也是從學生時代過來的,又怎會不明白學習是需要循序漸進的。如果孩子平時的成績就不錯,那麼家長偶爾管一管可能還可以查漏補缺。但萬一孩子的基礎本來就不牢固,這種臨時抱佛腳的運動式執法也並不能起到太大作用。

孩子捱打前後,作業天差地別,親媽:屬陀螺的,不打不轉

4、期望過高,缺乏耐心

小學階段的作業,對於家長們來說可能並不算難,但對於孩子來說,這些知識點不僅是難關,這也是培養學習習慣和養成自信心的重要階段。

但有些家長就會想當然的認為:“這麼簡單的題你怎麼可以不會?你上課是怎麼聽的?”“我都講了好幾遍了,還不理解?”“你看人家XXX每次都考的比你好,你都不覺得害臊嗎?怎麼一點自尊心都沒有!”

家長對於孩子的這種過高的期望值,又缺乏足夠的耐心,自然會產生明顯的急躁心理,孩子們會敏感地覺察到這種變化,寫作業時本來就是焦頭爛額的狀態,加上家長給的這種壓力,自然會從心底裡開始牴觸寫作業,寫作業變成一件很痛苦的事情,愁眉苦臉,磨磨蹭蹭。

我們家長是孩子的一面鏡子,我們怎麼做,孩子往往就會有樣學樣,也跟著怎麼做,因此,想讓孩子真的學會認真、專注地學習,家長們還是要先從自己出發,反省自身是否做得正確,由己及人,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好了,以上就是關於家長在教育孩子時常犯的幾個誤區的總結,希望對各位家長們能有所幫助,你平常是這麼教育孩子學習的?有犯過哪些誤區?歡迎在評論區跟我們留言交流。

我是你的藥師朋友洪姨,寫文不易,如果您覺得有用,麻煩點個贊再走唄!如果還有不清楚的可以關注後留言,我們一起討論!(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