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培訓 送來脫貧增收的訣竅

在生產條件相對較好的地方,還有部分生活比較貧困的群眾,他們大多是產業發展中或缺資金,或缺技術,或缺勞力。精準扶貧,就是要缺啥補啥,真正提升貧困人口的造血功能。這不,在當前蘋果疏果定果的關鍵時期,臨渭區崇凝鎮段村就舉辦了一場蘋果春季果園管理的培訓會,讓許多有產業而生活困難的群眾有了增收的訣竅。

聽說村上要舉辦培訓會,4月21日一大早,史選民就早早地來到了村部,手裡還拎著一個紅色的塑料袋。

史選民:我來學習果樹管理經驗來了。

記 者:那你手裡拿著什麼?

史選民:我拿的是農藥,因為我發現了食心蟲,就要及時發現及時治療。

技术培训 送来脱贫增收的诀窍

培訓會計劃10點開始,本來打算給果樹打藥的老史9:30就到了,生怕漏掉哪個技術管理要點。您瞧瞧,培訓一開始,他就主動坐到了第一排,現場技術講解環節,也是主動提問和老師交流。整場培訓會,渭南市農廣校農藝師張默老師從蘋果近期管理及常見病蟲害的防治方面給大家做了深入淺出的講解,包括老史在內的種植戶們都聽得非常認真。培訓會技術後,老史還意猶未盡,向專家老師諮詢各種問題。

然而,在四年前,老史可沒有這麼積極。史選民原本是村上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家裡三口人,兒子智力殘疾,妻子因病不能從事重體力勞動。家庭重擔就靠他一個人扛著。唯一的收入來源就指望兩畝蘋果。

臨渭區崇凝鎮段村 村民 史選民:以前種植蘋果經濟效益不太好,每畝地經濟效益就是2000元。

技术培训 送来脱贫增收的诀窍

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駐村工作隊進駐段村,通過走訪調查瞭解到,全村共有貧困戶85戶305人,其中家裡有產業的就有62戶。而這些貧困戶當中,大都和史選民一樣,有著同樣的問題,家裡有產業,效益上不去。

臨渭區崇凝鎮段村 第一書記 王渭傑:剛開始我問他(史選民)的時候,他就說,他的技術可能不行。

技术培训 送来脱贫增收的诀窍

駐村工作隊總結出,產業發展不好,效益不高的主要原因還是種植戶們缺技術。缺啥就補啥,從那之後,駐村工作隊便把目標鎖定在了產業的提質增效上,定期舉辦培訓會。

臨渭區崇凝鎮段村 第一書記 王渭傑:每年進行兩次經濟作物的培訓,一次是在每年的四五月份疏花定果期,另外一次就是九、十月份。

技术培训 送来脱贫增收的诀窍

技術問題不用擔心了,村民果園管理水平逐年提高,效益也是越來越好。老史蘋果種植的收益也從2000元每畝提高到6000元每畝。靠著種蘋果,史選民家也脫了貧。

臨渭區崇凝鎮段村 村民 史選民:以後要按時施肥,按時打藥,爭取把蘋果的品質搞上去,有個更好的經濟收入。

技术培训 送来脱贫增收的诀窍

技術培訓解決了產業發展最棘手的問題。也讓村民發展產業的積極性更高了。現在村上有主導產業有蘋果、花椒、核桃,櫻桃等,面積1300畝。光是村上的蘋果面積從最初的400畝發展到現在的700畝,蘋果種植戶畝均收入至少翻了一番。產業發展為貧困群眾的穩定脫貧打好了基礎。再加上就業扶貧、教育扶貧等各項措施的精準利用。村上貧困戶從2017年的85戶305人已經成功脫貧70戶280人,僅剩未脫貧的15戶25人,主要是五保戶、無勞力戶、無產業、無就業戶。

臨渭區崇凝鎮段村 第一書記 王渭傑:

產業發展是第一位的。今年我們的主要任務是讓已脫貧的貧困戶穩固脫貧成果,把他的產業穩固好,把他的就業穩定好,收入穩定好,對這些未脫貧戶我們對他們實行低保兜底、或者五保兜底,保證他們有可靠的收入,保證他們生活安全穩定。

技术培训 送来脱贫增收的诀窍


分享到:


相關文章: