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一個人的成長可以脫離社會——探究《心理捕手》裡的心理學


沒有一個人的成長可以脫離社會——探究《心理捕手》裡的心理學

《心靈捕手》


擁有其他人仰慕的天賦卻自甘墮落活在底層,少年威爾在酒吧等地方虛度自己的大好時光,爭強好勝,狂妄自大,追求完美的同時又十分自卑,一次偶然機會解開了麻省理工數學教授佈置的高難度數學題而成為了他的重點培養對象。威爾對前來治療的心理醫生採取不配合的態度,最後卻在肖恩的面前“敗下陣”,逐漸敞開心扉面對內心的自我,逐漸與社會建立良好的關係,最後遵循自我想法延續自己的人生。

每個人都有自我,對自我認知清晰的個體會有一個順利的社會化過程,前期的威爾顯然是對自身認知產生了模糊,而導致他認知不清的原因源於成長的環境和身邊沒有明人的指引。心理醫生肖恩的出現就像是一束光,照亮了威爾,打破了威爾與社會築起的厚實壁壘,搭建起溝通的橋樑,讓威爾重新獲得自我回歸主動融入社會之中,順利進行自己的人生。


沒有一個人的成長可以脫離社會——探究《心理捕手》裡的心理學

解題成功


一.自我認知

心理動力學是指深受精神分析理論與知識所影響的一種取向,其中一個分析理論框架是依附理論。在鮑比的依附理論中,強調親附對象不僅是在身體上可以靠近,更強調心理的呈現。精神分析擴展了病理學的範疇,這不只是結構內的衝突,也包括著系統內的缺失,即自我結構發展已經損壞。心理動力學在發展的過程中逐漸放棄驅力理論,逐漸強調關係對自我形成的影響。對於分析威爾來說,不是驅力占主導地位,而是一種自我的需要。[1]

看過影片的人想必都瞭解到少年威爾不幸的童年生活。早年被母親拋棄,後被繼父毆打虐待,輾轉三個寄養家庭,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使他在成長中沒有穩定的親附。小小年紀,不僅受到身體被暴力的痛苦,同時也面臨著精神方面被遺棄的痛苦,卑微低聲下氣的生活就這樣一次又一次挫敗著威爾的自尊,對他產生了十分巨大的影響。

  1. 1.親密障礙,情感躲避

一個人小時候的生活環境對未來心理成長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一個家庭環境會影響甚至決定一個孩子的性格養成與未來的成長之路。教育學家斯賓塞說過,家庭環境對於一個孩子的心智和才能發揮這極其重要的作用,被父母寵愛著的孩子內心會產生愛與溫暖。缺乏關愛的童年遭遇構成了他早期成長過程中始終不能擺脫的夢魘,也使他在沒有疼愛和關懷的狀況下將自己的內心完全封閉起來[2],成長過程中的他感受最多的是這世界待他的冷漠和殘暴,久而久之便與這個社會構築起了一道牆,將自己與社會隔絕。

也正因為在兒時情感想接近時屢遭拋棄,所以當有人想穿越這道阻礙與他構建情感上的聯繫時,威爾下意識會感覺恐慌,內心處於高度防衛狀態。種情感的接近於他而言是十分危險的信號,儘管對方帶著滿滿的善意。

這在影片裡有著十分明顯的體現形式。在酒吧裡面對喜歡的女生不敢主動上前;下雨天裡勇敢向她打了電話,結果接通後卻不說一句話,匆忙掛斷;成為情侶後不敢向女友坦白自己的過去,撒了一個又一個慌,就因為覺得女友太完美,自卑到覺得自己會破壞這份完美的存在。又如影片鏡頭的體現方式中可以看出他那無助的複雜情感:威爾頭靠在窗上,靜靜地望著窗外斑斕的世界,車內卻一片昏暗寂靜,就像威爾孤寂的內心。[2]

