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倒回疫情前,你會佈局“O2O”嗎

時間倒回疫情前,你會佈局“O2O”嗎


購物中心核心競爭力是什麼?如何在不斷變化的市場中迅速調整,找到合適自己的定位,並能充分發揮核心競爭力,成了購物中心當下最關心的問題!

在最開始,先做一個小調查:

進入正文

時間倒回疫情前,你會佈局“O2O”嗎


疫情防控大如天,一夜之間,零售行業也忽地換了風向。

生鮮商城,配送員緊缺不夠用了;

宅家抗疫雲辦公,“釘釘”被分期付款五星了;

門店無法營業,導購們化身主播開始雲帶貨了;

實體客流斷崖,購物中心全力擁抱線上了。


時間倒回疫情前,你會佈局“O2O”嗎


公眾號、微信群、線上商城...這些對於購物中心來說,平時作為輔助線下的“數字化建設”,在當下突然變成了唯一可行的經營方式。不論方法,無論工具,疫情時期的應對措施,其實對於購物中心來說是一場大考。


它考驗的是,在消費者習慣線上購物、科技帶來的零售基礎設施不斷變化、全渠道融合不斷加深、線上線下邊界不斷模糊的今天,購物中心是否有一個清晰且正確的角色定位,是否為之匹配了合理的組織架構,是否在戰略與戰術上做了前瞻性佈局?


時間倒回疫情前,你會佈局“O2O”嗎

以線上商城為例。在電商時期,源於電商對於線下實體的衝擊,購物中心與電商可以說是“勢不兩立”,更別提購物中心做線上商城。而後,由於線上流量紅利消退,線下實體無可替代的體驗優勢,產生了線上線下渠道融合。在私域流量沉澱後,部分購物中心基於微信生態做了一些探索與嘗試,但更多是微官網形態的服務入口,線上商城也變成品牌商戶與商品的信息展示,其作為銷貨通路的核心業務並未受到重視,並沒有專門且成建制的部門負責這塊業務,消費者對其的感知也弱。而今,在疫情時期,線下業務斷流,無論出於場內商戶公關的政治任務還是流量變現的業務訴求,線上商城變成了要立刻做、花錢做的“頭等大事”,各個項目匆匆上馬。


但,在疫情後呢?有多少購物中心認真考慮過線上商城的定位,考慮過是否要長久有效運營,把它作為可以持續幫助商戶進行線上銷售的平臺?


時間倒回疫情前,你會佈局“O2O”嗎


從電商時代至今,即使行業已經沉澱了許多標準工具,以及足夠豐富的方法論,人人都能開淘寶店,但能運營好的也只是鳳毛麟角。先不說其中涉及到的商品素材/選品/價格策略/庫存/信息錄入與更新、商城內容/活動運營、客服與售後、財務對賬/計稅、物流對接/發貨、運營數據分析等相關工作都需要組織支持及人力投入。即使做不計ROI的假設,購物中心做線上商城仍需回答兩個問題:


1、它與購物中心內品牌方自建的線上商城是什麼關係?

2、它與天貓/京東等各大電商平臺相比,優勢在哪裡?


時間倒回疫情前,你會佈局“O2O”嗎

想要保持消費者在線上商城持續不斷的購買轉化,購物中心不掌握商品,靠折扣靠讓利不可能由購物中心自身或讓品牌商戶持續投入;同時沒有大平臺的技術/運營投入,靠便捷靠服務也比不過天貓/京東這樣的巨頭。換個視角,我們把購物中心抽象來看,它是打造富有體驗感的線下場景,並將周邊3-5km範圍內的商圈流量引流至場內充分轉化,並基於場內轉化效果向商家收費的模式。圍繞這一模式,購物中心擁有的核心能力包括:


1、 打造優質場景;

2、 高效引流,並能持續運營;

3、 招商,即最優化流量變現。

同時由其紮根於線下實體商業的特性,又存在以下限制及特點:

1、購物中心的輻射範圍是分佈式的商圈流量,整體流量有限;

2、將消費者引流到場成本高,自然流量更多的來源於線下;

3、到場內後,在線下的購物體驗優於線上,並有餐飲娛樂等服務類體驗加持,使之粘性更高、單次轉化效率更加充分。

時間倒回疫情前,你會佈局“O2O”嗎

將以上的核心能力和特點,向線上投射,其實與購物中心在現有線上商城平臺搭建中所扮演的角色是錯位的:

1、購物中心的優勢及能力在於對流量的把握與運營,而搭建商城平臺卻需先深入銷售業務,理順其中各項關節。事半功倍;

2、購物中心的核心述求在於線下導流帶來的更高轉化,而搭建商城平臺卻在一定程度上截流了部分消費者,直接完成銷售。


時間倒回疫情前,你會佈局“O2O”嗎


搭建線上商城平臺閉環,想法豐滿,而現實骨感。善用兵者,不以短擊長,而以長擊短。做不擅長的事情,而沒有利用自己的核心競爭力驅動正向飛輪,背後折射出的其實是對於未來方向與投入的不確定與沒把握。在購物中心的諸多應對中,線上商城只是其中一項。在特殊時期的短線投入,可能對於整體不會產生太大影響。最為關鍵的是,需要思考,在疫情過後購物中心線上商城的“做”與“不做”,如何抉擇與取捨。


疫情沒有改變原有的消費趨勢,而是對趨勢起到加速作用——嘉御基金創始合夥人兼董事長衛哲先生購物中心現有商業模式的核心正是線下“場”的提供方與運營者。而這次疫情暴露出的正是購物中心對於線下的完全依賴,在經營上帶來的單一模式風險。


時間倒回疫情前,你會佈局“O2O”嗎

同時,在5G/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基建建設的趨勢下,對“場”的數字化改造進程雖然難以預測,但可以肯定的是,線上的零售佔比會持續升高,特別是新生代的年輕群體,他們更加習慣於線上購物。那麼問題來了,疫情過後,購物中心到底怎麼辦?


1、依託線下的體驗優勢,在場內將公域流量通過低成本的方式不斷沉澱至私域流量池中;

2、重視線上流量運營,不將之視為線下流量運營的輔助,而是從全域流量運營的視角,整合線上線下的流量;

3、在線上保持消費者黏性的同時,嘗試擴展流量來源,並通過內容、活動、互動遊戲等多種方式,引流至線下;

4、在線下充分轉化流量的同時,保持流量沉澱渠道通暢,形成O2O2O(offline-online-offline)的流量閉環,成為立足線下體驗的分佈式商圈全域流量運營者。


時間倒回疫情前,你會佈局“O2O”嗎

國內疫情已經好轉,零售行業如何加快復甦,重拾活力?購物中心根據自身優勢找到合適的定位,思考如何更加全面、主動的向線上+線下的全域化流量運營轉型,已刻不容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