  1. 2.自我迷失,矛盾人格

我是誰?我在幹嘛?我要去幹嘛?靈魂拷問三連暴擊已成為一種人們迷惑的表達,但這也是社會心理學中探究的主要問題之一。蘇格拉底曾提出一條忠告:認識你自己。對我們而言,在世界的核心起關鍵作用的是我們自己。可惜的是,威爾固然有著不同於常人的天賦智慧,卻因為有不幸童年而塑造出了一個不健康的、情緒不穩的、自卑的、脆弱的、孤獨的、對生活沒有期待沒有目標只求苟且一生的心理狀態。

擁有他人不可及的天賦卻自甘墮落叛逆不羈,寧肯幹繁重的雜活,對高薪工作充滿不屑之情,每天混跡酒吧等地虛度光陰。他到底是誰,人生到底該如何走,他要成為誰,這些或許在他的成長過程中一直都是未解之謎。

自控力不強、執行力卻十分強,沒有經過認真的思考,就因為自己心中尚存的一點不滿就一言不合衝動選擇揮拳而上,同時也因為自己優秀的大腦而略帶點自戀,在朋友面對一個知識豐富的人的刁難中挺身而出,機智回擊。一面是十全十美一面是一無是處,兩個表象的融合讓威爾的人格尤其矛盾,讓他的內心混亂而又迷茫,無法得到統整[1]。威爾對自我認知模糊的影響於個人而言不利於人的社會化過程的同時也會出現“泯然眾人矣”的情況,於社會而言無異於失去一位優秀人才,威爾潛在的對社會的仇恨心理也無形中增加了社會隱患。

存在著情緒嚴重不穩定情況,擁有強烈極不穩定的人際關係,對自我身份感存在紊亂,對拋棄產生恐懼,通過種種現象觀察可知一個事實:威爾患有嚴重的邊緣型人格障礙。邊緣型人格障礙(BPD)是以情感、人際關係、自我形象的不穩定及衝動行為為臨床特徵的一種複雜又嚴重的精神障礙。[3]

面對邊緣型人格障礙的威爾,肖恩能解開心結讓他得到自我回歸的最大原因在於肖恩主動與威爾建立的平等良好的人際關係。


沒有一個人的成長可以脫離社會——探究《心理捕手》裡的心理學


二.人際關係

  1. 1.舒茨的三維理論

社會心理學家舒茨(W.Schutz)1958年提出人際需要的三維理論,舒茨認為每一個個體在人際互動過程中,都有三種基本的需要,即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包容需要指與他人接觸、交往、相容,而支配需要時指控制他人或被他人支配的需要,情感上的需要時指愛他人或被他人所愛的需要。人際需要決定了個體與社會情景的聯繫,包容——支配——情感就猶如穩固的等邊三角模型,若是其中任一要素不能滿足,就可能導致心理上的障礙或其他嚴重問題。[4]

威爾把自我與社會之間築起了一道牆,擁有悲慘童年經歷的他、擁有情感障礙的他、對自我認知模糊的他需要被他人愛,卻最終愛而不得。論及影片裡肖恩和威爾所建立的這個關係,原本應該是醫生與患者之間的關係在肖恩的幫助推動下逐漸向朋友關係所轉換,運用心理分析治療中的移情方法給予了自卑脆弱的威爾足夠的安全感和包容。他可以明顯感覺到威爾對心理治療的抗拒心理,知道如果一直保持著醫生與患者的關係將不利於對威爾進行治療,那麼也就不會出現後面威爾的自我回歸。


沒有一個人的成長可以脫離社會——探究《心理捕手》裡的心理學


  1. 2.肖恩-威爾人際關係分析

人際關係的建立發展階段分為四個部分,分別是定向階段、情感探索階段、情感交流階段和穩定交往階段。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對我們的生存與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導向作用。

初次見面的威爾對肖恩產生了反移情,自以為聰明的他識破了肖恩的畫所隱藏起來的悲傷情結,鬧得不歡而散。而在這次短暫的見面中,也讓肖恩定下了治療威爾的信心。第一次見面成為了這段關係的定向階段。

第二次的交流,肖恩努力通過自我暴露的方式試圖接近威爾的內心對其進行心理探索。自我暴露直接把自我袒露在他人眼前,瞬間拉近彼此之間的關係,讓原本對心理醫生充滿敵意的威爾感受到與前面一起的不同,那就是平等。

第三次的會面是以沉默開始,沉默結束。威爾欲言又止,肖恩則坐在他面前一言不發,他在等待著一個能讓威爾主動敞開心扉的契機。在第六次會面時,沉默到最後肖恩在威爾即將開口的時候終止了本次治療過程,正是這種冷處理讓威爾與肖恩這種治療聯盟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在第七次的時候,威爾突破了內心的障礙,開口訴說著這麼多年來內心的惶恐不安,肖恩重複的每一句“It is not your fault”重重砸在威爾脆弱的心靈上,終於,他忍不住在肖恩懷裡痛苦落淚。

而在之後,威爾充分正視自卑情結,還卸下自己的偽裝面孔[5],與威爾建立一種超越醫生患者的治療關係,成為了穩定交往無話不說的朋友。在面臨愛情與職業的抉擇時,肖恩一句“這是你想要的嗎”讓威爾邁出了勇敢的一步,選擇開著朋友送給他的小破車去往加州尋找女友。而肖恩也在與威爾的交流中逐漸擺脫妻子離世給自己帶來的悲哀情結,獲得了重新出發的力量,並與老友約定下次同學會上見。

影片在二者都獲得自我救贖中落下了帷幕。


沒有一個人的成長可以脫離社會——探究《心理捕手》裡的心理學


三.總結

從人物發出的一篇名為《住在203室的隱居男孩》文章引起了社會關注。12歲前的沈齊健康、有禮數、成績優秀,12歲後的他被認定為肢體三級殘疾,變得自卑。父親的一把火,讓沈齊在12歲就遭遇到了人生的一大轉折點。出事當天,父親把沈齊反鎖在衛生間,雖沒有親眼看到父親殺人的全過程卻也全程親耳聽著母親和外婆的呼救聲從大到微弱。身體的創傷可以治癒,心靈上卻永遠留有烙印。203室的緊閉讓沈齊徹底關閉了那扇通往外部現實世界的大門。

在正值成長的階段,沈齊卻與社會斷絕了聯繫。曾有一位大爺提到,在四五年前的深夜,他下樓丟垃圾時曾看到2樓樓道里有一個黑影站在透著微光的窗戶前,卻在聽到腳步聲後迅速轉身躲進了203。他想被拯救,他想得到救贖,想得到自我回歸,但社會卻沒有給予他及時的一系列治療,從而讓沈齊的人生一步一步墜落至無盡的深淵……

人的成長從來不是一個人的事,它事關著整個社會。除了自我完善,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也是促進人格完善的重要過程。如果有像肖恩一樣的人願意靠近他,願意與他袒露心扉,願意幫助他重新認清自我獲得自我,會不會就有不一樣的結果呢。

自我與他人,從來都是社會化過程中相輔相成的環節。


參考文獻:

[1]王曉紅.《心靈捕手》中威爾的心理動力學分析[J].文學教育(上),2014(01):112-113.

[2]胡龍春.《心靈捕手》的心理路程[J].電影文學,2012(03):126-127.

[3]劉愛紅,楊振偉,張耀,董湘玉.淺談移情在心理分析治療中的重要作用——從電影《心靈捕手》的心靈治療談起[J].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07(01):45-46.

[4]王琳琳.“三維理論”視域下構建大學生良好的人際關係路徑研究[J].才智,2018(01):6+8.

[5]吳美.析電影《心靈捕手》的“自我回歸”精神[J].電影文學,2014(17):112-11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